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縣城人民怎么玩兒手機”這個調研報告,在朋友圈里被刷屏了,這說明真正的機會還沒有被挖掘出來

    【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編者按】很多人只知道城市里的年輕人沒事總愛低頭玩手機,但你知道縣城里的年輕人平時是怎么玩手機么?他們喜歡什么樣的App?每月消耗多少手機流量?哪個牌子的手機又最受他們歡迎?本文這份《縣城人民是怎么玩兒手機》的調研報告,能解答你所有的問題,這些答案也許會讓你大吃一驚。

    最近,一則名為“縣城人民是怎么玩兒手機”的調研報告,在很多人的朋友圈里被“刷屏”了。

    這個在40多個縣城和下屬鄉鎮展開的、3萬多人參與的調研,從多個角度描繪了中國縣城或鄉鎮的互聯網產品應用場景。調研的組織者,是致力于“為縣城億萬草根”服務的年輕創業團隊“我愛小城”。

    中國的城鎮化正在加速,互聯網的“風”也越吹越猛。不同階層、不同地域的人都將面臨變化,而這些人又都身處在移動互聯網顛覆世界的浪潮中。兩個趨勢疊加,將發生什么?對互聯網創業者來說,機會在哪里?

    在這些既不權威、也非正式的年輕調查員看來,與其泡在資源遍地的大城市,拿一份商業計劃書大談“盈利模式”、“流量變現”,不如實地走進縣城,了解真實而微妙的用戶需求,探索真正可行的創新。

    近一半年輕人每月手機流量500M

    報告的撰寫者是一群80后、90后。他們首先用自己的視角和語言,“和大家嘮嘮縣城大概是什么樣子的”。

     因地域不同,縣城有大有小。一個典型的縣城,大約有8萬~20萬的城區人口,外加50萬~100萬的下屬鄉鎮和農村人口;常住居民中,有影響力且較為穩定的人口集中在25歲~40歲之間;因為生活閑適,很多人在一份工作之外,都在琢磨著干點副業,做點小生意;縣城有比較完整的生活業態,有電影院、大超市、肯德基、茶餐廳、經濟型連鎖酒店等;WIFI環境不少……

    “我愛小城”CEO陳郢2012年畢業于哈佛商學院,接受過一整套創業教育,他告訴記者,通過在微信平臺發布問卷,調研吸納了河北、河南、山東、江蘇、浙江等多地的縣城和鄉鎮人群參與,受訪者年紀大多在20~40歲之間,使用智能手機,其中超過60%的人只有100名以下的好友,超過35%的人每天刷微信超過1個小時。

    調研結果顯示,和大城市的年輕人類似,縣城很多年輕人都在用蘋果手機,每4個人里就有1人在用。除此之外,三星和小米用得多些,華為緊隨其后。

    縣城的居民家里、商業門店和辦公室大多有WIFI。因為縣城用戶有大量的閑暇時間,加上運營商推廣的本地流量套餐都很便宜,所以年輕人的移動互聯網流量“很敢用”,每個月用500M流量的人有將近一半。

    團購是縣城青年常見的消費方式。“我愛小城”產品經理劉大川告訴本報記者,縣城里有那種復合式茶餐廳,能打牌、抽煙、喝茶或吃飯,在里面花18.5元,就可以買一壺免費續杯的茶加一份雞米花,再加一份水果,一幫人坐一下午或者一天。

    一個人氣很旺的茶餐廳店長告訴劉大川,做這種團購根本不掙錢,但“不上團購,就沒有人氣”。

    四五線城市好像被遺忘了

    調研發現,縣城年輕人玩手機最多的需求是看新聞,占到63%,其次是看視頻(41%)、聽音樂(34%)、買東西(33%)、玩游戲(24%)。  

    一個奇怪的現象是,縣城人民渴望獲得新聞資訊,但新聞類APP整體熱度不高。報告分析,可能的原因是“時政和娛樂新聞離縣城用戶較遠,大家不感興趣,而貼近生活的本地內容,除了朋友圈的分享外,又無人提供”。

    此外,微商在縣城非常普及,在年輕人心中是“低門檻”、“賺錢”的事。在“附近的人”功能里,能讓陌生人看朋友圈的女性,多半是專業微商。數據顯示,近三成用戶覺得看看微商上展示的商品“還蠻有意思的”,大多數用戶則會覺得“受到了干擾”。

    在走訪中,年輕的“調研員”們還發現了一些小小的意外:

    許多大城市年輕人把微信當成工作聯絡工具,但在縣城里,超過一半的用戶每次用完微信或陌陌都要清空聊天記錄;一些95后宣稱“微信是大人玩的”,他們更喜歡陌陌,原因則是“表情好看”或“能看見對方收到信息有沒有回復”;一些年輕人在大城市打工時愿意參加線下活動,但回到縣城里則不愿意認識陌生人,覺得網上“都是騙子”……

    很多現象讓“我愛小城”團隊一時還得不出結論,但陳郢把報告放在自己的朋友圈里,隔天就有了1萬多條轉載,隨后幾天,超過200家媒體及自媒體轉載了這份報告。

    為何做這樣一則非權威的調研報告?這些數據的意義是什么?

    劉大川說,“我愛小城”團隊3年來著眼于全國的縣城開發移動資訊和生活平臺,但目前針對縣城居民,也就是其產品核心受眾的調研數據很少,大多只是猜測和憑直觀感受,團隊試著提出“縣城用戶和大城市用戶手機使用習慣差異明顯嗎?”的問題,屬于“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另外也想了解“互聯網產品市場下沉受阻和用戶人口構成之間的關系”。

    和大城市一樣,縣城的年輕人有著改變目前生活狀態的強烈渴望,同時又有自己的特點。”在陳郢看來,很多互聯網產品并沒有專注四五線城市年輕人的渴求,“甚至在某種程度上,他們好像被遺忘了”,但“只要對縣城和鄉鎮市場的理解達到和本地人一樣的程度,我們就有可能創造更多的價值”。

    【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編后】移動互聯網下一個掘金之地便是三四線城市,隨著移動智能設備覆蓋率的不斷提升,以往讓互聯網巨頭忽略的三四線城市也開始成為兵家必爭之地。隨著一二線城市市場份額的日趨飽和,三四線城市龐大消費群及購買力日益凸顯,未來對互聯網巨頭而言誰能率先搶占三四線城市,誰就能在移動浪潮中更具話語權。【責任編輯/鄭希】

    來源:中國青年報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縣城人民怎么玩兒手機”這個調研報告,在朋友圈里被刷屏了,這說明真正的機會還沒有被挖掘出來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