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非典疫情走勢 手機廠商在“戰疫”期等待拐點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給正在復蘇中的手機產業帶來了新的挑戰,在分析機構給出的最新報告中,中國市場智能手機市場的出貨量在今年一季度將會下滑近三成。

    得出這樣的結論,一方面是由于4G手機市場飽和導致的銷售放緩情況尚未得到緩解,整體手機行業依然在探底前行。另一方面,在5G與4G手機的切換關鍵期,疫情給線下手機實體銷售以及生產供應鏈帶來的影響目前仍在發酵,并且逐步向全球傳導。

    眼下,包括蘋果、三星在內的手機廠商已經關閉了中國的幾家直營零售商,一些分銷商也關閉了門店,仍開門的商店也縮短了營業時間。受到疫情影響,全球調研機構Strategy Analytics預測,今年全球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將比預期減少2%,中國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將比預期減少5%。

    但從手機行業的成長規律來看,換機周期通常不會超過三年,而目前,5G的換機已經開始啟動。可以預測,疫情結束后的幾個季度內,手機銷售將會迎來報復性反彈,但對企業的影響則取決于疫情時間的長短。這一點或許可以與 SARS 疫情期間通信市場的表現做一些對比。

    大環境看,兩次疫情均處于通信技術代際升級關鍵節點。

    SARS 疫情從 2002 年 12 月開始,持續半年后,到 2003 年 5 月末逐步消退,這一階段國內正處于 2G向 2.5G 升級的關鍵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國移動主打 GSM 網絡,并從 2001 年開始升級GPRS,2003 年大規模推廣。中國聯通以 GSM 為主,但也同時推進 CDMA 網絡和手機。中國電信則主推小靈通,從 2002 年底開始,政策層面放開使得小靈通開始呈現爆發式的增長,電信小靈通業務迅速覆蓋全國。

    天風證券的一份報告顯示,SARS 疫情期間,通信設備產業鏈幾乎未受影響。運營商資本開支增長帶動通信設備產業鏈主要廠商,尤其是無線設備廠商業績快速增長,光纖光纜、寬帶傳輸設備等部分廠商業績有所下滑,但主要為運營商資本開支傾向于無線網絡建設所導致。

    雖然SARS 疫情導致去線下營業廳開通業務的新客戶數量環比出現下滑,用戶數和業務量的增量受到一定影響。但隨著疫情消退,用戶開通 2.5G 新業務的熱情恢復。從電信行業公布的業績收入看,2003 年上半年電信業收入環比出現小幅下滑,但在下半年迅速恢復。

    而從手機生產、分銷產業鏈的角度來看,雖然 2003 年處于 2.5G手機換機周期,但手機生產和分銷產業鏈相關公司業績面臨較大下滑壓力,疫情解除后,手機終端行業又進入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價格競爭,導致業績持續承壓。

    今年是否也會重復同樣的走勢?在筆者看來,和SARS期間相比,中國的智能手機產業鏈發展和中國手機品牌的全球化已經有了本質的提升,目前全球70%的智能手機都是在中國生產制造,在終端價格競爭上倚靠的也不僅僅是價格優勢。

    多家供應鏈制造廠商此前透露,已經做好充足方案,以通過有效的全球協作,保障業務的有序運營。同時,有手機廠商負責人向筆者表示,雖然此次疫情打亂了一些市場節奏,但從手機行業的整體發展來看,疫情帶來的影響并不完全是壞事。“在最低迷的時候往往是儲備彈藥的好時候,也是隊伍的考驗期。”該名廠商負責人說。

    可以看到,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多家手機廠商發布了新的戰略規劃,將軟件、芯片以及多終端布局提到了戰略層面,并將研發投入比重提高至歷史高位。在市場判斷上,不少廠商負責人也做出了“長期備戰”準備,在5G時代正式來臨前保持低利潤的狀態,積聚彈藥為打糧倉做好準備。

    短期內,此次疫情將會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中國手機企業的銷量以及利潤,但從長期來看,手機行業本身也在經歷著變革與角色轉換,從原有的通信工具衍生出更多的形態,而這些形態也在向上發展。在“戰疫”期儲備彈藥等待拐點,或許比單一的關注份額變化更重要。

    來源:第一財經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江蘇一公司強制員工換國產手機,勞動監察部門:公司無權約束
    【周四早報】Gartner: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銷量降20%至2.95億部
    【封面故事】中國智能手機新戰局:華為承壓,OV謀變,小米再造
    非典疫情走勢 手機廠商在“戰疫”期等待拐點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