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編者按】創立于2005年的人人網曾經獨霸校園,那時,它是風靡一時的“校內網”,在校園社交領域一騎絕塵,2011年5月4日,人人網在美國紐約交易所成功上市,開盤價為19.5美元。當時其市值為74.82億美元,超越了搜狐、優酷、網易、新浪,在美上市的中國概念股中排名第二,可謂風光無限。現在人人網的市值為9.92億美元,縮水超過80%,在此前52周內股價最高價4.79美元,最低價2.53美元,少于發行價的三分之一。曾經輝煌的人人網為何衰落到這個地步?未來的發展之路在何方?同樣身為校園app的超級課程表、師兄幫幫忙等各類app又將如何發展?
人人網9年,回歸校園初心。
超級課程表被推向輿論巔峰,壯志豪言還是滿嘴荒唐,業內人士在不斷質疑。
在校園的舞臺上競技者們紛紛涌入,課程格子,黑白校園,師兄幫幫忙,趣分期,等等,背后IDG等紛紛潛入。而社交類APP無法繞過盈利的痛,撐起流量,博得人氣,在商業變現的路上摸索前行。
分期付款購物率先突圍,在大學生購物的平臺上開始盈利,互聯網金融打入校園內部。這個細分市場對產品的篩選,剛剛開始。
人人網漸沒落 后起之秀緊追
創立于2005年的人人網曾經獨霸校園,那時,它是風靡一時的“校內網”,在校園社交領域一騎絕塵,卻沒能成為中國的Facebook。
2011年5月4日,人人網在美國紐約交易所成功上市,開盤價為19.5美元。當時其市值為74.82億美元,超越了搜狐、優酷、網易、新浪,在美上市的中國概念股中排名第二,僅次于百度,一度成為中國互聯網市值第三的公司。
現在人人網的市值為9.92億美元,縮水超過80%,在此前52周內股價最高價4.79美元,最低價2.53美元,少于發行價的三分之一。
人人公司的最大投資者軟銀集團在人人上市后獲利22.5億美元,回報率接近6倍。雖然如今的人人不似往日,而軟銀并未撤出資金。
11月28日人人公司公布了三季度財報,第三季度總凈營收(含糯米網營收在內)為476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下滑5.6%。
流量方面,據艾瑞咨詢分析師劉冬梅透露,人人網的流量增長這幾年很低,用戶訪問次數也偏低。而截至2014年9月30日,人人公司的流動資產總額超過8億美元,在現金流上相比其他APP人人公司仍具有優勢。
2009年,校內變更為人人,9年后,人人又開始轉戰“校內”,將重點用戶群鎖定為學生。記者致電人人公司問及校園項目,截至發稿前人人公司并未給予回復。觀望當下的校園市場,后來者已在慢慢崛起,都想闖進這一片沒有抓住用戶痛點的細分市場,進行一番作為。
據理財周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圍繞校園的APP可分為三個類型。其一是工具類APP, 代表產品則為現今炙手可熱的超級課程表,獲得阿里巴巴、紅杉和策源創投千萬美元的B輪投資。其勢均力敵的對手課程格子,也早已獲得A輪融資。
據悉,在流量監測系統中顯示,兩者的用戶量都可觀,課程格子在總使用次數上沒有超級課程表高,但在月度覆蓋人數上占據優勢。但對于數據的真實性,由于刷機和虛報的現象存在,外界亦有所質疑。
而在工具之外,第二類產品便是校園社交。據了解,課程格子欲發展社交和服務,打造校園版58同城。超級課程表中也有社交的模塊,可以預測它們都將強攻社交領域,積累更多流量,為進一步商業變現做準備。
歷史最悠久,體量最大的便屬人人網,雖然客戶端的產品相比騰訊等社交產品晚很多,由于網站上的基數大,仍是在校園社交中占一席之地。
在眾多產品中只專注于校園生活的要數今年上線的黑白校園,將白天和黑夜的社交分開做產品。得到IDG天使投資的師兄幫幫忙,由最初的社交轉向了第三類型的產品——分期付款購物平臺,新成立的分期范網站已經得到IDG的投資,近期在進行A輪融資,據悉投資者中有傳統金融集團。另一個相似的平臺趣分期已經小有成績,最近完成了C輪一億美元的融資。
社交路漫漫 盈利模式短板
華麗外衣下APP們的生存狀態究竟如何?
盈利是永遠跨不過去的檻。劉冬梅分析道,超級課程表和課程格子都是起步階段,兩家都有擴展到校園社交這一塊,目前來說還沒有實現盈利,都在燒錢狀態當中。下一步轉型和商業變現比較關鍵。現在雖然很火,沒有辦法實現商業變現立馬會被拋棄。
對于豪言給員工發一億工資的余佳文,師兄幫幫忙CEO江友青表示其是“滿嘴跑火車,十年也賺不到一億”,江友青坦言,師兄幫幫忙在上線的兩年間一直沒有盈利,他表示“做社交玩一玩還可以,真正做大講究短頻快,社交的路太艱難,校園里賺不到錢是很痛苦的。”這也促使了他們團隊今年轉型做大學生消費分期。
而黑白校園CEO狄瑋杰則表示,有阿里的背景,從不擔心盈利的問題。狄瑋杰在創業之前,曾在阿里工作8年,可謂資深的阿里系。而黑白校園只是他們團隊的第一步,今后將會圍繞大學生推出更多產品,如今正處在探索階段。狄瑋杰認為校園社交一直沒有做得特別好的產品,他看準了其中的空間,進行嘗試。
人人網自回歸校園開始,根據市場推出了一系列產品,校園廣場,人人分期,嗶嗶,社團人等,但是并沒有在校園內引起很大的波瀾。
人人網的盈利主要來自廣告和游戲,雖然有用戶基數,而活躍度已大不如前,若人人網上的流量再持續遞減,最后的熱土游戲也將面臨危機。
校園APP的第二個短板便是“用戶迭代”。學生們一畢業,社交圈子便迅速分流,大學期間積累起來的用戶該導向何處?人人網顯然沒有做好這一項,白領們不會再流連校園社區,而新一批的學生的入口有了更多的選擇,如何鎖定用戶群是一個難點。
易觀智庫分析師王瓊則表示,企業開發校園App如果想要獲取更高的用戶覆蓋率,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需要具有較強的對校內外、線上線下資源進行整合的能力,同時也面臨著高校自身開發內部校園App的競爭壓力。
校園紅海 如何突圍
縱觀熱鬧的校園類產品,最先盈利突圍的是大學生分期付款類平臺,據江友青透露,目前針對大學生的類似產品已有30多個,其團隊運營的分期范已經開始盈利,一個月利潤可達一百萬到兩百萬。
他們的盈利方式便是為大學生墊付款,在分期付款金額中收取手續費。通過P2P平臺和銀行流轉資金。而另一個平臺趣分已頗為成熟,估值達到10億元人民幣。
而校園社交該如何突圍?劉冬梅表示, 目前應該只有廣告這種方式。在下一步轉型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大學生這個群體,拓展就業招聘,游戲,或者是O2O,旅游等進行變現。為了規避學生更迭的影響,可以發展上下游,例如畢業以后繼續學習,開發新用戶,向高中生或初中生這一代上延伸,形成黏性。
全民微信,陌陌上市,不管是熟人、陌生人還是校園社交,總是顯得很沸騰。真正擁有清晰商業模式的卻少之又少,在校園這一片細分市場的紅海,是否會像“校園民謠”那樣成為一個概念,還是會像名曲歷久彌新,仍待檢驗。
【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編后】縱觀熱鬧的校園類產品,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第一是工具類app,第二類是社交類app,第三類是分期付款購物平臺。師兄幫幫忙CEO江友青表示“做社交玩一玩還可以,真正做大講究短頻快,社交的路太艱難,校園里賺不到錢是很痛苦的。” 真正擁有清晰商業模式的卻少之又少。不轉型的校園社交該如何突圍?【責任編輯/趙玉潔】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