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晚間,曠視科技在港交所遞交IPO招股書,坐實了前幾天赴港上市傳聞。
根據招股書披露,2019年上半年,曠視科技營收為9.49億元,同比增長210.3%,經調整凈利潤為3270萬元,2018年同期經調整凈虧損為1.369億元,此外,曠視科技在2016年、2017年、2018年的營收分別為6780萬元、3.132億元、14.269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358.8%。
曠視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印奇在致投資者公開信中表示,在過去八年里,團隊研究推出了包括人臉識別技術在內的諸多具有實際價值的人工智能應用,也更加堅定地認為物聯網是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的主要場景。
“人工智能必將造福所有人。這場技術革命勢不可擋,也是人心所向。”
業內人士認為,一旦曠視成功上市,曠視將成為在香港和全球首家上市的真正人工智能企業。
實際上,在此之前,AI獨角獸商湯、依圖、寒武紀均傳出過科創版上市傳聞。如今,隨著曠視率先提交IPO申請,也代表著AI獨角獸上市潮正式拉開大幕。
8年技術路 曠視到了收割AI價值的時候?
曠視的故事開始于2011年,畢業于清華大學 “姚班” 的印奇、唐文斌和楊沐三位創始人成立了曠視科技。
最初,曠視確定了AI算法與物聯網硬件結合的路線,覆蓋金融安全、城市安防、手機 AR、商業物聯、以及工業機器人五個核心行業的業務布局。
2018年4月,曠視全資收購艾瑞思機器人(Ares robot),宣布正式進軍智能機器人業務。
2019年1月16日,曠視科技更新未來戰略,印奇表示,公司新目標是以AI算法為核心技術力,以IoT OS為核心產品力,建立AIoT時代的操作系統。
同時,曠視宣布投入20億元啟動河圖合作伙伴計劃,與行業上下游玩家一起打造完整的機器人行業解決方案。
今年5月份,曠視完成D輪第二階段股權融資, D 輪總融資額約 7.5 億美元。參與D輪融資的均為全球性機構和戰略投資者,包括中銀集團投資有限公司 (BOCGI)、阿布扎比投資局 (ADIA) 旗下全資子公司、麥格理集團以及工銀資管(全球)有限公司。
據曠視方面表示,D輪融資將主要用于進一步加強曠視在深度學習領域的技術優勢,并加速人工智能解決方案的商業化落地。此外,這筆資金還將用于招聘頂級 AI 人才,為更多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并推動公司的國際化運作。
截至目前,曠視共完成5輪融資。
根據招股書,IPO前,印奇持股為8.21%,唐文斌持股為5.9%,楊沐持股為2.72%。AI Mind持股5.57%,Machine Intelligence持股為6.19%。
阿里巴巴透過淘寶中國間接合共持有已發行在外股份的14.33%。螞蟻金服透過全資子公司間接合共持有已發行在外股份的15.1%。阿里同時也是曠視緊密型戰略合作伙伴。
在D輪融資之后,印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公司把業務明確為三條,這是聚焦的結果。
具體表現為,以手機為載體,包括安全、攝影兩大體系,通過AI技術賦能攝像頭;以城市生活為藍本,通過服務于城市管理、城市交通、智慧園區、智慧校園等,以攝像頭、傳感器等硬件為載體,讓城市更安全、便捷和高效;著眼于供應鏈,以機器人和機器人操作系統為承載,讓供應鏈中的各個環節實現全鏈條數字化,降本增效,從而實現更好的效率和品質。
曠視稱致力于構建驅動百億臺智能設備的物聯網生態系統,幫助金融科技、交通、物流等各行各業的客戶解決面臨的實際問題和行業痛點。
此次在招股書中,曠視披露Face ID解決方案客戶復合年增長率為186 .7%,由2016年的127名增至2018年的1044名,截至2019年6月30日為1102名。此外,曠視2018年為中國98個本地城市的政府機構及企業客戶提供城市物聯網解決方案,相比2016年的31個城市,復合年增長率為77.8%。
這些是帶來實際的商業化增長。體現在數據上,則是曠視從2016年至2018年,年復合增長率為358.8%的營收,分別為6780萬元、3.132億元、14.269億元。
“曠視始終認為,只有商業應用的成功,才能為技術創新提供充足的后備動力。”印奇在內部信中如是說。
他指出,曠視目前專注于將已涉足的個人物聯網、城市物聯網和供應鏈物聯網等垂直領域做好、做深、做透,再向其他方向擴張。
“技術信仰者”的目標與風險
在內部信中,印奇自稱“技術信仰者”。
關于如何構建一個可持續、負責任、有價值的人工智能生態,他提了幾點思考,包括創造智能世界的“大腦”、投身無限游戲、打造組織基因、引導科技向善等。
這是個長期的過程,印奇表示,團隊要堅守星辰大海,永不言棄;專注核心競爭力 — 深度學習;穩健開展商業化的三大原則。
其中,他指出,深度學習同時也是支撐人工智能革命的關鍵。“生成一種具體的算法并不難,但要創建幾乎能自動生成眾多算法的引擎絕非易事。我們希望成為各行各業的‘大腦’創建者,為物聯網上下游企業提供核心技術。”
但是,在技術上有所成績,守住競爭壁壘,并獲得到商業價值,絕非易事。技術的成功,基于前期大量持續的投入。這也是為什么商湯、曠視等頭部人工智能創業公司在頻繁融資。
曠視在招股書中指出,公司大力投資研發,短期內或對盈利能力及經營現金流量產生負面影響,亦未必實現預期結果。
招股書顯示,曠視研發開支自2016年的7820萬元增加至2017年的2.05億元,在2018年進一步增加,高達6.13億元,分別占2016年、2017年及2018年總收入的115 .3%、65 .6%及43 .0%。
截至2019年6月30日,曠視的研發人員共1432人。
2019年上半年,曠視研發開支已達到4.68億元,去年同期為2.35億元,分別占該等期間總收入的49 .4%及76 .7%,占比有所下降。
不過,曠視表示,經營所在行業技術快速演變,在技術創新方面正迅速發展。必須投入大量資源(包括財務資源)進行研發以引領技術進步,令解決方案在市場具創新力及競爭力。因此,預期研發開支會持續增加。
“人工智能創新就是一場無限游戲:它始于幾十年前,并終將超越這個時代。” 印奇認為,不同于有限游戲通常受時間和規則限制,無限游戲會一直持續,規則和參與者也會不斷改變。
而曠視要發力當下,從多個維度探索人工智能技術、產品、商業模式和生態系統的高度融合。
如今,隨著IPO申請的遞交,曠視有望在未來左手資本右手技術,為中國人工智能市場帶來新的視角。【責任編輯/鄒琳】
來源:新浪科技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