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高通的煩惱:反壟斷博弈仍無結果、聯發科趁機猛攻、核心商業模式或被迫改變

    【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編者按】這篇報道對已歷時一年的高通壟斷案進行了追蹤報道。此事仍無結果,博弈仍在繼續。難點究竟在哪里?有專業人士分析認為,就在于發改委對高通的反壟斷調查觸及了它的核心商業模式,這讓“高通坐立不安”。他們在中國大陸市場,如今壓力巨大,“前面是岌岌可危的中國大單,后面是臺灣廠商窮追猛趕”,雖然不會輕易放棄,可是高通的核心商業模式,卻可能出現變化,而最麻煩的還在于,高通反壟斷案判罰一經宣布,便會迅速傳遞至其他國家。這些國家,有可能會借鑒此案的結果。此報道的字里行間也體現出了高通的局限性,雖然有諸多核心專利,但有時,這些東西也難以成為“護身符”,反而有可能成為負擔。

    歷時一年多的高通反壟斷案至今未公布處罰結果,博弈仍在繼續。

    《華夏時報》記者1月27日14時左右在北京朝陽區嘉里中心北樓26層原高通中國總部看到,整個樓層所有辦公用品已全部清空,只有電梯墻上還殘留著高通的英文公司名。目前,這里已開始重新裝修,新的租客也已確定。

    “高通搬到哪兒去了,我們并不知道。”嘉里中心樓盤市場部負責人向記者證實。

    “真正讓高通坐立不安的是,發改委對高通的反壟斷調查觸及了它的核心商業模式?!北本┞蓞f競爭與反壟斷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魏士廩告訴本報記者,真正的風險是迫使高通降低高昂的手機專利費用,從而使高通可能面臨來自全球市場的跟風壓力。

    危局仍未了

    針對外媒“高通不打算繳罰款,擬抗辯中方壟斷指控”的消息,國家發改委人士回應《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稱:“并非外界想象的那樣。”

    “發改委最終拿出的處罰方案,肯定是高通能夠接受的,否則高通可能走訴訟程序。”1月29日,英國格拉斯哥大學反壟斷法博士、中國歐盟商會法律和競爭工作組副主席周照峰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認為,發改委原本1月公布對高通壟斷案處罰決定,現在看來要延期了。

    據周照峰分析稱,主要是發改委和高通還在就具體處罰細節進行溝通,包括罰款數額和高通的承諾條件等,“畢竟作為一個年輕且渴望樹立威望的反壟斷執法機構,發改委肯定不希望看到自己的處罰決定,被遭受處罰的企業提交到法院進行行政訴訟,接受司法審查。”

    不巧的是,美國和歐盟也正在對高通進行反壟斷調查。“發改委的處罰結果,無疑會對美國和歐盟的反壟斷調查起到導向性作用。”周照峰表示,“高通案的難點在于具體處罰細節上,而不是是否存在違法行為上”。

    本報記者1月29日致電負責高通反壟斷案的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與反壟斷局調查二處,未獲得進一步的消息。

    就高通本身而言,這是一場輸不起的官司,除可能面臨10億美元的罰款外,真正的風險是發改委可能會迫使高通降低手機專利費用。據外媒報道,當高通可能面臨巨額罰款時采取了一種異常的策略:為自己抗辯。英國媒體1月25日援引一位北京律師的話說:“多數企業只希望繳罰款了事,然后繼續前行,但高通為何要讓自己的處境變得更糟?”

    周照峰認為,這起反壟斷案的影響實在太大了,它有可能改變手機專利制度的格局。讓高通不安的還有,就在此時產品旗艦SOC810出現發熱問題,拖延了高通向低端產品的進攻,而作為移動芯片后起之秀的臺灣聯發科技(MediaTek)卻趁機鳩占鵲巢。

    “前面是岌岌可危的中國大單,后面是臺灣廠商窮追猛趕,壓力可想而知?!敝苷辗逭f。

    飄搖的中國業務

    據記者了解,過去一年,高通公司董事長保羅·雅各布斯和他的整個高管團隊頻繁奔波于中美之間,尋求解決之道。高通這家全球芯片巨頭,專利組合涵蓋了從2G到3G再到4G的所有領域,而幾乎所有廠商都繞不過高通的技術。

    根據高通財務報告,截至2013年9月29日,高通全球總營收額達249億美元,其中在中國市場營收額達到123億美元,占比達49%。

    去年國家發改委正式向高通“開刀”,調查內容包括:“以整機作為計算許可費基礎”、“將標準必要專利與非標準必要專利捆綁許可”、“要求被許可人進行免費反許可”、“對過期專利繼續收費”等。

    讓高通不爽的是,反壟斷調查已影響到了企業業務的發展。2014年7月,高通承認,已很難獲得授權收入,原因就是因為反壟斷調查。高通預期,2015會計年度營收將介于268億-288億美元,低于分析師平均估值289.1億美元。

    從2014財年來看,高通的凈利潤增長已受到一定沖擊,前三個財季同比或環比均出現下滑,第四季度,更是成為近兩個財年里高通出現的最大環比降幅。

    作為移動芯片領域的霸主,高通背后的標簽總是高利潤及高回報。高通預計,2014年營收增長率只有5%至11%,遠低于過去幾年25%左右的水平。對于相關調查產生的影響,高通公司CEO史蒂夫·莫倫科普夫表示,還將影響高通2015年的業績。

    正值高通遭到多個國家的反壟斷調查,加之中國市場仍未明朗,高通于去年不得不采取全球裁員舉措,而高通中國總部則從國貿附近的嘉里中心搬走?!鞍l改委對高通的罰款幅度可能是其前一年收入的1%-10%,并迫使高通修改商業模式,這些讓高通進退維谷?!蔽菏缽[表示,但這些不足以說明高通就要撤離中國,“高通不會輕易放棄中國市場?!?/p>

    商業模式或被否

    為維護其長達30年的商業模式,高通的整個高管團隊去年不得不頻繁奔波于中美之間,主動拜見發改委。

    在2014年9月的天津達沃斯論壇上,保羅·雅各布斯高調出席了3場互聯網經濟討論。隨后,高通總裁德里克·阿伯利趕至發改委。此前一天,發改委反壟斷局局長許昆林透露,高通案將進入處罰程序。

    而在整個2014年,高通全球首席執行長史蒂夫·莫倫科普夫三度來華交換意見;高通全球CEO率領七八個副總裁5次到發改委接受詢問;高通甚至還動用了包括美國財長、美國商務部長等美國高層官員游說,并拜見了副總理兼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主任汪洋等高層。

    毋庸置疑,高通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由來已久。北京一家手機廠商對記者說,2007年《反壟斷法》剛通過,便有很多中外廠商指責高通,在日本、歐州和韓國等高通也分別接受過調查。

    “中國反壟斷當局對高通的調查,觸及了高通的核心商業模式。”周照峰說?!斑@正是發改委與高通談判的難點。”另一知情者在接受記者采訪說,高通是一個典型的靠專利權收許可費來盈利的公司。

    “對于最為核心的商業模式,很可能談成一個相對靈活的方案。”多位知曉高通案進展的律師確信,高通反壟斷案判罰一經宣布,便會迅速傳遞至其他國家?!爸袊姆磯艛嘤狭似渌麌业目谖??!苯咏l改委的人士說,中國4G市場的蛋糕足夠誘人,高通深度參與了標準的制定,并擁有了不少專利,讓高通欲罷不能。(本文轉自《華夏時報》)

    【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編后】如今,中國的芯片產業正在大力向前推進,無論是展訊、華為海思,還是中興微電子,都在下大氣力追趕國際水平,拓展市場。對于他們和國內手機廠商來說,與高通之間的專利博弈,也深刻影響著他們在4G時代的生存空間。因此,高通在中國大陸市場的受罰,對于國產芯片來說,也是一次難得的發展良機,雖然不可能完全遏制高通,可是市場的格局,卻有可能出現變化,中美兩個大國間的IT業競爭,也將由此走進一個新的時期。【責任編輯/劉佳慶】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高通的煩惱:反壟斷博弈仍無結果、聯發科趁機猛攻、核心商業模式或被迫改變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