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印度智能大騙局:沒有AI的智能公司

    Engineer.ai創始人Sachin Dev Duggal在多倫多的一次技術會議上發言

    AI融資有泡沫,這大家都知道。但是,這泡沫能有多大呢?

    一家名叫Engineer.ai的明星AI初創公司剛剛刷新了這一紀錄。這家以ai作為域名的公司由兩名印度創始人創建,號稱可以通過人工智能程序,輔助缺少工程師的公司,自動“組裝”新的代碼。可以像定制披薩一樣,為任何人和公司自動生成自己的各種網站和手機app。

    收費低、速度快、市場大!這一想法迅速獲得買單,吸引了包括軟銀旗下人工智能專項基金Deepcore Inc.以及其他幾家知名投資公司,共295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成就了去年歐洲最大的一筆A輪融資。

    但是就在昨天,《華爾街日報》報道稱,有內部員工透露,Engineer.ai并無AI。

    其所聲稱的大部分demo制作和軟件生成,目前都是依靠印度,以及其他地方的人工工程師來完成的。甚至,這家公司連一個像樣的人工智能專家團隊都沒有,內部能稱得上技術的東西,就是決策樹了。

    這家公司是怎么騙過了軟銀和多家投資機構的?一起看看。

    可以自動生成網站和App的“魔法AI”

    “我們已經建立了一個名為Natasha的軟件和人工智能,允許任何人像定披薩一樣,定制一款app?!盓ngineer.ai創始人Sachin Dev Duggal去年在印度的一個采訪中說道。

    Engineer.ai公開宣稱,其“人工輔助AI”可以讓所有人,通過點擊其網站上的菜單,來創建移動應用程序。

    Engineer.AI的關鍵產品是它的Builder工具,它針對的是那些想要為他們的業務創建應用程序或者電子商務網站,但卻苦于沒有技術或預算來支撐開發的人。Duggal舉了一個例子,一個擁有200名教練的法國滑雪學校的人,想要做一個連接不同系統的網站和應用程序,但卻無法負擔定制軟件所需的500,000美元。

    Engineer.AI

    Duggal說,由于支持熱門應用程序的大部分代碼都很相似,因此該公司的“人工輔助AI”可以輔助缺少工程師的公司,自動“組裝”新的代碼。Duggal當時表示,該公司最近開發的應用程序中,大約有82%“是在Engineer.ai,一個小時內就完成的”。

    聽起來是不是非常誘人!文摘菌也找到了這家網站,并且去測試了一下。

    網址:

    https://www.engineer.ai/

    有意思的是,在創建前,用戶還可以選擇與他們的想法類似的現有應用程序,例如Uber或Facebook。然后,Engineer.ai可以開始自動創建應用程序的基礎部分。

    文摘菌隨手選了"手機應用"這一類型,相似產品選的是Quora(海外一個類似“知乎”的APP)。

    選好之后就進入工作界面,它會先生成一款設計,然后詢問是否需要調整。

    各個界面都選好后,就是這個樣子。

    這時你會發現右上角出現了一個最大預估價格,此時不談錢或許有點傷感情了。果然下一步就是問我需要搭建的平臺以及制作速度。

    網站會自動給出設計和搭建的價格和時間預估,文摘菌這款軟件初步設計需要2個月,最終交付預估時間為2020年的2月。

    文摘菌目前選擇的是整個軟件的設計和按照,選好之后,付款界面就出來了

    整個軟件最高額度花費是不到2.5萬美元,大約為人民幣不到18萬,可以完成一款類似Quara的軟件從設計到搭建的全過程。

    這個價格和人工搭建相比,對于中國和印度的工程師們來說,似乎并沒有特別大的優勢,但是對于人工費巨貴的美國和歐洲的公司來說,就非常有吸引力了,并且過程中,demo實時生成和時間價格預估,據說也是靠機器學習進行的。

    在該公司的官網上,這家公司的創始人背景也很光鮮,兩位創始人都畢業于英國帝國理工大學,并在那里認識,之后連續創辦了多家技術類公司,直到2017年成立了Engineer.ai。

    迅速吸引大量投資,成為歐洲最大規模A輪投資

    明星創始人+符合市場預期的想法,這家ai公司迅速獲得了大批投資者的關注,包括曾經投資了Facebook和Airbnb的Lakestar、新加坡知名投資公司Jungle Ventures,當然還有,軟銀。

    Jungle Ventures官網的海外投資項目中,Engineer.ai的描述為“通過人工輔助AI定制軟件”。

    去年11月,Engineer.ai對外宣布完成了2950萬美元的A輪融資,由Lakestar和Jungle Ventures領投,SoftBank的DeepCore參與。而這家base在倫敦和洛杉磯的初創公司,也成就了去年歐洲最大規模的一筆Al輪投資。

    去年,日本科技巨頭軟銀集團(SoftBank Group Corp.)推出了一支專用于人工智能的投資基金,預期資本為1080億美元。這次投資也成為了軟銀DeepCore這筆AI專項基金,投資的第一個海外項目。

    Deepcore的發言人表示,他對Duggal先生的愿景和團隊充滿信心。Jungle Ventures的發言人表示,作為Engineer.ai及其技術投資者,他很驕傲,并補充說“人工智能的格局是多種多樣的?!盠akestar發言人表示,他也對Engineer.ai及其團隊充滿信心,“人工智能領域的增長不會在一夜之間發生?!八硎?,Engineer.ai在向Lakestar和其他投資者展示其技術時非常謹慎。

    沒有NLP技術也沒有AI團隊,實際使用技術是決策樹

    然而,包裝再精美,泡沫還是有破的一天。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幾位熟悉公司運營的人員(包括現任和前任員工)爆料,Engineer.ai并未使用人工智能來自動生成應用程序的代碼。他們表示,該公司依靠印度和其他地方的人工工程師來完成大部分工作。

    “公司兩個月前才剛剛開始這款自動化開發程序的研發,距離真正完成至少還要一年。“

    一些現任和前任員工表示,目前,包括某些定價和時間表計算是由傳統軟件而非AI生成的,而且大部分工作是由員工手動完成。

    這些員工還向《華爾街日報》透露,這家公司并沒有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公司內部實際上使用的技術是上世紀50年代就出現的技術——決策樹……而這肯定不是AI。

    內部用著決策樹,而對外卻宣稱自己在構建深度學習AI自動化軟件,并且賣的不亦樂乎。

    面對《華爾街日報》的指控,Engineer.ai也指出,自己曾經在其網站上發布的一份聲明,該聲明表示軟件的“平均約60%”是機器完成,其余由人類生成。但是,當被再次問及其產品中到底哪個部分是如何用AI生產的時候,發言人以這些細節是核心技術專利為理由拒絕詳細說明。

    更讓人震驚的是,除了沒有核心技術說明,該公司甚至還沒有像樣的研發團隊。

    據內部人員透露,Engineer.ai團隊中并沒有高級機器學習團隊。當第一次被要求公開具有AI專業知識的高級員工時,該公司才給出了一個。

    并且在隨后的網站聲明中,Engineer.ai表示人工智能專家很難雇用,但最近已經招到了一些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的研究者。在另一份聲明中,該公司介紹了三名有一定數據科學和其他學科方面經驗的團隊成員,但沒有詳細說明。

    明星創始人,連續創業者?

    其實,仔細查看兩位創始人的背景,文摘菌發現,這不是他們的第一家“泡沫”創業。

    Engineer.ai的兩位創始人Sachin Dev Duggal和Saurabh Pradeep Dhoot從帝國理工畢業之后,還在2004年一起創立了一家叫Nivio的公司。該公司致力于桌面虛擬化服務,并且于2007年宣布對其首個基于Windows XP的在線桌面服務進行測試,功能類似于今天的云電腦,可以允許客戶在沒有個人計算機的情況下使用計算機應用軟件。

    印度媒體也大肆報道了這個公司和兩位年輕的創始人。

    然而截至2010年7月,該公司估計收入約為500萬美元,但尚未實現盈利。早期的Nivio Companion產品只是“測試”。到2010年11月,Duggal和Dhoot又聲稱他們的目標是教育。

    盡管沒有任何建設性的產品問世,但是到了2012年2月,Nivio還是拉到了一筆2100萬美元的投資,這筆錢是估值55億美元的國際公司Videocon帶領AEC Partners投的,這筆難以理解的投資背后,真正的原因是Videocon的董事長Venugopal Dhoot是Saurabh Pradeep Dhoot的叔叔。

    然而拿到投資一年之后,Nivio的官網就關閉了,其Twitter Feed也處于休眠狀態,公司似乎就從此消失了。

    人工智能公司還是人工公司?

    不僅僅是初創公司在利用AI的風口進行各種嘗試以獲得關注,大公司也有過這樣的行為。

    還記得Facebook開發的一個基于文本的虛擬助手Facebook m么?致力于開發出一款可以和你聊天,可以輔助工作的萬能助手。

    但是Facebook m人工智能的背后卻隱藏了了代理商,當聊天內容變得過于復雜的時候,這些代理商就會接管。當然,更有人認為,其實一直都是代理商在和你聊天。

    如今Facebook m已經關閉了服務,聲稱這只是一個實驗產品。

    同樣還有4年前火了一陣的Magic公司,號稱只要你發個短信,就可以幫你代理你想做的任何事情,比如在游艇上買壽司,送只老虎上門,或者讓你的停車罰單憑空消失。

    短短48個小時,已經Magic就收到了超過17000條短信。人們都以為這是一個高度智能的管家類人工智能,但這背后全是Magic承包的代理商雇傭的真人服務。

    搞出噱頭的目的無非是獲得大量的投資。

    根據英國投資公司MMC Ventures的說法,帶有人工智能的初創公司能夠比其他公司多吸引達50%的資金,該公司接受華爾街日報采訪時聲稱,他們懷疑其中40%甚至更多的公司根本沒有使用任何形式的人工智能。原因的一部分在于人工智能在測試或初步階段很容易,但是實際規模化部署要困難得多。

    最有意思的是,Engineer.ai這款產品的名字Natasha在漫威中,就是黑寡婦的原名,一名擅長騙術的女間諜,如今看來頗為意味深長。

    最后,文摘菌也提醒大家,AI泡沫大,投資須謹慎啊?!矩熑尉庉?林羽】

    相關報道:

    https://www.wsj.com/articles/ai-startup-boom-raises-questions-of-exaggerated-tech-savvy-11565775004

    https://www.theverge.com/2019/8/14/20805676/engineer-ai-artificial-intelligence-startup-app-development-outsourcing-humans

    https://techcrunch.com/2018/11/06/engineer-ai-raises-29-5m-series-a-for-its-aihumans-software-building-platform/

    來源:大數據文摘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郭紅丈夫薛育明:是我炮制了“世界失控了”“華商太難了”
    警惕“冠狀病毒幣”:北京監管點名“病毒幣”屬詐騙
    30天內30萬人中招受騙,深扒“山寨APP”背后的暴利圈錢術
    微信暗藏代收驗證碼服務 被用作App虛假注冊、詐騙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