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快遞柜調查:略顯尷尬的雞肋生意
普遍虧損的智能快遞柜企業,商業模式還未走通,就引來快遞員和用戶的不滿。
隨著電商的發展,快遞業高速增長。近幾年,智能快遞柜不斷涌現。如今,智能快遞柜、驛站等終端末梢,在各地城市已經普及,編織成一個覆蓋社區、大學城、寫字樓的網絡,實現了高效配送快遞的目標。智能快遞柜飛速發展的同時,行業諸多詬病也逐漸顯現出來。
為此,筆者走訪北京多家居民小區,調查了豐巢、中郵速遞易等品牌的使用情況,以及用戶們的反饋。
快遞員抱怨收費高,占提成的三分之一
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2010-2018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46.9%;2018年我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達到507.1億件,同比增長26.6%。雖然增速有所放緩,但是派單件數量年年攀升。隨之而來的是,快遞末端配送效率低下,以及人力成本居高不下等問題。
瑣碎的“最后100米”,成為電商物流配送的痛點,快遞員配送與用戶收件在時間上的錯開,讓雙方都不滿意。
商家嗅到這一市場痛點后,紛紛開始布局智能快遞柜,支持24小時自助存取,方便快遞員存放與用戶取件。其中以豐巢和中郵速遞易最具代表性,兩者已經成為行業前二,占據80%的市場份額。豐巢于2015年6月由順豐、中通、申通、韻達、普洛斯五家企業共同投資5億元創建,發展勢頭兇猛;中郵速遞易于2012年9月,由中國郵政、三泰控股集團、復星資本、菜鳥網絡四家巨頭合力打造。
如今,在高德地圖或百度地圖上搜索“豐巢”、“中郵速遞易”,可以看到很多小區都有他們的點位。
在和諧雅園12號樓西門豐巢點位,陸續能夠看到不同公司的快遞員前來存放包裹,包括申通、圓通、順豐等。其中,申通快遞員張濤表示,“自己主要負責配送這里以及周邊的幾個小區,很多上班族白天在公司,不方便取件。他只好先征求收件人同意,再將包裹放在豐巢快遞柜,等收件人晚上下班后再來取。”
智能快遞柜調查:略顯尷尬的雞肋生意
不過,他更希望用戶能夠在家,直接簽收快件。因為基本上一個小區的快遞都是批量配送,一次能夠給所有用戶配送完更好。而不能當時簽收的用戶,需要一個一個打電話與用戶溝通,還需要自己支付豐巢快遞柜的“保管費”。
張濤表示:“我們每個單的配送提成就1元多,還要自掏腰包分一部分給豐巢,幾乎占了提成的三分之一。”據他介紹,豐巢的存儲柜分為大格、中格、小格三種,其中大格每次收費為0.4元,中格和小格每次收費0.35元。
當然,也有一些收件人直接把收件地址寫為“和諧雅園12號樓西門豐巢”,這樣快遞員能夠減少與收件人的溝通成本。但公司不會給快遞員報銷這筆額外的支出費用。
在中郵速遞易華威北里26號樓,順豐快遞員賀祥表示,“一個人一天寄收100多個件,一個小區每天20-30個件,大概有10%用智能快遞柜。而其他快遞公司,由于單價低,每人每天寄收200件左右,一個小區可能有50件,將近一半的件都會使用智能快遞柜。相比其他快遞公司的員工,自己已經幸運很多。”據他介紹中郵速遞易的寄存費和豐巢差不多,每次在0.3-0.6元之間,有時候會有折扣。
在調查中,筆者還走訪了創想空間西門自行車停車區、御宸上院南區東門的豐巢點位,以及華威北里49號樓、華貿公寓6號樓B2的中郵速遞易。均能發現快遞員前來存包裹,但是他們大多數都對智能快遞柜從中收費,表示不滿。而取件的人,非常少。據各小區保安介紹,一般晚上下班后取件的人較多,白天較少。
功能雖多,但利用率低
體驗豐巢智能快遞柜,發現功能很多,包括:取快遞、寄快遞、存包、歡樂送(閑置物品轉出和領取)、手機回收、新疆香梨(豐巢特惠商城)等。
可是調查中發現,主要是快遞員用來存包和收件人取包,其他功能用的人很少。不過這也不難理解,畢竟在不少用戶心中,豐巢相當于一個保管快遞包裹的機器,其他功能知之甚少。
而且,在閑置物品交易方面,豐巢遠不及轉轉、閑魚等二手交易平臺;在手機回收方面,有愛回收、回收寶等頭部玩家;在電商方面,與京東、淘寶、拼多多等實力相差懸殊。盡管豐巢在存放快遞的基礎上不斷嘗試多個領域,但收效甚微。
同時,豐巢也涉足廣告業務,有的豐巢智能柜機身有一些品牌廣告,例如百安居、萬鏈(萬科與鏈家合作的裝飾公司)等,有的正處于“招商中”。在顯示屏上,也會有一些平面廣告和視頻廣告。
中郵速遞易智能快遞柜功能包括:取包裹、寄包裹、存放、電商等,也涉足廣告,但沒有豐巢的業務多。
智能快遞柜調查:略顯尷尬的雞肋生意
無論是豐巢,還是中郵速遞易,兩者更像是一個“包裹存取中介”,快遞員存快遞、收件人取快遞,其他功能比較雞肋,很少人用到。
從成立時間上來看,豐巢早于中郵速遞易近3年,但是豐巢明顯有后來居上之勢。這與其獲得豐厚的融資,然后不斷地快速擴張有關。
在豐巢成立的一周年后,獲得五大快遞企業5億元增資,幫助豐巢布局更多城市的智能快遞網點。2017年1月,豐巢獲得25億元的A輪融資;2018年1月,豐巢獲得20.7億元的B輪融資。成立不到四年,累計獲得融資超過55億元。通過燒錢,迅速占領市場,躍居行業第一梯隊的位置。
而豐巢之所以能夠獲得眾多資本加持,然后快速擴張,與智能快遞柜市場前景廣闊有直接關系。
艾瑞咨詢預計,2020年全國智能快遞柜組數將達到75萬組,中國智能快遞柜市場規模將達近300億元。艾瑞咨詢此前透露的數據還顯示,2014年到2017年間,國內已投放的智能快遞柜數由1.5萬組迅速增長至20.6萬組。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8年度快遞市場監管報告則顯示,2018年全國投入運營智能快遞柜27.9萬組。
如果按照以上數據,也就意味著2019-2020年,兩年時間全國還有57.1萬組智能快遞柜的投放空間。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雖然國內智能快遞柜還處于跑馬圈地的階段,但是僅靠收取快遞員的寄存費、廣告費難以支撐起企業的運營成本。擴張越快,虧損越大。且由于智能快遞柜的運營效率偏低,短時間難以改進。”
靠燒錢驅動,盈利困難
在智能快遞柜行業,各玩家普遍處于虧損狀態,靠燒錢來占領市場。
豐巢在拿到A輪融資后,就在全國范圍內大肆布點,短短一年時間,豐巢就完成了2萬組智能快遞柜的布局。在后來的時間里,豐巢一直沒有停止通過燒錢,來占領市場的步伐。
據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前五個月,深圳市豐巢科技有限公司(豐巢母公司)的凈利潤為-2.5億元。2017年,凈利潤則為-3.9億元。豐巢CMO李文青曾表示,豐巢虧損主要是增設新快遞柜所致。
另據中郵速易遞母公司成都三泰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的《2019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今年上半年,三泰控股虧損5000-7600萬元,整體虧損主要系對中郵智遞科技有限公司(即中郵速易遞的運營方)按權益法核算分攤的投資損失所致。
智能快遞柜調查:略顯尷尬的雞肋生意
面對龐大的市場規模,豐巢和中郵速遞易作為智能快遞柜行業兩大巨頭,依然處于虧損狀態。
調查中發現,大多數小區都只有一個智能快遞柜品牌,也就是說行業極有可能存在著搶占點位的情況。智能快遞柜玩家為了快速擴張市場,會面臨點位租金水漲船高的困境。
有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市場上一臺智能快遞柜的成本在2-5萬之間不等。除了柜體成本,還要支付場地租賃費用、電費、人力成本等。智能快遞柜主要收入來自快遞員支付的租用費、收件人支付的包裹超期滯留費及廣告收益,收支并不平衡。而且智能快遞企業還在擴張中,必然要繼續燒錢。
此外,加上越來越多的選手加入,行業競爭激烈。2018年年初,菜鳥驛站也布局智能快遞柜,菜鳥智能柜背后是阿里,既有資本,又有快遞資源積累,發展潛力不可小覷。
一方面,智能快遞柜市場競爭激烈,玩家主要靠燒錢驅動;另一方面,由于投放、租金與后期運營成本、人力成本、用戶投訴維護成本等居高不下,智能快遞柜深陷盈利困境。要想扭虧為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而且,在調查中,筆者發現位于創想空間自行車停車區的豐巢,其對面的小黃狗智能垃圾回收機已經停止運營。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智能快遞柜與智能垃圾回收機的擴張模式極為相似。如今智能垃圾回收機由于長期虧損,已經成為一個失敗的項目。智能快遞柜企業如果不能探索一條好的商業模式,盡快走上正軌,也可能會面臨著行業倒閉潮。對于頭部企業來說,也要盡快解決眼前盈利難的問題。【責任編輯/江小白】
來源:業界風云匯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