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深度觀察】2014年,中國電信(以下簡稱“電信”)終端走 得并不順利,從前陣子召開的終端產業鏈年會就可看出端倪。大會開得低調,我認為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就是,年初的任務目標并沒有很好地完成。從任務目標的設 定和達成角度分析,可以得出兩個事實與觀點:
第一,電信終端銷量目標沒有達成。2013年、2014年、2015年電信終端銷量目標都是1億部,可是2013年和2014年達成都是8000萬部。銷量規模增長是零,任務完成率80%。可以說,電信又一次高估了自己在終端方面的實力,低估了競爭對手的沖力。
第 二,電信在有意回避4G終端概念。年初的目標中明確提出,4G終端銷量3600萬部,入網90款。而年底電信并沒有公布4G終端的銷量,想必是不太理想。 從工信部入網數據來看,4G終端約120款,超出目標30%。但這并不是電信的功勞,而是4G大發展的紅利。可以對比的是,移動入網4G終端600余款, 與200款的目標相比,超出達200%。再來看電信終端2015年的規劃,已經對4G終端閉口不提。
2015年,電信終端的銷量目標還是突破1億部,這次能完成嗎?下面我從競爭環境、產品、渠道幾個層面做一個簡單的分析,相信讀者會有一個基本判斷。
一、競爭環境層面
1. 整體市場規模低速增長,但移動憑借4G優勢,加劇競爭。2015年終端市場規模預計與2014年持平,都是4億部左右。從公開數據來看,移動終端銷量目標 從2億部提高到2.5億部,提高25%;電信的目標與2014年持平;聯通2014年LTE+42M銷量目標是1億部,2015年雙4G目標也是1億部, 其他終端無要求,略有降低。移動憑借4G優勢,加劇了終端市場的競爭。
2. 聯通提出終端市場“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目標,意在抄底電信。在網絡建設方面,由于3G向4G不是平滑演進,電信網絡建設難度較大,按流出的電信高層講話來 看,可能租用移動的網絡,這讓電信的移動業務發展受制于人。在終端方面,支持EVDO的4G終端研發難度及成本要高于移動和聯通,引導產業鏈的規模參與, 需要一定的時間和資源。正是這些電信的弱勢之處,讓聯通在面對移動4G絕對優勢的情況下,有信心提出2015年終端市場“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目標。
二、產品層面
1. 抓住重點廠商易,帶動中小廠商難。重點廠商鑒于布局的需要,必然會進行電信版的資源投入。從2014年推出電信版4G終端的款數來看,中興、酷派、華為、 三星四家超過15款,是電信的重點廠商。2015年需要從戰略合作角度牢牢抓住,尤其是面對三星的去運營商化與酷派的品牌三分,要做好策略應對。其他手機 廠商在電信版終端的投入上并不積極,與移動版、聯通版相比,很難做到同時上市、同一價格。這需要電信的資源拉動。可喜的是,明年開始,1299元以 下,CDMA終端與UMTS終端使用的高通芯片同價,降低了一些中小廠商的進入門檻,促進規模的提升。
2. 全網通手機將是競爭主戰場,三家角力最激烈。電信推全網通的概念比較早。2014年上半年大批量推出全網通手機,主要是2G上支持競爭對手制式,其實是搶 奪競爭對手2G用戶的策略。在競爭對手發力不足的情況下,還是有效的。然而2015年,4G全網通手機占比將近40%,三家運營商都瞄準了全網通市場,都 配置了相應的資源,競爭將更加激烈。產品趨同的情況下,將是渠道與資源的比拼,電信劣勢明顯。
3. 雙卡手機優勢被削弱,一卡雙號恐難當大任。電信推出雙卡雙待手機,意在進入競爭對手市場,先進行業務分流,再進行客戶挖角。3G時代發展過億客戶,雙卡手 機功不可沒。憑借對廠商資源的“獨占式”控制,電信成為雙卡手機市場的絕對主力,在消費者心中,大致也如此。2014年電信入網4G手機,雙卡占比高達 65%。即將到來的全網通時代對雙卡手機沖擊較大,“獨占”策略將失效,今年下半年電信推出“一卡雙號”應對變化,對于發展用戶會起到一定作用,但對于終 端銷售支撐力度不大。
4. 可以稱得上絕對優勢的,也許只有安全手機。2014年12月,電信聯手酷派、中興、華為、海信等廠商打造10余款安全手機。電信的優勢在于,CDMA網絡 技術起源于軍事保密通信,在網絡結構設計上具有抗干擾、安全通信、保密性好等特性。電信此前聯手某手機廠商推出的全網通安全手機,雖然價格在4000元以 上,仍然得到市場認可,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2015年,安全手機將成為差異化亮點。從電信終端規劃中對于安全手機的額外補貼,也可以看出對此重視程度。 而在安全手機領域,移動與聯通并沒有及時跟進。
三、渠道層面
1. 寬帶融合銷售模式在移動的攪局下,優勢漸弱。電信在終端推廣渠道上比較受歡迎和出業績的方式是,寬帶融合銷售,即結合自身固網優勢,使終端銷售與寬帶銷售 捆綁,如賣寬帶送手機,寬帶、終端、套餐一體化等。2015年,電信這一政策將主要用在700-1000元的單卡定制機上。然而,在移動拿到固網牌照后, 已經以“價格戰”的方式進行攪局。如中移動一地方公司開展的光纖寬帶“千樓千區千兆”工程,光纖寬帶價格比其他寬帶便宜了30%以上。雖然在固網建設、配 套服務等方面,移動仍有很多功課要補,但這種對于寬帶市場的狙擊,也同時阻撓了電信終端銷售渠道。
2. 對于中小渠道客戶長尾市場的爭奪,聯通實力較強。對于全網通手機,銷售之前不分運營商,發展哪一家的客戶,渠道商的作用很明顯。從三家運營商的補貼策略可 以看出,已經是重渠道而輕廠商。聯通終端銷售社會化程度最高,在社會渠道與電商渠道方面的占比都高于另外兩家。聯通推出的B2B平臺,能有效整合中小渠道 長尾,消除了中間環節,引入供應鏈互聯網金融為渠道商提供大數據分析和低成本融資方式,將社會渠道優勢與電商渠道優勢有效結合。這方面,雖然電信終端有直 供系統、移動終端有B2B平臺,但兩者在整個集團的重視程度及當前發展情況,與聯通有些差距。獲得更多的中小渠道客戶,是銷量的保證,也加強在廠商面前的 話語權。電信與聯通、移動相比,投入力度還需要加大。
最 后不得不說的是,運營商對于終端市場的引導與控制,資源投入的力量不可小覷。2014年電信投入200多億元補貼,從銷售結果來看,使用效率并不高。 2015年,三家運營商幾乎同步調降補貼資源,電信資源投入力度還算可觀,只是使用效率有待提升。能否通過資源的撬動力量,把握絕對優勢,鞏固核心能力, 并在全網通和中小渠道客戶拓展上打幾場漂亮的仗,決定著電信終端的命運。【責任編輯/劉佳慶】
本文為陳述供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專稿。作者系手機、通信專欄作者。微信公眾帳號:陳述(mhy_chenshu)。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