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任正非:華為有麒麟芯片,為什么還要買高通產品?


    華為公司創始人、CEO任正非近期接受雅虎財經采訪時表示,盡管某些領域華為已經開發出可以取而代之的產品,但如果美國政府允許英特爾、高通等公司繼續供貨,華為會繼續向他們購買產品。

    他透露,在麒麟已經有完整芯片解決方案的前提下,華為去年依然采購了5000萬顆高通芯片。今年,華為公司授權其消費者業務可以采購足量的高通芯片,預計智能手機總出貨量會達到2.7億部。

    在去年7月份的時候,曾有一則任正非的內部講話流出,他當時提到了“5000萬”高通芯片這個數據,同時還闡明了高通與華為不是對立的關系。

    雖然華為的麒麟芯片這兩年與高通的驍龍8系列旗艦芯片頗有針鋒相對的味道,但任正非的這番表態,不僅說明雙方之間合作緊密,也很好的體現了華為開放合作的態度。

    華為2018年核心供應商名單顯示,高通、索尼、三星等,均為華為的金牌供應商。

    華為已經有了自主研發的麒麟芯片,為何還要向高通采購大量的芯片?這個問題其實不難回答。

    芯片的技術構成、使用場景需求非常復雜和多元化,不可能一個廠家在所有的領域都擅長。采用別的廠家的芯片平臺,實際上也是在終端產品上借用和發揮同行芯片的競爭優勢,也是近距離學習同行技術長處和經驗的有效方法。

    華為的芯片技術起步較晚,雖然這幾年進步很大,但綜合實力與產品線豐富度與高通、英特爾等還有差距。

    手機方面,華為這幾年的中高端產品線均采用自家的麒麟芯片,但入門和中端產品還是會選擇高通。如累計銷量超1500萬臺的榮耀8X系列,搭載的就是驍龍636、驍龍660兩個版本。

    在智能手表、筆記本方面,華為目前也都是采購高通和英特爾的芯片。如今年4月發布的華為MateBook E搭載的就是驍龍850處理器。

    另外一方面,芯片行業技術門檻高、產品迭代快、競爭異常激烈,無論哪家公司都不敢保證自己的每一代產品都是成功的。如果某一款主力芯片在使用時出了問題、臨時更換時間肯定來不及,同時會錯過寶貴、短暫的時間窗口,這在競爭殘酷的手機行業是不可承受之重。

    因此,不把“寶”都押在自己的芯片身上、同時采用別的芯片廠家的產品和方案,是業界通行的做法—華為是這樣做的,擁有自己芯片業務的三星也是如此。

    除了產品上的合作之外,華為與高通的合作還體現在互操作測試方面。去年2月,高通和華為成功完成了一項基于3GPP Release 15標準的5G NR互操作性測試。

    該測試利用了高通的UE原型機和華為的5G商用系統,是加速Release 15 5G NR生態系統成熟的關鍵里程碑。這項5G NR的互操作性演示,展出在了那年雙方在巴塞羅那的MWC展臺上。

    在商場上,像華為與高通等企業這樣,既有競爭,又緊密合作的案例并不在少數。三星是如今的全球市場份額第一的手機巨頭,但包括蘋果內的廠商,大部分還是會選擇三星的屏幕等元器件。

    華為公司董事長梁華曾多次對媒體強調,華為堅持開放合作的態度,堅持與全產業鏈生態伙伴合作共贏、分享利益。華為不會改變與各企業合作關系,而是相互依賴、榮辱與共。【責任編輯/林羽】

    來源:雅虎財經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周一早報】高端手機市場,華為份額超過蘋果!
    排除華為再無隱患?日本暫不參與美國“干凈網絡”倡議
    華為余承東:史上最強大的華為Mate 首發5nm麒麟芯片
    華為斷供一個月,經銷商無奈“反叛”,他們不賣華為了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