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雙11的成交額再次刷新歷史,來到了2684億元,讓所有的“吃瓜群眾”都不禁感嘆中國消費者那恐怖的消費能力。然而有趣的是,在天貓公布雙11成交額之后,一條發布于今年4月的博文被翻出,該博主認為天貓每年雙11的增長速率過于“完美”,懷疑數據遭到人為造假,“馬云騙了我們”云云。
這一消息一出引發軒然大波,這番爭議自然傳到了天貓高層的耳里。隨后,天貓公關總監對這一傳言進行了辟謠,并表示已經啟動法律程序,并呼吁“謠言止于智者”。
實際上該微博說得有模有樣,但數據上有不少漏洞和經不起推敲的地方。如今天貓進行辟謠,那么我們自然要以官方為準。其實想要讓雙11的銷售額達到一個比較理想的增速狀態,根本不需要動用“造假”這種最低劣的手段,近年來天貓雙11都開啟了預售的模式,雙11當天能賣多少貨其實是一定程度可控的。
另外這也是一個“小算盤”,要知道雙11活動開啟的時間并不是11月11日當天,一般是提前半個月左右。例如京東的雙11活動周期是從10月21日開始,天貓也是如此,活動開始后消費者就可以參與喜好商品的預售活動,而11月11日之前的預售成績,是會加入到雙11當天的成交額之中的。
所以這構成了我們所說的“成績可控”,在這個機制持續運作的前提下,每一年雙11的成交額能夠保持增長也就很正常了。
其實“預售”模式放在零售行業里并不罕見,但廣泛用于大型促銷活動中也不過是這幾年的事情。此外,天貓等平臺還將預售模式玩出花來,比如去年主打的就是“定金膨脹”玩法,本質就是將雙11的活動優惠和預售機制綁定,利用這么一個簡單的機制天貓就能達到人為干預雙11銷售額的目的,這一手法不可謂不聰明。
往深層次地說,在十余年的發展后,雙11活動已經進化到了一個較為科學的狀態:有危機預演、關鍵數據一定程度可控、各環節井然有序。比如今年雙11消費者對物流的抱怨聲音小了很多,其實也是各項機制穩定運行的緣故。
今年快遞到貨的速度更快了
菜鳥網絡表示,今年首次嘗試了“規模化的預售訂單下沉”模式,并成功讓快速的配送速度有了明顯的提升。物流配送的提速的確可以直觀感受得到,比如小雷在雙11當天下單的商品已經在12號陸續收到,這要是放在往年簡直是“不可思議”。
而物流速度已經是京東的傳統優勢,這里就無需特意提到了。
所謂的“預售訂單下沉”,其實就是將部分參加預售且已經付過定金的商品提前送到物流倉庫,待雙11到來后那些付過尾款的商品,就可以直接走派件流程了。這和軟件中的“預加載”理念幾乎相同,都是通過提前部署來提升物流運轉效率,減少消費者等待時間。
國家郵政局官方數據顯示,11月11日全天各郵政、快遞企業共處理5.35億快件,是二季度以來日常處理量的3倍,同比增長28.6%。每一年雙11都是物流行業的“大考之期”,但顯然在11年的學習過程中,電商平臺和物流行業已經找到了解決問題的答案。
當然這一模式也有一定的弊端,假如某些已經進入郵件處理中心暫存的商品沒有付尾款,也就是交易沒有完成的話,那么快遞公司還得把這些快件原路運回,這過程中快遞公司需要承擔一定的風險成本。只不過從結果來看,這一全新的模式確實提升了物流的運轉速度,讓更多的消費者可以早日拿到心儀商品。
更重要的是,這可以有效減少物流網點快遞壓倉的現象,為后續的商品騰出運輸空間,來自拼多多或者其他平臺的快遞也能因此受益。
不難看出,過去“雙11買東西等一周都收不到”這種尷尬場景已經大幅度減少,而這又是預售機制所作出的貢獻。“預售”機制在計算總成交額的時候雖然算得上是“小聰明”手段,但在靈活運用下也為消費者提供了方便。
預售機制的出現,與其說是一種解決指定問題的手段,不如說是天貓等電商平臺總結出來的一套比較可行的運作機制。在過去雙11活動的策劃基本沒有章法可言,就是簡單的“打折”、“賣貨”。粗暴的運作邏輯使電商平臺的運作陷入了停滯,從銷售到物流整個鏈條幾乎全部癱瘓。
而今年的雙11活動則顯得整整有條,從售前到售中再到售后基本形成了清晰明了的運作規則,消費者要怎么參加活動、要怎么購買、要怎么售后,均一目了然。此外,另外一點幾乎被大家忽視的進步是,在本次雙11活動中天貓平臺基本沒有出現任何宕機的現象,包括消費者端和商家端,天貓的服務器都堪稱無可挑剔。
電商平臺終于知道怎么運作雙11
阿里CTO張建鋒表示,為了迎接雙11活動中峰值數據達到54.4萬筆/秒的訂單浪潮,阿里巴巴將數據的處理全都搬到了飛天云操作系統之中。同時,阿里巴巴在今年雙11活動中全面采用了神龍服務器,從而在性能層面保證了平臺的穩定運行,最終才能實現消費者和賣家平臺的雙重穩定。
在雙11伊始,微博上的淘寶賣家們驚喜地發現,往年必定卡頓、崩潰的賣家端軟件(應該是旺旺),但今年卻“穩得有點奇怪”。
這也可以從側面說明,現在的電商平臺們已經做足準備,不太可能再讓過去雙11活動中的那些尷尬局面再次發生。正是因為各式各樣的優化和改進,才讓我們度過了目前為止最舒適的一個“雙11”,購物體驗和平日相比沒有太大變化。
雙11活動從發起至今已經來到11個年頭,我們甚至已經忘記了11月11日是“光棍節”這個原始定義。再結合每一年都大幅攀升的銷售額,顯然雙11購物活動已經成為中國消費者認可的,真正意義上的“節日”。
在不斷的摸索和學習中,天貓、京東等購物平臺已經具備讓購物節良好運作的能力,如果說過去多年的雙11活動更像是“頂硬上”,各方面的準備都不太充分,那么如今的雙11活動則展示了較高的完成度,在體驗上幾乎已經到了“完全體”狀態。
盡管從“不完善”到“完善”居然用了11年時間,這本身確實有些匪夷所思。
如今雙11活動的穩定表現既是科技進步的結果,更是過去不斷試錯、累積經驗的結果。此外還有一些別的原因,例如來自對手的競爭壓力。
對天貓來說“雙11購物節”已經不是自家的狂歡節日,而是成為了一個巨頭環伺的龐大市場。京東、蘇寧作為主要競爭對手已經給到了天貓一定的壓力,再加上異軍突起的拼多多,這些都是倒逼天貓不斷自我優化的因素之一。
而對于市場中其他參加雙11活動的玩家而言,與各大平臺進行競爭,自然需要奮發圖強,不斷努力。
隨著規則的不斷完善、技術和運營模式的革新,雙11活動用行動證明了其可持續發展的可能性。從購物體驗的角度出發,今年雙11和往年對比更像是一個分界點,未來雙11購物節在消費市場上的重要性仍會不斷走高,而同時進步的還有配套的各項服務,雙11正在成為一個惠及全民的購物狂歡。【責任編輯/周末】
來源:雷科技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