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歐盟計劃嚴管AI:考慮3至5年內禁止公共場所人臉識別

    不同于美國的避免過度干預原則,歐盟正在考慮更為嚴格的人工智能政策。

    近日,彭博社披露的一份歐盟人工智能“白皮書”草案顯示,歐盟計劃對人工智能開發者提出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新要求,以確保現代科技的開發和使用符合道德規范。

    據路透社報道,這份長達18頁的草案建議3至5年內禁止人臉識別技術應用于公共場所,目的是留出更多時間評估技術風險。草案指出:“基于這些現有規定,未來的監管框架可能會進一步推進,包括限時禁止公共場所使用人臉識別技術?!?/p>

    歐盟委員會稱,需要出臺新的嚴格規定來支持現有的隱私和數據保護法規。

    作為建議的一部分,歐盟還希望成員國任命相關部門監督人工智能政策規則的執行情況。

    這份草案將于2020年2月中旬公布,最終內容可能有所改變。

    近年來,歐盟一再表示希望成為道德AI的領導者。

    2018年12月,歐盟人工智能高級別專家組向社會發布人工智能道德準則草案,開始討論“可信賴人工智能”并給出官方解釋。草案認為,“可信賴人工智能”有兩個必要的組成部分:首先,應尊重基本權利、規章制度、核心原則及價值觀,以確?!暗赖履康摹保浯危瑧诩夹g上強健且可靠,因為即使有良好的意圖,缺乏對技術的掌握也會造成無意的傷害。

    2019年4月,歐盟委員會發布人工智能道德準則,準則由2018年12月公布的草案演變而來,提出實現可信賴人工智能的七個要素,要求不得使用公民個人資料做出傷害或歧視行為。

    歐盟委員會當時表示,正在采取三步行動以促進可信賴人工智能健康發展:制定可信賴人工智能的關鍵要求;啟動利益相關者的大規模試點階段;為以人為中心的人工智能建立國際共識。

    與歐盟的謹慎作風不同,美國白宮在2020年1月7日提出10條人工智能監管原則,要求避免聯邦機構對人工智能應用的過度干預,強調監管的靈活性。其中,靈活性原則指出,大多數情況下,試圖規定死板的人工智能應用規則是不切實際且無效的,因為人工智能將以預期的速度發展,機構需要對新的信息和證據做出反應。【責任編輯/趙康】

    來源:澎湃新聞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騰訊李松南:8K、沉浸式和AI是視頻技術的3個關鍵詞
    要是大家都用 AI 預測航班延誤,延誤險還能存在嗎?
    【特別報道】AI為“戰疫”做的那些事
    國內AI芯片巨頭寒武紀擬科創板上市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