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無科技不金融”到“無科技不消費金融”,科技賦能消費金融優勢逐步顯現。
近日,零壹財經·零壹智庫主辦的“2020數字科技年會暨零壹財經新金融年會”在北京召開。會上,零壹財經合伙人、智庫總監趙慧利發布《科技賦能力:消費金融行業發展報告2019》
零壹財經·零壹智庫持續關注消費金融行業的發展演變,報告在大量數據分析、案例調研及分析的基礎上,展現了消費金融行業生態圖譜及其與金融科技的融合發展,重點呈現了馬上、捷信、中郵和中原消費金融4家持牌消金公司的案例,并對科技賦能消費金融的未來趨勢進行了展望。
從2009年原中國銀監會發布《消費金融公司試點管理辦法》至今,消費金融行業已經發展了十周年。2019年1-10月,我國金融機構短期消費信貸規模升至9.60萬億元,即將突破10萬億元大關。現階段,以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為代表的技術不斷成熟,并被廣泛應用于消費金融領域,主要解決了風險識別與定價、提升效率、提升體驗等三個方面的問題,使行業逐步走向智能化發展。
報告指出,消費金融行業已形成多元化的生態圖譜,主要參與主體有商業銀行、消費金融公司、汽車金融公司、電商平臺、互聯網公司及金融科技公司。持牌金融機構中,商業銀行以信用卡為發力點占據行業優勢地位,截至2019年9月底,信貸余額達7.42萬億元,占金融機構短期消費信貸規模的77.93%。
消費金融公司則與銀行形成良性互補,主要服務于中低收入客群,截至2019年9月底,資產規模達4938億元。占比5.19%,但作為專業持牌金融機構,牌照優勢進一步凸顯,未來增長潛力巨大。同樣作為持牌金融機構的汽車金融公司主要以汽車金融產品為中部客群提供信貸服務,市場份額也較小。
非持牌機構中,電商平臺在流量、消費場景和技術優勢下,憑借完善的生態布局逐步形成消費金融閉環,是銀行零售領域的重要競爭對手。近幾年,一部分互聯網公司在流量和技術的支持下,不斷探索消費金融業務,但真實有效的消費場景較為匱乏。新興主體中以金融科技公司為代表,依托技術優勢和垂直化消費場景,與金融機構合作提供助貸業務服務。
同時,報告從五大方面重點分析了消費金融公司。2019年也是消費金融公司發展的第十年,從無到有,從試點到發展,已開業的消費金融公司有24家,為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積極的作用。
股東稟賦上,根據股東類型和持股比例,消費金融公司分為6大派系;資產規模上,據零壹智庫不完全統計,2018年消費金融公司資產規模3773.56億元,同比增長38%。資金來源上,頭部公司實現全渠道獲取資金。模式上,消費金融公司逐步形成了趨于線上和線下相結合模式,并且助貸業務成為重要組成部分。用戶群體上,主要覆蓋了下沉群體,并著眼“小鎮青年”。
報告認為,科技賦能已經成為行業共識,科技手段及專利成果廣泛落地于消費信貸的各個流程,極大地拓展了消費金融的業務發展空間。基于大數據、計算機視覺、知識圖譜、云計算及語音識別等科技,金融科技具體賦能在消費金融三大環節:
一是風控環節,已建立智能風控體系涵蓋貸前、貸中、貸后全流程;二是營銷環節,已打造“千人千面”智能營銷體系;三是服務環節,提升用戶體驗和提高復借率。
整體上,各類行業主體也在不斷完善金融科技投入與布局,達到內外兼修。資金投入方面,商業銀行體量龐大、資金雄厚,從而有實力從內部孵化金融科技,其研發資金支持大多在10億元以上。消費金融公司與其他互聯網機構也不斷增加資金投入,規模不抵銀行,但每年投入也超億元。
外部合作方面:消費金融公司合作方式不斷豐富,包括戰略合作和建立聯合實驗室。截至2019年11月底,已經有21家消費金融公司與金融科技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有7家消費金融公司與中科院、高校、科技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并成立實驗室。
專利技術方面:有8家消費金融公司申請的專利已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公示,公示專利數量累計達到139項,有38項專利涉及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占專利總數的27.34%。
人才招聘方面:有10家消費金融公司在近2年招聘人工智能相關技術人員,7家消費金融公司自主研發“智能信貸”產品。
報告還介紹了消費金融公司科技賦能具體案例。
馬上消費金融經過4年發展,已躋身消費金融公司頭部行列,形成以科技為驅動,具有科技、場景、人才三大基因的消費金融公司。目前,馬上消費金融累計研發投入已超過8億元,自主研發了700余套技術系統。專利方面,馬上消費金融累計提交專利申請220余項,獲得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43項。
捷信消費金融為我國首家且唯一一家外商獨資的消費金融公司,提出布局消費金融3.0智能金融為目標,早在2017年就率先布局智能金融服務,并在此基礎上,于2019年6月正式提出全方位“敏捷轉型”戰略。
中郵消費金融采取“科技引領業務創新”的戰略愿景,在提升大數據應用能力方面,已形成自主研發的知識圖譜風險檢測平臺,并成立山西“數據實驗室”。另一方面,中郵消費金融以技術驅動前中后臺的業務協同,展現出一個以技術推進消費金融產業鏈的商業模式。
中原消費金融將“合規經營、風控先行、科技驅動”作為經營理念。科技成果方面,中原消費金融的專利和軟件著作權已超過20項,擁有的自主研發系統包括反欺詐知識圖譜、審批與額度管理系統,應用于識別欺詐風險、開展IVR提醒和智能語音催收。
關于未來的發展趨勢,報告認為科技賦能消費金融是不可逆的大趨勢。首先,消費金融公司對金融科技的投入將不斷加大。其次,金融科技賦能正逐步滲透到消費金融諸多細分領域。三是,消費金融公司不斷重視對核心技術的掌握。四是,打造開放平臺、實現多方共贏。五是,發展與安全并重。
趙慧利表示,我國消費金融行業起源于上世紀80年代,大致歷經了四個發展階段。現階段,高利貸、暴力催收等問題備受監管重視,眾多監管政策出臺;同時消費金融市場受政府重視程度不斷增加,相關支持政策也相繼出臺,消費金融市場進入規范發展階段。【責任編輯/林羽】
來源:零壹財經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