<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移動互聯網不是PC互聯網企業的殖民地!從操作系統、硬件平臺……看移動互聯網與PC互聯網世界的不同

    【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編者按】有人認為,移動互聯網是互聯網的一次升級、延伸,也有人認為移動互聯網是一場新的變革。本文的作者認為,移動互聯網是互聯網的全新階段,其技術、應用和商業模式與PC互聯網有著巨大差異。PC互聯網公司就像殖民者一樣占據著移動互聯網大片地盤,但終將被移動互聯網原住民趕跑。移動互聯網屬于原住民,而不是殖民者。

    移動互聯網正在進入真正屬于它的時代,而不是成為PC互聯網2.0。一個重要的標志就是我們在手機和平板電腦這些移動終端上使用的應用和服務,正在從PC互聯網遷移過來的為主,過渡到主要是為移動端原生的應用和服務,包括微信、UC瀏覽器、陌陌、嘀嘀打車等等。而百度、騰訊、阿里巴巴、新浪、360這樣的 PC互聯網巨頭,并不會天然的繼續擁有移動互聯網世界。移動互聯網世界與PC互聯網世界是兩個很不一樣的世界!

    操作系統平臺不同

    PC 互聯網是基于幾乎全球唯一的Windows平臺,移動互聯網則要面對iOS、android、WP、黑莓等多種系統平臺,各類應用需要開發適配不同iOS的版本;而且windows系統收費、封閉不開放,android系統則免費、開放,還因此誕生了手機ROM這個產業,著名的小米MIUI就是基于開放的 android系統開發的UI系統;Windows系統幾年才升級一次版本,移動操作系統的更新換代則以月為時間單位,因此移動互聯網應用乃至整個生態系 統的升級換代都要快的多。李開復曾指出,移動互聯網的成長速度約是PC互聯網的6倍。

    硬件平臺不同

    移動互聯網的地盤面積是三到六寸大的移動終端屏幕,PC互聯網所依附的PC則通常是十幾寸到二十多寸的大屏幕,這導致應用的使用、顯示內容、輸入方法等都很不一樣。PC有非常便捷的鍵盤鼠標輸入設備,以及優盤、移動硬盤、打印機、投影機等各種輸出設備,而移動終端目前則通過一個小小的軟鍵盤或手寫來輸入,效率非常低,主要通過屏幕和耳機輸出文字、圖片和影音內容,以及進行簡單的應用交互。

    終端特性不同

    與PC設備相比,移動智能終端具有的定位、位移、距離、重力、壓力、影像、語音、NFC、二維碼、支付、便攜等特性,終端與使用者個人信息和使用特征緊密關聯,甚至成為用戶身體的一個“器官”,從而可以產生與PC非常不同、更豐富的互聯網應用和商業模式。

    使用條件和應用場景大不同

    移動終端的使用不受時間、地域的限制,多數是在碎片時間使用,但電池容量、網絡覆蓋、上網速度、上網資費等因素也制約了移動終端的使用。而PC則通常在辦公室或家里使用,時間相對固定和持續,網速和資費相對限制較少。因此使得手機和平板電腦上的應用不可能與PC上一樣,要更多的考慮到用戶使用時間上的零碎 性、流量消耗、電量消耗等因素,還要有交互性、更加輕巧、簡單易用、好玩。

    入口不同

    瀏覽器是PC互聯網最重要的入口,APP是移動互聯網的主入口。PC瀏覽器提供商網景公司曾經盛極一時,但遭到微軟狙擊而衰落,微軟卻沒有抓住IE壟斷入口的巨大機遇做大互聯網業務。所以機遇就給了做二級入口的互聯網公司——做門戶的雅虎和做搜索的谷歌,中國則誕生了做搜索的百度,以及新浪等三大門戶公司。 移動互聯網時代,APP成為用戶進入互聯網的主要入口。蘋果APPSTORE模式取得巨大成功,因此做大的移動互聯網公司的都是APP服務商,移動搜索依 然是重要入口,但瀏覽器卻淪為幾百萬個APP中的一個,沒有催生大型互聯網公司。

    產業格局不同

    PC 互聯網時代,芯片廠商英特爾和IBM、HP、聯想等PC廠商負責硬件系統,微軟負責OS,運營商提供網絡,谷歌、騰訊等互聯網企業負責相關互聯網應用的提供。大家各司其責、各發其財,相處頗為和諧。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終端廠商、OS提供商、應用服務商、互聯網企業和運營商則大肆爭奪產業主導權,都向對方 領地滲透、試圖占據價值鏈的頂端,谷歌、微軟這樣的軟件公司也開始做終端,硬件廠商做OS和應用,運營商做應用,可謂群雄爭霸。雖然目前蘋果占據了有利位置,但這場爭霸賽還遠未結束,產業主導權會被哪個產業環節或哪家公司占據,尚無定論。

    商業模式不同

    PC 互聯網主要通過廣告、網絡游戲、電商等方式盈利,如互聯網巨頭谷歌幾乎所有盈利都來自于廣告,而盛大、巨人、騰訊等網絡公司也大發游戲財。各種類型的文字、圖片和視頻廣告充斥著PC互聯網頁面,而巴掌大小的手機上,則難以容納此類型廣告。移動互聯網商業模式尚不明確,雖然有移動互聯網公司(如UC)也通 過游戲、廣告等方式實現盈利,但不具普遍性和可復制性。即使是背靠騰訊、擁有近幾億用戶的微信,雖然最近在朋友圈發了幾則試探性的廣告,但這種盈利模式能 否被用戶接受以及可持續性,尚無定論。

    既然移動互聯網與PC互聯網如此之不同,按理PC互聯網應用不可能“平滑過渡”到移動互聯網平臺上!但為何我們現在卻還在大量使用PC互聯網平臺上的應用呢?

    因為移動互聯網產業主要由硬件廠商和電信運營商的大力推動而迅速發展起來的,而移動互聯網發展如此之快,以至于專業的移動互聯網服務商和應用都還沒有成長起來,于是PC互聯網服務商憑借著他們的影響力順勢占領了大部分領地。但這并不意味著移動互聯網的未來就天然屬于PC互聯網企業的,相反,他們很可能會從移 動互聯網陣地上敗下陣來。

    正如微軟、英特爾這二位PC時代霸主,被以ARM、蘋果、谷歌為首的移動互聯網陣營無情的打在了沙灘上一樣,大部分的PC互聯網廠商受累于在原有平臺上的豐厚收益,他們并無太大的動力開發移動互聯網應用。

    雖然一些PC互聯網公司口口聲聲要“全力進軍移動端”,但移動互聯網的商業模式并不像PC互聯網那樣成熟,可以給服務商迅速帶來大量收益,導致PC互聯網服務商(尤其是上市公司)并不愿意將公司資源大量轉到移動互聯網平臺上來,否則可能一方面他們的PC互聯網業務下降,而移動互聯網收益卻不能彌補其下降幅度。而且PC互聯網企業在商業模式、管理、人才、技術和產品上的積累優勢,并不能全部帶到移動平臺上,反而是限制他們前行的累贅,更重要的是PC互聯網企 業管理者和研發人員在過去形成的PC思維模式,已難以適應更開放、競爭更激烈、發展更迅速的移動互聯網。他們做的更多的是將原有的應用進行一定改動后,再 移植到移動互聯網平臺上去,天真地希望能將PC互聯網平臺上的用戶平滑導入到移動平臺上去。而這些應用有著深深的PC互聯網烙印,都是以PC為主平臺,手機為子平臺的應用模式,包括QQ、百度搜索、淘寶、360安全衛士等等。

    而對于新興的專業移動互聯網企業來說,他們是移動互聯網原住民,他們就是為移動互聯網、為手機平板電腦而生,移動互聯網就是他們的一切,不必考慮PC的事,沒有任何負擔和拖累。因此,他們全力以赴 聚焦到移動互聯網平臺上,因此他們的產品應用更專業、更適合移動終端平臺用戶。

    當為移動互聯網而生的移動終端平臺產品和服務商真正崛起時,PC互聯網企業根本不是對手。

    例如智能手機專業瀏覽器公司——UC優視公司,雖然公司成立時間比百度、騰訊這樣的PC互聯網公司更晚,公司規模遠遜于它們,但其瀏覽器應用在中國的市場份 額超過50%,并成功進入國際市場(海外用戶超過6000萬),用了不到2年時間,Android月活躍用戶數(MAU)從10萬躍升至1億,成為全球第 一個在Android平臺用戶過億的第三方瀏覽器,從而成為全球用戶最多的手機瀏覽器之一,且公司已經實現了盈利,讓PC互聯網巨頭推出的同類產品—— QQ瀏覽器、百度瀏覽器相形見絀。

    從微軟、谷歌和蘋果三巨頭在PC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上的戰略和實施效果,也可看出 二者的巨大差異。微軟公司漠視PC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之間存在的巨大鴻溝,欲以windows系統一統天下,Windows10更是將PC平臺與移動平臺 徹底融合,試圖打造一個萬能的操作系統,無論是桌面PC還是移動設備,一套Windows即可解決所有問題,以為這樣可以大大提升用戶的黏性。

    但我認為這種以微軟自我為中心,而不是用戶為中心的設計思想必將失敗。

    實際上,谷歌也抱有微軟這種試圖統一天下的帝王思想,一開始谷歌承認微軟在PC端的霸主地位,推出了移動終端專用的操作系統:android。而隨著谷歌和 android的強大,谷歌開始覬覦PC互聯網的龐大領地,于是推出基于Chrome瀏覽器打造GoogleChromeOS操作系統,但迄今為止,這個 系統是失敗的,市場份額非常小。

    相比微軟和谷歌,蘋果很早就洞察了PC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之間的巨大差異,從一開始 它就面向iPhone推出了專業的移動端操作系統:iOS系統,為PC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設備和用戶提供兩種不同的平臺和用戶體驗。也因此,蘋果在移動互 聯網取得巨大成功,甚至還促進了其PC產品的暢銷。

    然而,多數中國的PC互聯網廠商似乎并未意識到,移動互聯網并非 他們的天然領地,將PC上的應用照搬到手機上去,意味著他們并未尊重移動互聯網的獨特性和使用者的獨特需求,也意味在他們未對這個規模可能超過PC互聯網 的市場表現出足夠的敬畏。他們的“手機版PC應用”遲早會被移動互聯網用戶拋棄。

    并非所有PC互聯網企業都是反應如此遲鈍,騰訊作為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公司,在這方面繼續表現出其敏銳的嗅覺。微信是中國PC互聯網公司開發出來的第一款“完全為移動互聯網而生的”真正意義 的移動互聯網主流應用,騰訊公司對微信的支持如此之大,以至于默許它的功能可以涵蓋、超越、甚至干掉它的命根子——QQ!這是騰訊內部相對獨立、相互競爭 的業務體制的產物。微信已經全面取代QQ在中國移動互聯網的地位。

    馬化騰說“從PC轉移動的產品,會有很多歷史包袱,很多體驗不能適應移動互聯網的新形態的環境,必須設計全新的。”正如微信產品路線預示的一樣,移動互聯網并不是PC互聯網的新大陸,只有為移動互聯網 而生的產品才能有機會在移動平臺上生存下來,當他們在移動平臺上站住了腳時,甚至有可能反攻PC互聯網領地。

    PC互聯網公司如果希望拿到移動互聯網的“船票”,不想被革命,就必須主動革自己的命,否則不但不能在移動互聯網領域分得一杯羹,還將可能失去在PC互聯網的原有領地。

    傳統的PC互聯網服務商如果想在移動互聯網領域有所作為,其移動互聯網團隊必須拋棄原有的PC互聯網思維,認識并尊重移動互聯網在技術、應用和商業模式等方面的差異性和獨特性,為移動平臺開發專業應用,并探索新的商業模式。移動互聯網屬于原住民,不是PC互聯網企業的天然殖民地!

    【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編后】對于移動互聯網,騰訊CEO馬化騰此前曾表示,這遠遠不只是互聯網的一個延伸,甚至是一個顛覆。目前微信活躍用戶逼近5億,而這一兩年才剛起來的微商2014年交易額已達到了1500億,要知道阿里巴巴用了8年的時間才做到2000億的規模。移動互聯網才是真正的一個互聯網,在移動互聯網里還存在更多的想象空間。【責任編輯/鄭希】

    作者曾韜,微信號:zengtao2016

    來源:曾韜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移動互聯網不是PC互聯網企業的殖民地!從操作系統、硬件平臺……看移動互聯網與PC互聯網世界的不同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