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鯤鵬為支點,華為開始撬動英特爾對服務器市場的壟斷地位。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華為此前通過自研的海思芯片,從高通壟斷的手機芯片產業中撕開一道口子。
在本月舉行的第四屆華為全聯接大會上,圍繞云端布局的鯤鵬生態成為新的主角。會上華為發布鯤鵬服務器主板和臺式機主板,其搭載華為自研的鯤鵬處理器,能幫助第三方服務器企業快速推出自有品牌產品。
在服務器芯片市場,全球大約90%以上的市場份額由英特爾一家獨占,故市場主流服務器均基于英特爾的x86架構。華為此前也是基于x86計算平臺,提供通用計算的服務器解決方案。
變化在2015年發生。華為推出基于ARM架構的服務器芯片,這一系列芯片也成為鯤鵬的前身。基于該系列CPU,華為推出TaiShan服務器。據大會展示現場人員介紹,該系列服務器在政府、公安市場取得不錯業績。
今年初,華為正式對外發布鯤鵬920。到9月,動作更近一步,華為不僅發布鯤鵬主板,還宣布“硬件開放、軟件開源、使能合作伙伴”的智能計算新策略,力圖圍繞鯤鵬計算平臺構建一個新生態。
大會現場特別強調了華為對外發售帶有鯤鵬芯片的主板,而不是鯤鵬芯片。華為相關人士對AI財經社解釋,發售板卡是為了降低整機企業的設計門檻,目前國內沒有幾家企業能夠直接基于該芯片設計整機產品,而華為的支持資源也有限。本著資源最大化的目的,目前只發售板卡,也不接受定制。
面對外界華為既做芯片、又做服務器的質疑,華為智能計算業務部總裁馬海旭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甚至表示,在條件成熟時,華為可以停售搭載鯤鵬芯片的TaiShan服務器,退出鯤鵬服務器整機市場。
在外界看來,華為的布局正在對英特爾的主導地位發起挑戰。如果說手機界苦“高通稅”久已,在服務器市場,那個眾矢之的就是英特爾。有業內人士分析,近年來英特爾芯片技術進步有限,價格卻一直蹭蹭增長,且很少對外開放能力。英特爾2018年財報顯示,其全年營收708億美元,基于服務器業務的數據中心營收230億元美元,貢獻超過三分之一。
不過更多時候大家只能是吐槽而已。這個市場缺乏一個強有力的挑戰者。此前AMD、惠普、Marvell、高通等廠商都曾嘗試推廣基于ARM架構的芯片,以此發起對霸主的挑戰,可惜最終都敗北。圍繞X86的服務器生態已經相當成熟,挑戰者投入的資源有限,很難破局。
相比上述廠商,華為雖然可以打的牌更多,比如擁有芯片、操作系統、服務器、數據中心、云平臺等一整套產品,也可以本著“自己的狗糧自己吃”的優勢,先從內部業務場景創造需求,但若要建立一個大生態,仍需要相當長的周期、巨大的資源投入和相應生態的共同提高。
為了構建鯤鵬生態,華為還宣布將公司開發十余年、投入上千人建設的服務器操作系統EulerOS、單機版數據庫GaussDB OLTP和AI計算框架MindSpore全部開源,開源時間分別為今年12月31日、明年6月和明年第一季度。未來5年,華為計劃投入15億美元用于發展產業生態,通過行業聚合應用、全國鋪設鯤鵬產業園、與高校社區聯合培養500萬開發者等方式推進。
針對鯤鵬和X86的關系,昨日華為云CTO張宇昕對AI財經社介紹,華為并不是要用鯤鵬干掉X86,在華為云,鯤鵬云也是華為云的一部分。“我們的原則是合適的工作流跑到合適的計算平臺上”。例如,ARM上適合跑計算顆粒度比較小,并發性大的應用,比如容器、函數計算、大數據分析。“我們還是要買美國的東西,不會割裂在美國生態之外。”
華為智能計算業務部總裁馬海旭則表示,英特爾還在給華為提供X86的處理器,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華為將與英特爾繼續長期保持戰略合作。在給客戶提供多樣化算力時,X86算力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們將在合理合規條件下,繼續與Intel合作,為客戶提供有競爭力的x86服務器等計算產品。”但他同時也提到,雙方在一些市場確實有競爭關系,就像蘋果手機也會采購三星的屏幕,技術和產業鏈都是開放的,“誰能提供性價比更好的產品,誰就會贏得市場”。【責任編輯/江小白】
來源:AI財經社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