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3日,優信公布了第二季度財報。財報顯示,優信2019年第二季度總營收為4.39億元,同比增長58.3%,但不及預期的1.1844億美元,其中2C全國購業務營收為3.23億元,2B業務營收為6840萬元;來自于持續運營業務的凈虧損為3.599億元,去年同期為凈利潤2.581億元。
由盈轉虧的財報發布后,優信股價暴跌14.42%,報收2.79美元,最新市值8.19億美元。
“二手車電商第一股”優信,自今年6月份以來,內憂外患不斷,谷底深不可測。
6月底,有消息稱,優信新車業務“優信一成購”全國解散,并遣散銷售人員。7月12日,優信集團宣布與金融技術平臺Golden Pacer簽訂了具有約束力的條款清單。根據清單,優信將剝離其與貸款便利相關的業務至Golden Pacer,以換取總額為1億美元的現金和一定數量的Golden Pacer股份。資料顯示,Golden Pacer為58集團控股的汽車金融相關企業。
優信離職員工劉龍向燃財經透露,自6月份以來,優信開始大幅裁員,基本每個部門都有涉及。6月底時,在優信的企業微信群中,“每天幾百幾百人的少”。
起步于二手車B2B拍賣業務的優信,一直在二手車領域不斷進行摸索和嘗試。2015年優信開始涉足金融,并推出B2C品牌“優信二手車”,后延展到新車銷售、汽車物流、售后服務等板塊;2017年品牌升級并落地跨區域購車服務;2018年,重心轉向市場空間更大的2C交易,并于當年6月登陸納斯達克市場,成為“二手車電商第一股”。
上市以后,優信一直風波不斷。開盤首日,優信的股價先是跌破發行價,之后又觸底反彈,當日市值29.67億美元,相比最初預期的44億美元,縮水近40%。2019年初,公司遭遇集體投訴,深陷“套路貸”質疑;2018年年報披露其營收大增69.9%,但市場并不買賬,即日股價大跌17.61%;今年4月,一份來自J Capital Research(美奇金投資)的做空報告指出,優信存在虛高的交易、隱藏的債務、內部人員抽取大額傭金、虛假的交易記錄、夸大的庫存等問題,一度使得優信股價最高暴跌52.79%。
9月16日,優信宣布,公司首席運營官彭惟廉由于個人職業發展原因,已正式申請辭去集團首席運營官職務,這也是最近從優信離職的第二位高管。今年5月31日,優信首席市場官王鑫就曾通過郵件宣布,辭去首席市場官職務。
截至2019年9月23日盤后,優信最新市值8.19億美元。相較之下,瓜子二手車、毛豆新車網母公司車好多集團在完成年初的D輪融資后,估值超過90億美元;大搜車在去年年底完成F輪融資后,估值超過30億美元。
在9月份的優信八周年演講中,戴琨把全國購喻為“理想中的金礦”,并稱通過提升供求匹配關系、車況的數字化透明及一站式購車和聯保服務,把二手車的“非標準化”屬性最大程度地標準化,成為優信的核心競爭力。
優信的全國購業務從2017年第四季度開始啟動。2019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優信全國購業務實現營收2.84億元,同比增長54倍,單季交易量超過2萬臺,同比增長48倍;而第二季度2C全國購業務營收為3.23億元,和第一季度數據相比,增長比較緩慢。
對于此刻的優信來說,全國購會讓它講出一個好故事嗎?
先后剝離新車和金融業務
6月底,據優信內部員工消息,上線于2017年的“優信一成購”新車業務確定解散,并于6月30日之前完成了銷售人員的遣散。據媒體報道,當時優信新車總部人員有三個選擇:1,勞動關系轉移到58,和58簽訂新的勞動合同;2,少部分可以申請轉崗到二手車的“優信全國購”項目;3,解除合同,拿應得的補償。
7月12日,優信集團宣布與金融技術平臺Golden Pacer簽訂了具有約束力的條款清單。根據條款清單,優信將剝離其與貸款便利相關的業務至Golden Pacer,以換取總額為1億美元的現金和一定數量的Golden Pacer股份。Golden Pacer為58集團控股的汽車金融相關企業,于去年完成融資。
據2018年財報顯示,優信實現總營業收入33.15億元,同比增長69.9%,營業收入大增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交易量的增加,貸款利率和貸款數額的促進。2019年第一季度,優信助貸收入約為5.74億元,占總營收的57.2%。可以說,助貸業務一直是優信的現金牛。
為什么優信會選擇將一直是公司營收大頭的助貸業務剝離?
對此,優信給燃財經的回復是,優信從轉型2C業務之初,就是一家定位于二手車交易的電商公司,雖然助貸業務是公司實現規模化經營的重要一步,但公司的核心屬性仍是交易屬性;另一方面,優信將聚焦于全國購業務。
但一種普遍的說法是,優信缺錢了。公開資料顯示,在優信上市時募集的4億美元中,除了面對公眾發行的2.25億美金外,還同時發行了1.75億美元可轉債,發行對象為CITIC(中信銀行)和ICBC(工行在港機構)。
制圖 / 燃財經
這筆可轉債在今年6月27日到期,如若優信股價達不到9.72-9.855美元(與CITIC約定目標價為發行價9美元的108%,與ICBC約定目標價為發行價的109.5%),1.75億美元可轉債將成為債務。截至2019年6月27日美股收盤,優信股價跌至2.09美元,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3月31日,優信持有的現金、現金等價物總額僅余6760萬美元。顯然,優信需要錢來償還這筆債務。為此,優信也一直在為融資做努力。
2019年5月28日,優信發布公告,稱58同城、華平投資以及TPG共同認購優信2.3億美元可轉換債,同時,優信將與58同城在流量、二手車庫存、車輛檢測、大數據服務以及SAAS系統等方面展開合作。其中,58同城對優信的投資方式為購買1億美元可轉債,交易完成后,58同城將有權提名一位董事到優信董事會。
7月17日,優信宣布將通過私募方式向Pacific Bridge管理的基金發行總額為5000萬美元的可轉換票據。但在7月底,上海證券交易所官網披露,“優信凱楓租賃2018年第一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項目狀態顯示為“終止”。這是優信在2018年年底擬發行兩單ABS產品的其中一單。據了解,該項目為資產支持證券-ABS,擬發行金額3億元,發行人為凱楓融資租賃(杭州)有限公司,承銷商為深圳華潤元大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另一方面,一名二手車電商從業者表示,新車業務和二手車業務面對的是不同的車源和客源。新車車源對以二手車為老本行的優信來說,不是僅靠花錢就可以解決的事情,“對優信來說,做新車業務并沒有那么容易,且面對其他競爭對手的壓力。我認為優信剝離新車業務,是因為商業模式走不太通。”
多名從業者向燃財經表示,對于優信來說,金融業務雖然營收可觀,但“金融業務風險性高,資本市場對高風險有天然的厭惡,是一塊有毒的蛋糕;金融業務掙的是眼前的錢,拉低了自己企業的估值和Level。”
出行行業資深分析師史欣向燃財經分析,助貸業務面對的用戶群體,是大多信用缺失的一個群體,他們本身對價格并不敏感,放貸兩三年之后,業務弊端會慢慢出現,二手車企業做助貸業務“有點像飲鳩止渴”。
在投訴平臺“聚投訴”上,關于優信二手車的投訴有1154條,內容大多與優信誘導簽訂合同、貸款買車變成融資租賃、貸款本金無故增加等有關。
有優信內部員工告訴燃財經,優信金融和Golden Pacer只是業務上的合并,但人員架構獨立。劉龍則透露,優信的金融業務目前是合同遷到58,但管理和運營依舊在優信內部。現在打開優信二手車的App,依然可以看到許多車輛顯示為“一成購”。
資金緊張、股價低迷、風波不斷,迫不得已的優信,選擇先后剝離了新車和金融業務。剝離現金牛之后,優信的收入明顯下滑:2019年第一季度,優信總營收為10億元,第二季度總營收為4.39億元,和Q1相比,下降了56.27%。
聚焦全國購
優信財報顯示,2019年第二季度,優信2C業務實現營收為3.23億元,同比增長11倍。財報顯示,2C交易總額(GMV)增加至28.64億元,同比增長481.5%;交易量增加至24585臺,同比增長500.4%。
但與第一季度(單季營收2.8億元人民幣、單季交易車輛超過2萬臺)相比,顯然增速不算快。
“全國購”是優信2017年推出的面向C端的跨區域性二手車銷售業務。不同于普通的二手消費用品可以在電商平臺上公開買賣及流通,屬于大件商品的二手車,跨區域流通長久以來存在較多困難。
進入2019年后,隨著國家取消限遷政策的逐步實施,大大降低了二手車異地交易的難度。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數據顯示,二手車在全國自由流通越來越快捷,這一利好因素促使國內二手車交易在過去10年,轉籍比例呈逐年上升趨勢。
來源 /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
今年1月,發改委、工信部、交通運輸部等十大部委聯合印發了《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2019年)》,其中提到推動汽車下鄉政策以及促進國內二手車市場發展、激發市場需求的兩大政策,這也為二手車電商平臺向下沉市場進發提供了政策基礎及成長空間。
二手車自媒體聯盟發起人潘磊向燃財經表示,二手車的屬性決定了必須要用全國大流通的方式,讓二手車的價值更大化。優信本身的拍賣業務、物流團隊和交付中心,對于其開展全國購來說,是一個基礎設施的支撐。
在2019年第一季度電話會議上,戴琨曾說,全國購趨勢是整個二手車行業發展的大趨勢,它帶來了兩個革命性的改變:一方面對客戶來講,增加了選擇的豐富性;另一方面改善了端對端的效率,減少了流通環節。
戴琨認為,在購買過程中,通過更好的做在線化展示,如視頻、VR等,加上購買后的一系列保障,可以逐步引導和改變消費者的習慣。他還表示,在這個過程中,創業8年,優信在各個環節的能力,如車源發現能力、檢測、物流、落戶、交付、售后能力等,都在不斷的進行提升,成為優信獨一無二的模式。
據燃財經了解,優信全國購的業務發展并不順利。一方面,受到自2019年1月1日起我國正式實施國六燃油標準的政策公布推行的影響,各地成交量陸續會開始受到影響;另一方面,由于資金鏈緊張,在異地二手車交易中,優信需要大量資金在其中進行流轉(墊付給車商的資金等),這也使其業務擴張受到影響。
一名來自全國購業務的離職員工在7月底告訴燃財經,優信內部正在不斷優化全國購的業務流程,并在今年5月份更改了績效標準,實行末位淘汰。
史欣告訴燃財經,其他二手車電商公司其實早有涉足全國購業務,“只是這個概念是優信先提出來的。”史欣認為,優信本身優勢更多在于B2B拍賣上,積累了不少大經銷商和4S店的資源,“如果優信能在剝離了金融之后,干脆做得更輕,只負責線上的電商撮合和交易,專注賦能車商,把交易量做上去,可能還有故事可講。否則,在其他方面,優信并沒有特別大的優勢。”
優信需要新故事
全國購,是優信正在努力講好的新故事。
對于優信來說,最大的問題是,在剝離了金融業務后,其資金鏈非常吃緊。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優信持有的現金、現金等價物總額為1.139億美元,在接受上一輪戰略投資、賣掉金融業務后,優信的資金依然不充裕。
成立到現在,優信乃至整個二手車電商行業都極其燒錢。據艾瑞市場咨詢的數據顯示,2015年,二手車電商廣告投放總額超過8.5億元,2016年達到12億元,2017年廣告戰繼續升級,廣告總額超過50億,2018年全年預計超過200億。截至目前,二手車行業內沒有一家企業賺到了錢。
過去三年,優信累計燒掉超過50億,幾乎全部來自營銷支出。2016-2018年,優信的營銷費用分別為7.93億元、22.01億元及26.8億元,分別占當年營業總收入的96.24%、112.80%、81.04%。三年累計支出56.74億,幾乎與虧損額相當。從2016-2018年,優信的凈虧損分別13.93億元、27.48億元、15.38億元,三年虧損總額為56.79億元。
二手車電商的獲客模式,也由大規模盲投開始進入精耕流量階段。7月份,優信和瓜子幾乎同時宣布了和汽車之家的合作。優信和瓜子都將接入汽車之家二手車頁面入口,瓜子的毛豆新車業務也將上線汽車之家。目前,優信二手車的購買入口包括淘寶二手車、懂車帝、汽車之家和自有App。但據36kr報道,淘寶入口的轉化率并不高。
本季度財報顯示,優信的運營支出為5.766億元,同比減少58%,其中主要得益于營銷和市場推廣費用的大幅下降,為3.467億元,同比下降13.6%,環比Q1的6.812億元下降了近49%。
“在C端零售方面,優信相比瓜子,已經越來越沒有優勢了。”史欣說。劉龍也稱,即便優信不剝離金融業務,金融業務的單量也在逐步減少。
另一方面,多名接受燃財經采訪的從業者都表示,目前來看,二手車電商是一個偽命題。
來源 / 艾瑞咨詢
“沒有進行線上交易,沒有進行線上支付,怎么能說是電商呢?頂多就是一個互聯網平臺。”潘磊說,“二手車電商,本質來說就是線上集客、線下進行交易的一個平臺。”
據劉龍透露,目前,在優信的全國購業務中,C端銷售一大半是來自加盟優信的小車商。史欣也透露,優信正在關掉許多原本的線下門店。本質上,優信在其中扮演的更多是一個撮合信息和進行檢測、定價服務的角色。
一名從業者告訴燃財經,如果這個行業不能有一個有公信力的組織,推行一套關于二手車的標準,讓二手車商都能按照這個標準去執行,互聯網對這個行業不會發生任何實質性的改造,只不過把流量的結構進行調整,“這個不能稱之為有價值的體系,或者說商業模式。”
“雖然我們總是把中國市場跟美國市場相比,但我覺得中國的二手車交易市場,如果想要達到美國市場的成熟程度,還需要幾十年。“史欣說。
而作為“國內二手車電商第一股”,成立8年,優信已披露的融資總額為18.15億美元,但其目前的市值僅有8.19億美元,大部分投資人虧損嚴重。
沒有人知道,優信的谷底究竟在哪里。【責任編輯/江小白】
*題圖來源與視覺中國。應采訪對象要求,文中史欣、劉龍為化名。
來源:燃財經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