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5月24日發布公告宣布,本公司已于二零一九年五月二十四日(美國東部時間)通知紐約證券交易所,本公司將根據一九三四年美國證券交易法(經修訂)申請自愿將其美國預托證券股份從紐約證券交易所退市,并撤銷該等美國預托證券股份和相關普通股的注冊。
公告稱,出于一些考慮因素,包括中芯國際美國預托證券股份的交易量與其全球交易量相比有限,以及為維持美國預托證券股份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及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注冊并遵守交易法的定期報告和相關義務中所涉及的重大行政負擔和成本,中芯國際董事會批準將其美國預托證券股份從紐約證券交易所退市,并根據交易法撤銷該等美國預托證券股份和相關普通股的注冊。
因此,中芯國際擬于2019年6月3日或前后向美國證交會提交表格25,將其美國預托證券股份從紐約證券交易所退市。將美國預托證券股份從紐約證券交易所退市一事,預期將于提交表格25后十日生效。美國預托證券股份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交易的最后日期為2019年6月13日或前后。于該日期及自該日期之后,中芯國際的美國預托證券股份(以美國預托收據為憑證)將不再于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
為何這個時刻選擇從美股退市?
引發市場聯想
本次中芯國際從紐交所退市,背后策略調整動向備受關注。此前傳聞,如果華為遭美方封鎖生效,臺積電一旦不再代工生產海思芯片14nm工藝,長期來看此部分業務有望轉交中芯國際負責代工生產。
中芯國際內部人士表示目前中芯國際可以代工部分14納米芯片生產,但還不包括更先進的14納米及以下產品。
而近日微博又流傳著一張圖,上面顯示,美國總統前顧問班農提議,切斷中國企業去美國上市。
不過,納斯達克亞太區主席鮑勃·麥庫伊(Bob McCooey)對總統前顧問史蒂夫·班農(Steve Bannon)“切斷所有的IPO”做出了回應,鮑勃表示,這一言論沒有任何道理可言。
“像許多人一樣,我看到了美國總統名譽掃地的前顧問史蒂夫·班農發表的言論。我認為這些話沒有任何道理可言。美國資本市場是世界上最好的資本市場,具有透明度、深度流動性,擁有成熟的全球投資者以及納斯達克等交易所對公司的支持。在2018年,來自中國的IPO有22起,今年已經有15起IPO。我們期待看到大量中國公司來到納斯達克,我們視中國公司為我們全球領導人大家庭的一員,并且將給予他們支持。”麥庫伊說。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席領導了一個獨立組織,這個組織無需向總統報告。我們的原則是:歡迎世界各地的公司,尤其歡迎中國公司。中國是我們最大的一個市場(market)。”麥庫伊補充說。
退市的真相:考慮交易及成本因素
中芯國際表示,此次主動申請從紐約證券交易所退市有多種原因,其中包括:與全球交易量相比,中芯國際ADS交易量相對有限;以及維持ADS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將帶來較重的行政負擔和較高的成本等。
中芯國際的相關人士表示,中芯國際并不是從美股完全退市,而是退到場外市場,不影響交易的。美國投資者可以繼續持有或者在OTC(場外)市場交易。“因為本來美股(場內)交易量就有限,這樣能減輕一些成本。”
5月24日中芯國際(SMI)美股開盤后跌幅超過4%,近10日日均成交量約28萬股;相比,中芯國際港股近10日均成交量達4330萬股
根據后續安排,中芯國際ADR從紐交所退市后,有意將其美國預托收據計劃維持為一級計劃,在美國場外交易市場進行交易;而中芯國際證券的交易將集中在其一級市場港交所進行。
此外,中芯國際表示,在上述提交生效之前,公司將保留其延遲或撤回上述提交的所有方面權利。
芯謀研究首席分析師顧文軍指出,中芯國際主體在香港上市,相對而言美國存托上市成交量少,成本高,對公司財務意義不大,這也應該是公司長期籌劃,而降級轉板從程序上也需要很久時間。
這是一家怎樣的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中芯國際是世界領先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企業之一,也是中國內地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企業。
中芯國際向全球客戶提供0.35微米到28納米晶圓代工與技術服務。
中芯國際總部位于上海,在上海建有一座300mm晶圓廠和一座200mm超大規模晶圓廠。
另外,中芯擁有多樣化的實驗室和工具,可用于化學和原材料分析、產品失效分析、良率改進、可靠性檢驗與監控,以及設備校準等。在整個制作過程及從研發到量產的全程服務中,中芯整合了全面的品質與控制系統
國產芯片的代表公司之一是中芯國際。公開資料顯示,中芯國際成立于2000年,是中國大陸第一家從事專業芯片制造服務的集成電路制造公司。2000年,臺商張汝京一手創辦中芯國際,在上海張江打下第一家工廠的第一根樁后,中芯國際就這樣奠定了立足大陸的定位。2004年中芯在美國紐交所和香港聯交所同時掛牌上市。2008年,中芯國際引入大唐電信作為戰略投資者,第一大股東變為國資。
據恒大研究員任澤平老師分析,晶圓代工領域,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廠中,中國占據兩席,中芯國際排名第五、華虹排名第八,總共市場份額達到7%;美國Global Foundries排名第二,市場份額10%。臺積電為純晶圓代工領域絕對龍頭,市場份額達到52%。
除了銷售收入的差距,華虹最高水平制程只有90nm,主要產品都是為電源管理IC、射頻器件芯片代工。
中芯國際量產的14nm制程已經量產但仍處于客戶導入階段,而臺積電已經導入7nm制程為蘋果華為代工,并且計劃在2019年至2020年將量產5nm制程。
從“28nm-20nm-14nm-10nm-7nm”的工藝升級路徑來看,中芯國際與臺積電的技術工藝水平差了兩代。
股權結構顯示,截至2018年年末,大唐控股投資有限公司位居中芯國際第一大股東,持股17.06,其次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旗下鑫芯(香港)投資持股15.82%,所以也是集成電路“國家隊”重要成員;另外紫光集團也持有上市公司7.43%股份。
從業務結構來看,中芯國際來自中國地區的市場份額顯著提升。年報顯示,去年中芯國際錄得收入33.6億美元,創歷史最高水平;中國地區銷售占比從2017年47%提升至59%;相比美國的銷售占比從40%縮減至32%;而中芯國際在美國設有市場推廣處,并沒有生產廠線。
目前中芯已經開始7nm芯片制程的研發工作,如果中芯國際向荷蘭ASML訂購的一臺1.2億美元的EUV光刻機,能按期交貨的話,中芯在10nm和7nm芯片上,將進一步縮小和臺積電三星的差距。
興業證券認為中芯國際長期投資邏輯不變,看好公司堅定發展先進制程的戰略。公司未來有望成為國際市場上僅次于臺積電和三星的晶圓代工大廠,背靠內地半導體產業需求,長期價值不減。
業界認為華為長于芯片設計,而中芯國際主業是芯片制造,兩家企業上下游合作可打造強大的產業鏈條。
上市15年,股價多輪暴漲暴跌
2004年3月,中芯國際在香港聯交所及美國紐交所同步上市,至今已15年。中芯國際當時的每股發行價分別為2.69港元/股和17.5美元/ADS。然而上市當天,中芯國際在兩地同時跌破發行價,且此后多年股價整體呈下行趨勢。
行情數據顯示,中芯國際的市值是425億港元。【責任編輯/李小可】
(原標題:400億國產芯片巨頭宣布從美股退市 背后釋放什么信號)
來源:中國基金報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