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31日華為舉行的2019年年度報告在線發布會上,針對美國媒體報道的“美國擬限制芯片制造商對華為供貨”消息,華為公司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回應說:“我期望這條信息是假的,否則會后患無窮,全球產業鏈的任何一個玩家都很難獨善其身。”
徐直軍表示,如果消息屬實,華為還可從韓國三星、中國臺灣MTK、中國展訊等企業購買芯片來生產手機,中國也將有更多芯片企業成長起來。華為希望全球產業鏈能夠通力合作,并為全球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產品與體驗。
去年,對于華為來說是艱難的一年。華為發布的2019年年度報告顯示,華為2019年實現全球銷售收入8588億元,同比增長19.1%,凈利潤627億元。經營活動現金流914億元,同比增長22.4%。
其中,消費者業務占總體營收比已超過一半。2019年,華為智能手機發貨量超過2.4億臺,PC、平板、智能穿戴、智慧屏等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全場景智慧生態布局進一步完善,實現銷售收入4673億元,同比增長34%。因此,芯片供應對于華為來說至關重要。
新冠肺炎疫情給華為供應鏈帶來了極大挑戰。徐直軍坦言,華為目前在中國的生產活動已全面恢復,短期內滿足全球客戶和合作伙伴需求沒有問題。但是,疫情還在海外蔓延,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少數供應商不能持續供應的話,華為長期供應鏈將面臨考驗。
徐直軍認為:“2019年是華為公司最具挑戰的一年,2020年是華為公司最艱難的一年。”對此,徐直軍解釋說,2019年華為尚有5月16日美國管制政策出臺之前近半年的快速增長,以及大量零部件儲備來應對客戶需求。2020年全年都處于“實體清單”管制下,儲備也快用完了,因而是全面檢驗華為供應連續性能否穩定的關鍵之年。
受2019年5月16日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影響,華為一直在努力重構供應鏈,海外收入占比影響巨大。徐直軍表示,2019年華為國際消費者業務收入受影響至少在100億美元左右。
運營商及5G也是華為的重點業務方向。2019年,華為運營商業務實現銷售收入2967億元,同比增長3.8%。華為與全球運營商一起設立了5G聯合創新中心,持續推動5G商用和應用創新;累計為超過50個國家和地區的4000多萬偏遠區域人口提供移動互聯網服務。
“美國對華為全球5G的打擊給我們帶來了很大影響。我們需要花大量時間向客戶、合作伙伴、相關政府和監管機構作出解釋,還有少數2G、3G、4G本來是華為提供服務的客戶、區域,由于各種原因沒有繼續選擇華為。”徐直軍說。
盡管如此,2019年華為仍持續投入技術創新與研究,研發費用達1317億元,占全年銷售收入15.3%,近10年投入研發費用總計超過6000億元。
2020年,5G建設和投入將更大。據統計,三大運營商2020年與5G相關的資本開支預算總計1800億元。3月31日,中國移動2020年5G二期無線網主設備集中采購結果出爐,華為獲取了最大份額,比例高達57.25%,中標超過200億元。【責任編輯/周末】
來源:經濟日報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