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編者按】談及周鴻祎,更多的人對他的印象可能是“好斗”,在他領導下的360曾經與業界知名互聯網公司發生多次大戰:小3大戰、360百度大戰、3Q大戰、360與金山大戰等等。而在360成立之前,他曾創3721軟件,被稱為“我國第一個并且是最大的流氓軟件之一”,他也曾一度被業界稱為“流氓軟件之父”。當然,這是我們眼中的周鴻祎,而在下面這篇文章中作者給我們講述了另一個真實的周鴻祎。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前老板“周鴻祎”最近才出了新書,突然讓我回想起在360工作的那2年的點點滴滴,想起了前老板“周鴻祎”。
在外面參加行業聚會,只要跟別人說起我在360工作過,常有人問我對老周是什么的印象??赡軇e的互聯網巨頭對我來說都比較遙遠,從內心里我對“周鴻祎”是非常敬佩的,做事有魄力,敢想敢做。記得才到360工作的時候,在我和同事的眼里,搜狐,網易,新浪就是互聯網里的大公司(那時候我還不懂是什么是BAT,一直覺得新浪,搜狐就是第一陣營的),但現在卻被360超過了,并且取代了曾經的盛大,成為僅次于BAT的互聯網巨頭。
在360工作時候和周鴻祎的各種接觸
我是06-07年在360工作,算是非常老的員工,可能因為那時候公司人少,每隔幾天都能看到下老周。而我后面在百度工作2年,在公司見到李彥宏的次數不超過10次,可能因為百度太大了吧。但記得當時我部門經理說,他平時都沒機會見到李彥宏,也就我們當時的部門總監(李明遠)能經常見到李彥宏吧。
現在360也算大公司了,但360員工見到周鴻祎的難度系數看網傳,還是非常低的。在和下屬的接觸交流這塊,在互聯網巨頭里面,周鴻祎應該算做得比較好的了。
面對面的接觸
當時我在360工作的時候,一直是最基層的員工,但因為申請換部門一個小事情,卻被周鴻祎叫到了辦公室面談。雖然那時候360公司也就200來人,但內部還挺復雜。當時我申請從聯盟部門換到視頻部門,只是因為自己對視頻有愛好,想去鍛煉下。但那時候的部門負責人告訴我:“你不是在換部門,而是在挑領導,站隊”。因為那時候聯盟部門和視頻部門是不同的VP在管。在我看來的一件小事情,最終卻鬧到了周鴻祎那里。也因為這個事情,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受到了周鴻祎的單獨約見。最終在周鴻祎的首肯下,我才成功換了部門。
電話接觸
當時360有個叫“武林榜”的統計工具,而我當時有感寫了篇關于“論壇統計”的產品想法。突然有一天部門領導告訴我,周鴻祎打電話來找我。然后給了我周鴻祎的手機號碼讓我打過去,然后周鴻祎就問了下論壇統計的這些想法。后面他讓還讓一個技術部門的負責人跟我溝通,看如何實現這個想法,但最終不知道為何沒繼續執行下去。也因為這次的電話接觸,我知道了周鴻祎的手機號碼。后面離開360后,逢年過節我還會給“周鴻祎”發個祝福短信過去,有時候老周也回我短信了。但有次手機壞了,坑爹的就把周鴻祎的手機號碼丟了.......
在公司大會上被周鴻祎點名表揚
那時候公司不斷推出新產品,為了產品的用戶體驗更好,因此就在內部推出了一個“捉蟲計劃”,也就是給公司的新產品找BUG。找到BUG后直接提交給產品經理,找的BUG越多,積分就越多,積分越多公司會有獎勵。
當時的“捉蟲活動”產品測試部門是不允許參加的,而我之前在產品測試組呆過兩個月,后面雖然不在測試組了,但如何找產品BUG自然別的部門同事強多了。因此連續兩周的“捉蟲活動”都成為了冠軍,公司內部貼了大字報。
就在“捉蟲活動”的進行中,公司組織了一次全體大會,周鴻祎在會上提到了這個“捉蟲活動”同時也提到了我兩次獲得了冠軍的事情??赡芤驗槟谴伪恢茗櫟t的點名表揚,全公司的人同事都知道了我吧。
郵件接觸
大家都知道我喜歡寫博客,而360部分人也是因為寫博客被周鴻祎關注到才招進公司的。但周鴻祎并不喜歡員工寫博客。我因為寫博客,曾經被周鴻祎多次發郵件警告,說讓我少在外面寫文章,別去追求外面的虛榮,有時間多在公司內部寫寫和分享。其實當時我在公司內部寫的一些分享總結文章更多,而在外面寫的文章,我也盡量不提到和360相關的東西,有避諱。
雖然因為寫博客被周鴻祎警告了多次,但就像大家看到的,沒有因此而阻擋我寫博客的熱情,我還是該怎么寫就怎么寫,當時沒把老周的警告放在心上。
后面離開了360后,我給周鴻祎就發過一次郵件,是當時對360導航的建議。沒過多久,在一次線下聚會,見到了當時360導航的負責人老同事曾強。他對我說:“長青啊,有什么建議直接就跟我說就行啊,別給老周發郵件啊,因為我那封郵件,他被周鴻祎叫去談話了”
360產品例會上的接觸
當時我從360聯盟申請調到了360視頻搜索部門,從而也成為了360產品的一份子。當時360產品部門一共也就20人左右,每周6都會在公司舉行一個產品交流會。小到產品助理,上到部門總監,大到公司所有VP都會參加。
這個也是我佩服周鴻祎的地方,一個大BOSS堅持每周6,用休息的時間和產品人員交流。每周的產品會都有一個主題分享,要么是產品經理分享自己的產品,或者是分享互聯網上有意思的產品,從而擴大大家的思維。我人生中的第一次PPT分享,就是獻給了360的產品交流會。記得那時候我還是分享的如何做“論壇推廣”,并且是當著周鴻祎,齊向東,劉峻,石曉虹等老大做的分享。后面百度推出了視頻搜索,我作為360視頻的推廣負責人,還做了一次 百度視頻VS 360視頻的產品對比的分享。
當時的產品會,讓我這個新人是受益匪淺,現在360已經從當時200來人發展成了數千人的大公司了,不知道還能保持這樣的傳統嗎?
周鴻祎的脾氣很“火爆”
周鴻祎喜歡“罵人”,好像不是360的都知道,記得以前在360工作的時候,就常耳聞說周鴻祎對產品要求非常高,如果有什么小問題,產品經理就會被喊到辦公室被一頓“臭罵”被罵的人都不敢出聲。聽說公司可能除了齊向東被周鴻祎客氣點之外,別的中高層都沒少挨周鴻祎的“臭罵”
因為周鴻祎就是公司最大的產品經理,因此事事都過問,在360當產品經理壓力應該是很大的,但應該也能獲得不錯的鍛煉。記得當時公司的產品經理都是清一色的80后,周鴻祎也愿意給年輕人機會。
周鴻祎喜歡用身邊的人
因為在360工作,也知道一些不算秘聞的秘聞。很多在360的高層都和周鴻祎有非一般的關系。比如當時招我進360的VP王航,傳言就是周鴻祎的小學同學。360的VP石曉虹是周鴻祎的大學同學。當時360的首席技術謝耿是周鴻祎的大學的學弟,當時360的首席架構師李釗,是周鴻祎在方正工作時候的同事,好像曾還是周鴻祎的領導。記得后面李釗還成為了360的首席科學家。這讓我想起百度的首席科學家,曾經也是李彥宏在美國時候的領導。
周鴻祎崇尚“加班文化”
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好像是有一年世界杯還是春節,周鴻祎說了這么一句話,憑什么360能追上百度,騰訊等大公司。那就是別人都在休息的時候,我們還在上班,只有比先行者花更多的時間,才有機會追趕上去。
360的加班文化,可以說在圈子里都非常出名吧。在我離開360后,去后面的公司可以說都沒加過班。而360是把加班當做吃飯一樣的正常事情。平時開會一般都是選擇在下班后,月例會也都是選在周末,感覺開會都是在工作之外的時間舉行的,真是爭分奪秒啊。
其中最變態的時候,是強制性每周要加2天班,哪怕你沒事都必須在公司呆著,要不這個月考核就有問題了。離開360的老同事,都很痛惡這個“加班文化”。但也因為在360受到了地獄般的鍛煉,從360出去后的同事,后面的新工作都覺得游刃有余,so easy。
360為了鼓勵加班,當時也弄了很多激烈政策,比如加班到8點,就有免費晚餐吃,加班到9點半,打車回家可以報銷。如果你加班到凌晨,那恭喜你了,公司還能提供臨時睡覺的地方。只不過鋪位少,比較打擠。如果是周末加班,食堂還會提供豐盛的大餐。在這再次提到我那老同事曾強,他當時就曾經加班了1個月,在公司住了1個月。從而一下子在全公司都出名了,也給了老周非常好的印象。
但是360有今天的成功,是因為加班文化嗎?在我看來不一定,很多時候產品方向很重要,員工自覺性更重要。如果做著錯的方向,再怎么加班也是等于零,360曾經失敗的產品兩雙手都數不過來了。
少了周鴻祎的北京互聯網創業者大會,暗淡了不少
在北京最不缺的就是IT沙龍分享會,而且有一些大佬來分享。而周鴻祎就是這種沙龍會議能見到的大佬之一,記得08-09年,IT龍門陣和搜狐博客訓練營搞得挺火,都有邀請周鴻祎去分享。而我也都有去學習,并且坐到第一排仔細聆聽。因為坐在第一排,老周也有注意到我。記得有一次在分享的過程中,還拿我舉例,從而被現場的人斷章取義,寫文章說事。
以前康盛組織的北京互聯網創業者大會,老周是必參加的。因為周鴻祎當時是康盛的天使投資人。但自從康盛被騰訊收購后,北京互聯網創業者大會就再也見不到老周的身影。說實話我不是個喜歡聽會的人,去會議現場主要是見下朋友,但每次聽老周的分享都會覺得特別的有意思,有干貨。周鴻祎在分享的時候,我一定會去會場聆聽,別的嘉賓都不是特別感冒了。周鴻祎的分享有激情,有干貨,這也是業內公認的。
期待一場360離職老員工聚會
回重慶創業已經3年多了,有時候還會做夢回到了北京工作,感覺工作場景都是在百度,但從我內心里,在北京工作過4家的互聯網公司,360對我的影響是最大的,可能因為那時候年輕,一張白紙,因此是我進步最快的時候。而且在360可能因為吃食堂大鍋飯,而且我在360換過5個部門,大部分同事的都很熟悉,在后面的互聯網道路,360的老同事都給過我不少的支持和幫助。但比較遺憾的是離開360這么久,雖然有個360前員工QQ群,但從來沒人組織過360離職老員工聚會,如果有這樣的聚會我一定會從重慶趕到北京參加??纯?,搜狐,騰訊,百度這樣的老員工聚會都組織過。一般組織這樣的聚會,一定得有影響力的前員工才行,縱觀從360出去的老同事,目前發展最好的就是獵豹移動的傅盛吧,這樣的重擔,希望傅盛能承擔下來,為離職360的老同事們做點小貢獻。個人事業成功了,也別忘了我們這群老同事。
工作感悟,不小心寫成了老周專場
本來今天這篇博文,我是想分享點自己在360工作2年的點滴,分享點以前博文里沒寫到的感悟。以前博客“那一年系列”雖然也有提到了自己在360的工作經歷,但更多是工作經驗的分享,相對寫得比較保守。我現在想有什么就說什么,但今天又沒管住自己容易寫多的壞毛病,光寫下對前BOSS的印象就這么多了,因此就索性把文章主題改了,就談談我和前BOSS“周鴻祎”的接觸和印象吧。
最近我也想培養下自己看書的好習慣,準備就從看前BOSS的“《我的互聯網方法論》”開始吧。
【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編后】周鴻祎并不像李彥宏等業界其它大佬那樣,神龍見首不見尾,他和下屬的接觸交流十分頻繁,甚至經常犧牲自己周六休息時間與員工交流,分享產品經驗。他崇尚“變態”的加班文化,當然脾氣也很火爆,對產品要求嚴苛的他,會為產品的一些小問題而臭罵員工,當然也是他這種高壓的領導下,才成就了今日的360,使其成為僅次于BAT的互聯網巨頭。【責任編輯/董蕾】
作者牟長青,目前在做運營28推論壇和做新媒體營銷。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