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周刊編者按】因為物質之間的關聯性,一件事情的發生往往不是獨立的,后續會引發關聯事物的連鎖反應,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蝴蝶效應”。廣電總局新推出的“一劇兩星”政策因為牽扯面太廣而且跟大家的生活息息相關,消息一傳出就引發了大討論。有人高興,以后換臺不用擔心全部是一部電視劇了!有人憂傷,制作成本該怎樣補齊?有人抱怨不公,這回又是央視霸占核心資源了!有人看到商機,這下視頻網站估計要火!但是本文作者卻認為“一劇兩星”會帶來狗血劇情的泛濫,是不是有點危言聳聽呢?看他怎么分析的。
從昨晚開始,我的微信朋友圈里充斥著對“一劇兩星”的瘋狂轉發,意見可基本劃分為兩類:一類是吐槽,一類是哈哈哈哈哈歐耶哈哈哈,零星的后者是央視的,占比不足5%,其余有部分觀望派,喜看變革來臨從中尋找空當。
所謂一劇兩星政策,基本內容是“每部電視劇最多只能在兩家衛視黃金檔進行第一輪播出,而每家衛視每晚播出數量則限定在2集以內”。這個政策的出臺,主要是針對以往延續了十年的“四臺聯播”規則,即對于高成本優質大劇,最多可以有四家衛視聯合購買,同時段播出。“新政”的出臺,會增加衛視以往可以四臺分攤的購劇成本,其主要指向,一是針對業內“天價請大咖”的牢騷,倒逼制作方適當降低大牌明星身價。二是讓更多的電視劇得以躋身衛視平臺,讓熒屏更豐富。
凡某規定的出臺,其重點并非表面目標,而應看規定的趨向,以及其帶來的連帶效應,就好比獨生子女政策會帶來溺愛過度兒童和超生游擊隊。本人試圖進行一點短視的解讀:即新政出臺可能會帶來熒屏加倍的“狗血劇漫天”現象,熒屏確實更豐富,但也更狗血啦!至于為何每晚只能播兩集?本人實在不明覺厲,難道是要號召觀眾少看廣告、早睡早起么?
“四臺聯播”的倒塌,將對萌芽態的全營銷模式形成根本沖擊
新政的出臺首先直接沖擊的是四臺聯播的大劇,設若原來單集成本在200萬的劇集,四臺聯播將可能以每臺80萬的價格讓制片方取得240萬的售價,而一劇兩星的規定則頂多只能由兩家聯手購買,倒逼制作成本勢必降低,據專家人士分析,200萬已成為封頂價。而這一政策將來還可能進一步演變為一劇一星。
要解讀業內愁云慘霧的局面必須先明白業態:延續了十年的四臺聯播模式,已經形成了一個衛視瓜分優質劇的市場格局,“高價大咖”只是其中的表象之一。無論高片酬帶來多少飛醋,在收視為王的電視劇行業,它是市場化進程中的結果:觀眾認臉,制片方用明星臉為標簽來說服電視臺買劇,而大咖的觀眾緣和演技也保證了收視的穩定。必須說明的是,觀眾認可的優質好劇并非只有大咖這一個因素,四臺聯播保證了優勢資源的集中。懂生活懂劇本的大編劇+懂劇本懂演員的大導演+會演狀態戲又有觀眾緣的演員+資金充足又懂得協調資源的制片人,才能造就一臺大戲。其中的每一項在業內都屬稀缺資源,缺乏其中一環就會造成風險高飆。
除了四大臺聯合出手保證成本優足以外,在收益結構上,由于這類劇型的觀眾被廣告商視為優質人群,植入廣告可逐漸占據收益的1/3,視頻網站的銷售也慢慢增長至幾近1/3。但后二者以前面的四臺聯播為前提互相聯動,廣告商需要更多播出面,而視頻網站也需要四臺聯播的廣告效應帶來更多流量,甚至以此為購劇價格的衡量標桿。四臺聯播的倒塌,將對這種萌芽態的全營銷模式形成根本沖擊。
【IT時代周刊批注】其實一劇兩星的方案并沒有把這種生態給破壞掉,只是讓這種形態變得更加清晰和突出。一方面各大衛視花高價買到了肯定是優質版權的影視劇,這種劇也相應的吸引更多的目標受眾群,充足的收視人數保證了相應的廣告收益。生態模式其實沒有變。
制作成本降低將造就狗血劇盛行
從大趨勢上看,優質資源不夠集中的生活劇,其后果并不只是降低少量收視。質量稍次一級的生活劇,其投資風險大大增高,觀眾未必一定要守在電視機前。
成本降低的生活劇是否還能有極高質量出現,其成效可以參考TVB,這個曾經紅極一時的電視臺近年來已越來越邊緣化,剔除其他相關因素,成本降低仍然是最重要的原因。片酬降低減低了明星質量,偶像劇的收視相應減低越來越不成氣候,最終效果是強情節+都市氣質日播劇占領晚間時段,雖以強情節拼命拉收視但已無力回天。
從收視率表單上可以看出,高收視劇的兩種主流構成,一是優質生活劇,二是以狗血、雷、虐為標簽的所謂雷劇,其題材不適于廣告植入,純以收視拉動購買。后者可以于正劇和抗日神劇為一個代表。
須知此種局面的形成是由于國內電視劇本來就在蝸殼中尋找題目,一方面觀眾的口味漸變,歷史正劇男性劇江河日下,已經沒人看。另一方面遭受題材審查嚴限,編劇們每日抓破頭,也只能從婆婆和兒媳婦的戰爭中尋找新爆點。在雙重枷鎖下,雷劇脫穎而出,在不許幻想沒有暴力傾向不許破案的大前提下,其必然指向是足夠狗血。強狗血情節+雷點虐點的組合,最能實現以低成本造就高收視的“神跡”。相比優質生活劇,它以低成本強情節而規避了大量投資風險。
無論對一線衛視還是二三線衛視來說,一劇兩星政策的出臺造成的第一反應,都將是尋找質量降一級的產品。在趨利避害的前提下,資金不足的生活劇風險更高,制片方理所當然會更向低成本低風險的狗血劇靠攏,即便生活劇本身也會趨向強情節狗血化,以避免演員演技不足、駕馭不了狀態戲的風險。眼前的例證是以自己造星和獨播電視劇為目標經營多年的芒果臺,造星方式是與娛樂節目互動,其結果是大量狗血懸浮劇(指豪門恩怨等不符合生活現實的所謂現實題材)盛行。
有些業內專家提出電視臺與視頻網站聯合造劇的康莊大道,殊不知在不同部門的分管下,電視臺和視頻網本來就處于不公平競爭當中,《靈魂擺渡》、《探靈檔案》等靈異恐怖題材的上線,標志著視頻網站能以極低成本實現大流量,完全可以站在一邊揣手看電視臺的笑話。而電視臺大劇的降質,可以讓以靈異、恐怖、科幻題材打天下的網站自制劇迎來一個短暫的春天。
【IT時代周刊編后】其實視頻網站對一劇兩星而言,也不是局外人。由于影視公司制作電視劇的成本壓力增大,將會更傾向于的向不受“一劇兩星”政策影響的視頻網站出售電視劇的首播權,視頻網站將有機會獲得和電視臺同等的電視劇購買地位。同時,“一劇兩星”的播出模式使得電視臺對優秀電視劇的需求量增大,視頻網站優秀的自制劇將有機會出售給電視臺播出。【原文有刪減。責任編輯/馮敏】
武五陵,知名媒體評論人。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