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周一早報】蔡崇信與馬云的20年

    近日,阿里聯合創始人蔡崇信干了件自己喜歡的事情,以 23.5 億美元收購了 NBA 籃網隊。此前,他還買下了 WNBA 紐約自由人隊和圣地亞哥的一支曲棍球隊。用蔡崇信好友的話說,「這像極了他在資本市場的出手,時機一到,直接出手,干脆利落。」

    實際上在耶魯讀書時,蔡崇信就是一名運動健將,籃球在校隊司職小前鋒、曲棍球在校隊是頂梁柱,這回他終于將自己的興趣愛好變成了事業。對此,蔡崇信感言:體育的美好就是不斷失敗,不斷爬起來,走向勝利。謙卑是心態,贏是信念。

    作為「阿里的二號首長」、馬云背后的「隱形英雄」,阿里自創辦起,每一次生死攸關面前,都有蔡崇信的身影。他對阿里的成功至關重要,以至于馬云說:我最感謝的人是蔡崇信!

    如果將阿里比作一部電影,那么馬云是導演,蔡崇信則是制片人。一人負責天馬行空,一人負責腳踏實地。這對天衣無縫的搭配,用 20 年時間,共同拍出了一部「奧斯卡大片」。

    阿里初創團隊

    1999 年,蔡崇信在一家瑞典投資公司—— Investor AB 擔任亞洲區高管,主要負責該公司亞洲私募股本業務。同年 5 月,有個臺灣朋友告訴他:杭州有個叫馬云的人有點瘋狂,你要不要見一下?蔡崇信說:好呀,但馬云是誰?

    于是在朋友的安排下,蔡崇信在杭州與馬云第一次見面。結果他發現馬云連公司都還沒有成立,也沒有任何實體,只有一個上線剛剛幾個月的網站,收入為零。換做別人,這時候估計都直接起身走了,但蔡崇信卻愿意留下來聽馬云繼續講。據蔡崇信回憶:與馬云見面的時候,我被他的人格魅力深深吸引了。他非常平易近人,還極有魅力,一直都在談論偉大的愿景。我們沒有談商業模式、盈利或者其他業務上的東西。當時我覺得馬云想要做電商平臺的創意稱得上偉大,卻不是什么驚天動地的想法,但我欣賞馬云的個性。

    真正打動蔡崇信的地方,不僅僅是馬云本人,還有接下來發生的事。見完面后,蔡崇信提出想要看看馬云的創業團隊,于是馬云就把他帶到了湖畔花園。一開門,蔡崇信驚呆了。一群年輕人像著了魔一樣在那里努力工作著,大家一起吃大鍋飯、一起睡地鋪、一起喊叫……蔡崇信從這些年輕人的眼睛中看到了無限的光芒、力量與未來。隨后,蔡崇信得知追隨馬云創業的這批人大多是馬云的學生。當時他心想:這家伙有能力將一群人聚集在一起,是個有影響力的領導者。馬云真的有能力做成一番事業。于是,蔡崇信有了加入這個充滿冒險精神團隊的念頭。

    回到家中,蔡崇信把加入阿里的想法給家人講了講,父親及一些親友都投了反對票,當時懷孕的妻子更是認為他「瘋了」。為了說服老婆,蔡崇信決定帶妻子去阿里看看。再次來到湖畔花園后,蔡崇信依然覺得團隊氛圍非常好。在西湖劃船時,蔡崇信趁妻子在身邊,對馬云說:我可以加入一起創業嗎?馬云一聽,差點激動地跳到西湖里。不過他馬上又清醒了過來:可是我沒有錢呀。你年薪 70 萬美元,我只付得起你每月 500 元人民幣,怎么對得起你?蔡崇信毅然決然地說:沒什么對得起對不起的, 500 元就 500 元吧。與此同時,當初持強烈反對意見的蔡崇信妻子反過來給他當說客,她對馬云說:你就讓他加入吧,否則他會后悔一輩子。就這樣,蔡崇信放棄高薪,卷起袖子成為阿里「十八羅漢」之一。

    在阿里的合伙人制度中,有兩個人是永久合伙人,一個是馬云,另一個是蔡崇信。毫無疑問,蔡崇信對阿里起著絕對重要的作用。

    在加入阿里前,蔡崇信便先后涉足稅務法律業務、收購投資管理公司,并在企業中擔任高管職位。他還持有耶魯大學經濟學及東亞研究學士學位和耶魯法學院法學博士學位。此外,蔡崇信擁有廣闊的政商人脈,他出身臺灣法律世家,爺爺曾為杜月笙做法律咨詢,父親則是臺灣取得耶魯大學法學博士的第一人、還擔任耶魯大學的校董。

    蔡崇信這一優秀合作伙伴的加入,幫阿里解決了很多困難。以至于馬云說:我特別草根,而他受過專業教育并訓練有素,講究紀律且非常聰明。像蔡崇信這樣的人不可能在公司內部培養出來,只能從公司外部找,但多半公司找的時候已經是快要上市了,他們來的目的就是準備上市。而前期創業者把該犯的錯誤已全部犯過了,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有些投資上的錯誤根本不可逆。

    蔡崇信

    英國著名詩人柯爾律治說:友誼是一棵可以庇蔭的樹。就這樣,馬云和蔡崇信組成了一土一洋、一正一副、一動一靜的最佳搭檔。

    來到阿里后,蔡崇信擔任 CFO ,公司里每一輪的融資、法務、財務的事情都由他來做。這些年,蔡崇信和馬云一直是分開辦公,他在香港,馬云在杭州,每天通電話,但自始至終馬云都非常信任蔡崇信。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蔡崇信表示,「我與馬云合作得很好,馬云對于任何東西都沒有占為己有的感覺。他也很愿意承認自己的弱點,很多強勢企業家都會說我擅長一切。從第一天開始,我們就團結在一起。這些年來,我覺得真正行之有效的一點,就是我們能夠彼此分享的坦誠態度。我可以批評他,他可以批評我,當然我們不會傷害彼此的感情。這點至關重要。」此外,蔡崇信還補充道:馬云不只信任我,他還信任很多以前從來沒有見過的人,這是他心地善良的地方,他愿意把很多事情交出去。創業公司最大的瓶頸來自于人。馬云和管理團隊每年都是把外面的人才網羅進來,這是讓我非常欣慰的事情。

    雖然擁有豐富的經驗和知識,但蔡崇信來到阿里后,并沒有顯得格格不入,他知道自己應該扮演什么樣的角色。蔡崇信低調、謙虛、自信并且愛學習,大家都很尊重并信任他。

    1999 年 6 月,蔡崇信開始著手幫馬云去注冊公司,結果馬云列了一堆創始人的名單,那一刻蔡崇信打心里佩服他。蔡崇信說:從第一天開始馬云的心懷就是開放的,與人分享的,他將很大一部分公司股權讓給了創業團隊。這就是馬云,我想這是獨一無二的,在其他地方找不到。

    此后,蔡崇信千里迢迢趕來杭州,在湖畔花園炎熱的夏夜,揮著汗水對著白板和第一批員工講股份、講權益,將十八份完全符合國際慣例的英文合同,叫馬云和十八羅漢簽字畫押,上面明確了每個人的股權和義務。蔡崇信的到來,使得阿里開始真正規范化運作,同時也增強了風險投資對阿里的信任。

    早年蔡崇信沒來阿里之前,馬云找投資可謂是見一家,失敗一家,曾經瘋狂到一周見幾十位投資人,卻一無所獲。馬云甚至還想過把公司大本營放在上海,但根本沒人理他。

    公司注冊完成后,蔡崇信開始幫助阿里解決最關鍵的難題——錢。那時候,馬云早期籌來的 50 萬元也快消耗光了,連員工工資都要發不出來。在蔡崇信的操盤下, 1999 年 8 月,經一位高盛老友的引薦,他得以和高盛談判。此后,高盛領銜一眾機構向阿里注資 500 萬美元,其中就包括蔡崇信的老東家瑞典 Investor AB 公司。第一筆「天使基金」,可謂幫助阿里度過了創業初期的寒冬,也得到了投行巨頭高盛的背書。

    緊接著 1999 年秋,孫正義來中國部署「中國軟銀基金」,蔡崇信安排馬云和眾多 IT 大佬們一起去見面。結果孫正義「盯」上了阿里,要來投資。隨后,孫正義邀請蔡崇信和馬云一起赴日本面談。孫正義決定向阿里注資 4000 萬美元,占股 49% 。馬云覺得就這樣了,但在一旁沉默的蔡崇信在關鍵時刻對孫正義勇敢說「不」。經過蔡崇信和馬云兩人「完美搭配」,最后這筆交易落地為 2000 萬美元,保障了阿里在日后的發展中不會過多受到軟銀方面的制約。資金到位后沒多久,互聯網泡沫破滅,網絡公司血流成河,唯獨阿里有驚無險挺過了這場災難。

    2005 年,蔡崇信又主導阿里與雅虎合作:阿里收購雅虎中國全部資產,同時獲雅虎 10 億美元投資,并享有雅虎品牌及技術在中國的獨家使用權;雅虎獲阿里巴巴 40% 的經濟權益和 35% 的投票權。

    一路走來,蔡崇信操盤的最大難度就是必須在「引進市場資金」和「掌握主導權」之間,充分拿捏好尺度。行進間,還能一步步把阿里推上電子商務王座。蔡崇信說:作為創業者不要怕競爭,最怕的就是一路保送,最后碰到困難的時候不堪一擊。

    2007 年夏天,忙著融資的蔡崇信把正在香港出差的張勇給挖到了阿里。對于蔡崇信的第一印象,張勇說:他給我的感覺是溫文爾雅,很紳士、很講道理的一個人。

    同年 11 月,阿里 B2B 業務在香港上市,作為幕后主導者,蔡崇信成功說服了眾多投資者。上市當天,阿里市值達到 260 億美元,超過新浪、搜狐、網易、盛大和攜程市值的總和。著名投資家吉姆·羅杰斯直言,「作為一個團隊,他們做得非常出色。事實上,馬云和蔡崇信這對搭檔如此成功,大概就是因為他們是如此迥異的兩個人。馬云有很多想法,而蔡崇信能把具體的事情搞定。」智冶基金的創始人里克·杰克遜則說:與蔡崇信在香港長談的那一次讓我大開眼界,他是如此讓人印象深刻。以至于結束會談時,我自言自語道,我們應該趕緊再買一些股票,因為在美國沒有任何人相信阿里將會成為一個真正的互聯網巨頭。

    當然,阿里并不總是被股東熱愛。2011 年轉移支付寶的所有權時,阿里曾引起雅虎和軟銀的抱怨,蔡崇信去和他們展開談判,達成了隨后的補償協議。緊接著 2012 年,蔡崇信又完成了阿里在香港的退市,以及主導了阿里對雅虎初步的股份回購并重組與雅虎的關系。

    2013 年,蔡崇信的父親去世了,他對蔡崇信的成長有著極大的影響。然而蔡崇信來不及悲傷,又投入到為阿里再次籌備上市的困擾中。那一年,阿里還與港交所發生隔空爭論,引得全球關注,是蔡崇信親自「滅火」的。

    歷經艱辛后, 2014 年 9 月,蔡崇信又帶著阿里在紐交所上市,成為全球最大的互聯網公司之一。在罕見的媒體采訪中,蔡崇信表示:上市只是一個里程碑,但公司仍在繼續發展,還有許多上市之外的事。雖然我參與了阿里的每一宗融資和并購交易,但我不認為那是貢獻。在融資方面,我將自己看作銷售員。如果是好產品,本身就好賣。另外,據蔡崇信耶魯好友描述:即使忙碌的七月中旬,蔡崇信一邊高效完成他的 IPO 責任,還不忘忙里偷閑到丹佛觀看世界曲棍球冠軍賽,他幫助組建的大陸和香港球隊在那里參賽。這些年,蔡崇信一點都沒變,我曾想過他有朝一日,會以某種形式成為世界經濟的重要貢獻者。因為我看過他的努力、他的聰明、以及他那種在人群中辨別杰出之人,并變成他們兄弟的能力。

    阿里巴巴集團

    2013 年初,阿里進行了創辦以來最難的一次組織架構變革,戰略投資部跟隨獨立的阿里資本一起,劃入「阿里巴巴集團投資部」。蔡崇信也卸任了阿里 CFO ,出任集團董事局執行副主席,主要負責集團戰略投資和投資者關系。

    蔡崇信說:以前感覺有點孤立,我負責公司財務,而馬云不干涉任何與財務相關的事。負責戰略投資后,我和馬云以及其他同事有了更多的交流。所以現在我感覺我參與業務的程度有所提高。

    在蔡崇信的主導下,阿里陸續投資并購了眾多企業,如:高德、 UC 、圓通、優酷、餓了么、中通、居然之家等。作為幕后操盤者,絕大多數時候,蔡崇信在達成控制后,會進入到對方公司的董事會,為阿里建立長期的戰略價值。據同事描述:蔡崇信非常敬業,在投資新浪微博時,半夜還親自用 Excel 做第二次投資相關的估值模型。

    阿里 2018 全球投資者大會上,武衛表示阿里已經進行了 800 億美元的戰略投資。以至于馬云在公開場合大贊老戰友:蔡崇信的勇氣,有多少人可以像他一樣?在阿里內部還流傳:當馬云做重大決策時,蔡崇信說可以做時,就可以放手一搏,因為他已算明白,這個風險值得冒,且輸得起。

    2019 年 6 月 18 日,阿里發布新一輪組織升級通知。在公開信中,阿里 CEO 張勇寫道:任命集團 CFO 武衛 Maggie Wu 兼任集團戰略投資部負責人,向我匯報。感謝集團副主席蔡崇信 Joe Tsai 從無到有搭建戰略投資團隊,為阿里巴巴今天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戰略保障。以后 Joe 會繼續協助 Maggie ,幫助投資團隊更好地成長。

    此舉意味著,繼馬云將要卸任阿里掌門人后,蔡崇信也正在逐漸淡出阿里的日常業務。

    最近幾年,阿里這兩位大佬也都在為退休后的生活做準備。相同的是,他們都成立了個人公益基金會,支持教育事業。不同的是,馬云專注于鄉村教育;蔡崇信則重點關注現代職業教育、青少年體育教育及教育脫貧三大領域。

    年輕時的蔡崇信與馬云

    許多人說:蔡崇信是「馬云背后的男人」,沒有他,阿里不會有今天的成就。但謙虛的蔡崇信卻表示:言過其實了。馬云的成功也是阿里的成功,背后有很多的男男女女。成功是屬于公司的,大家一起努力。

    蔡崇信感言:歲月并沒有改變馬云的性格,他仍然非常聰明,每年都有進步。其實公司的每個人也都有所成長,我也有進步。熱愛與好奇,就是驅使我與阿里一同成長的秘訣。我想,與過去的自己相比,今天的我更好。

    在旁人眼中,蔡崇信和馬云無論是外貌、學歷、家世、性格,都完全不同,但就是一起造就了阿里的傳奇。蔡崇信愿意勇敢地放棄先天的優越條件,跟隨馬云一起奮斗,馬云也絕對信任對方并幫助蔡崇信充分發揮才能。二十年來,兩人異地,有過許多次的爭吵,但仍然不影響他們的深情厚誼。這對「最佳拍檔」的故事無論放在哪個時代,都令人動容。

    當有記者追問蔡崇信和馬云的友誼為何能地久天長時,蔡崇信調侃道:我剛好比馬云大 9 個月,他是處女座,我是摩羯座,星象學上說,這是天生絕配。【責任編輯/古飛燕】

    參考資料:

    1.《蔡崇信:馬云最感謝的人》,勞動保障世界,孫欣欣

    2.《蔡崇信為什么能》,決策,田野

    3.《蔡崇信的三重生命》,PingWest品玩,寒冰

    4.《「運動員」蔡崇信的新戰場》,全天候科技,張吉龍

    5.《獨家專訪 | 蔡崇信:我應該為我的國家做一些事情》,天下網商,十一浪

    6.《專訪阿里蔡崇信:馬云的堅持和改變》,福布斯

    7.《揭秘馬云背后男人蔡崇信:員工稱其身份太敏感不愿談》,i黑馬

    8.《蔡崇信:從曲棍球少年到阿里巴巴副主席》,彭博社

    9.《蔡崇信:我問馬云可否一起創業 他聽了差點跳進西湖》,商業周刊

    10.《封面人物 | 蔡崇信:馬云背后的男人》,環球YOLO精英,南方

    來源:馮侖風馬牛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阿里巴巴:傳承計劃執行完畢,馬云不再擔任阿里董事
    阿里“新制造”平臺:迅犀即將登場 蔣凡任董事長
    阿里巴巴CEO張勇:阿里國內消費者已接近10億,2036年我們要服務全球20億消費者
    【路邊社】阿里未來半年內將暫緩印度投資計劃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