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羅蘭貝格Johan Karlberg:人工智能顛覆傳統汽車產業


    羅蘭貝格全球合伙人 Johan Karlberg:女士們先生們,非常感謝,今天早上聽了非常多充滿演講者智慧的發言,我們現在已經講了很多關于自主駕駛、無人駕駛的技術未來會如何發展。我們已經聽到很多位演講者談到過這個問題。但是我想我們目前看到的正在發生的一件事情,就是這個技術正在不斷成熟。我從事的是咨詢業,和很多車企進行了合作,很多是第一梯隊的車企。通過和這些企業的交流,我們得到了很多洞察。

    過去100年,為了使我們個人能夠方便出行,主要有三個問題,我們作為人類,每年由于車禍造成超過100萬人的喪生,所以這個問題我們必須要解決。我們作為咨詢公司,也是希望幫助企業從業務角度更加提升安全度。所以在這個框架下,我想主要談三個問題:第一,我們把它稱之為無人駕駛出租車的未來愿景。第二個我想講的是,我們是如何去看汽車產業的顛覆。第三個我們去看汽車產業未來的轉型方向。

    首先,無人駕駛的未來愿景,也就是出租車。在城市的區域,今后一定會出現無人駕駛的出租車、共享的出租車,來給我們提供出行服務。而且這些汽車將會主要是電動的,將會出現主要的城區,在未來十年內會實現這一點。這一點說起來很容易,但是可能最復雜的在工程方面的一些挑戰我們仍有待解決。因為我們的工程師一直說,在我們的參數以外,我們可以由人來進行控制,但是在這個情景下我們沒有辦法用人來控制,這就表示對于工程師,我本身的研究方向和出身也是工程,我們需要對整個路上發生的工程方面的問題負責。

    更有意思的是,這個系統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聯系的。我們在大學本科的時候一定學過,這些系統本身是沒有辦法同步的,所以我覺得今天我想講的是以下兩點:第一,我們正在進入這樣一個時代,也就是我們從內燃機驅動的汽車這樣一個時代進入了物聯網、電動的汽車時代,剛才我們聽了好幾位講者也是講到了這一點。另外一點關鍵的就是,車企它的自身角色的變化,車企的角色,現在突然就變成了需要在軟件和硬件方面都要成為專家,并且在商業模式方面也要進入電動汽車和智能出行的時代。所以這就是我們的愿景。我們在羅蘭貝格幫助各家車企應對這樣的顛覆,我們會在各個方面進行分析,我們把它稱之為汽車顛覆雷達,每六到八個月我們就出版這樣一份報告,對26個不同的維度進行分析,來分析各個國家在汽車行業在這些維度上的變化速度。

    首先是最重要的,在國家層面,我們看到,中國是變化速度和程度最高的國家。中國汽車產業充分把握了汽車行業的顛覆趨勢。中國的速度非常快,而且每六個月,我們發現中國的進展都非常多。我們看到中國如此領先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它在重新定義新的出行。在美國,每一個成年人擁有的汽車數量是大于一輛的,所以他們已經建立起了這樣的基礎。而中國的市場情況還很不一樣,大多數人還不擁有汽車,可能還沒有辦法承擔得起擁有私家車。但是所有的人都希望能夠擁有自己的汽車,所以我們在這一方面是可以有一個蛙跳式的發展。我們看到滴滴和曹操專車都抓住了這個機遇,但是這個對于自動駕駛有什么樣的意義呢?

    在最初的幾年,自動駕駛的成本一定會非常高。所以必須要用共享的方式來提供這個服務。這是其中一個理由。另外一點是關于投資,很快我們就能看到風險投資會逐步進入到汽車領域,同時也希望越來越多的進行投入。去年70億美元以風投的形式進入到了汽車的人工智能領域,70億的風投。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人才也開始向這個行業聚集,我們在不斷追蹤這個數據,現在有56000個人,他們自稱在汽車駕駛工程領域工作,如果我們把周邊的人士算進去的話,其實這一支勞動力大軍的數量是非常巨大的。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專利數量也非常大,在去年有4萬的這個領域的專利被申請。中國現在也正在處于這樣一個時期,對于自動駕駛車輛進行認證。美國在這方面做得相對比較容易一些,他們有技術,他們有了原型車,他們只需要有非常多的道路實側地位,所以我們看到這方面美國在自動駕駛方面是走在前列的。

    那么接下來幾年會發生什么事情呢?我覺得有三件事情正在發生。是什么呢?原來的車輛都是根據駕駛員來進行設計的,再進行重新調整。現在我們注意到,也許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里,我們會根據某些特定目的去建造的汽車,比如專門為出行來設計的車輛,而不僅僅是圍繞駕駛員所設計的車型。這些汽車其實和沃爾沃的360C非常像的,這輛車是專門為提供出行服務來設計和制造的。這也意味著自主性或者自動駕駛會逐步進入我們的生活,它不是大爆炸的形式,在我們看來,它其實更多的是取決于自動化駕駛的程度,而且考慮到路況的復雜情況,我們認為這樣的自動化趨勢會慢慢到來。我們很難說具體哪一年會發生質變,但實際上我們可以說,這種變化是慢慢在發生的,其實很多已經成為現實了,比如說在一些閉環的道路上,我們可以實現自動化駕駛,比如說在港區,所以這是一個緩慢的變化,不是一個突變式的變革。

    結論是什么呢?這種傳統的和汽車有關的業務會慢慢失萎,利潤很難得到保證了,三分之一會進入到自動出行方面。消費者會從擁有一輛車到共享一輛車或者租用一輛車,以前他們會購買一輛車,現在逐步轉變為租用一輛車。我和羅蘭貝格的全球汽車行業的負責人進行溝通,我們認為三分之一的利潤會進入到這個領域里,這個預測非常保守,最終可能會超出三分之一。主機廠現在準備進入到這一行業,這和以前的業務是非常不一樣的,如何跟消費者打交道,如何進行產品的開發,以及你的資產負債表應該是長什么樣的。其實服務行業跟制造行業,其實整個商業模式是完全不一樣的。

    總結一下,首先我們覺得這種自動化駕駛的出租車應該是未來出行的一個應有之意,因為技術的復雜性,我們需要傳統一類的供應商和傳統主機廠進行合作,我想正是發生一個大變革的時代,而中國正處在一個非常有利和領先的地位,這個行業會變革,正像我剛才所說的一樣,不會一夜之間發生重大的改變,但是這個行業一定會顯著地重新對利潤進行分配。

    我的發言就到此為止了,感謝大家的聆聽。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吉利汽車公布上半年銷量:突破53萬輛,同比增長約21%
    吉利控股年底射衛星,李書福想當馬斯克?
    深層次布局智慧交通 造汽車的吉利控股年底發射兩顆低軌衛星
    羅蘭貝格Johan Karlberg:人工智能顛覆傳統汽車產業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