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華為在無線網絡市場的戰略布局:牢牢抓住第二三波4G建網熱潮,同時打造4.5G彰顯對未來網絡的野心

    【IT時代周刊編者按】據全球移動設備供應商協會(GSA)統計,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全球已經有112個國家和地區的331張LTE網絡投入商用,預計年底LTE商用網絡數量將超過350張。在其中,華為協助開通了154張LTE商用網絡,位居業界第一。其LTE接入側其收入份額也達到了21%,僅次于坐擁美國市場的愛立信。那么,華為是怎樣布局它的無線網絡市場的呢?華為對于未來4.5G,甚至是5G又有著怎樣的計劃和部署呢?

    在近期的一次商務會面中,日本的一家主流運營商負責人告訴華為無線網絡業務LTE產品線總裁王軍,盡管已是4G網絡,但未來兩年,這家運營商仍然打算要在全日本建設一張單用戶接入速度快達10兆的網絡。

    這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輪回之旅。從2G到3G,再到4G、以及規劃中的5G,運營商始終在打造比上一代網絡更快、更寬、更聰明的網絡。而這亦是設備商的下一個機會。

    近期,華為正式提出了4.5G理念,王軍表示,4G升級到5G,至少還有5年時間窗口,因而提出4.5G理念,4.5G是4G LTE的自然演進,增強LTE能力,是4G LTE向5G過渡的中間技術。

    不過,王軍也強調,4.5G不會帶來新一輪運營商網絡投資高潮,而是一個相對平緩的投資周期。4.5G的意義在于可以最大限度利用4G設備和技術,同時面向5G做好網絡準備。運營商投資4.5G的最大增量在于,可以在垂直行業拓展更多市場空間,帶來更多的市場前景和收入。

    但這并不意味著4.5G時代已經來臨。華為可以用4.5G來為那些走在4G前列的發達國家,如歐美、日韓和中國運營商延伸未來戰略高度,但從全盤局面來看,4G仍是包括華為在內的主流設備商的主戰場。

    4G進入二三波部署熱潮

    在全球范圍內,4G已經進入全速發展的快車道,帶動全球經濟同步增長。GSMA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全球200個國家,300多張4G網絡已經開始商用,用戶數呈爆炸式增長,4G LTE連接數已經超過25億。

    其中,華為部署的4G LTE商用網絡為154張,愛立信為138張,諾西為77張,阿朗為39張,中興為28張,三星為10張。在市場份額方面,愛立信手握美國市場,獲得了28%的市場份額,華為、阿朗、諾西和中興、三星則分別為21%、19%、14%、8%和4%。

    此外,支持4G LTE的智能手機已經占出貨量的44%,最低價格已經跌破110美金。對于一張網絡來說,終端的成熟度代表了整張網絡的成熟度,而價格的低限又可反映整個終端產業鏈的成熟度。王軍告訴《財經》記者,110美元的價格已接近智能手機底線。

    “一款手機如果做到75美金以下,這款手機無論從質量和應用上都是不可用的。”他預測,隨著更多國家商用4G網絡,如總移動用戶為全球第二的印度商用之后,4G智能手機的價格將有可能被拉低至100美金的新低限。“一個網絡產業鏈是否能夠起來,手機是否能夠買得起,很重要”。王軍強調。

    全球4G LTE部署浪潮分為三波,以美國和日韓為代表的第一波市場由愛立信占據主導地位,因此,愛立信依然是全球4G LTE市場的強勢領導者。

    但隨著以歐洲、中國為代表的第二波,和其他國家為主的第三波4G建網熱潮的涌動,華為已經逐漸開始迎頭趕上。此外,與前些年更加注重市場份額相反,今日的華為十分關注網絡設備市場的利潤率提升。王軍強調,隨著第二、第三波全球4G LTE市場的成熟和啟動,華為的網絡設備利潤率將得到良好的提升。

    4G LTE是一個為大都市而生的網絡技術。從2009年部署第一張4G LTE網絡至今,華為已經幫助全球運營商打造了154張商用網絡,這其中包括了全世界最繁忙網絡日本軟銀、全世界最智能的4G網絡英國EE,以及全世界基站技術最先進的加拿大Telus。

    王軍告訴記者,華為正在高度聚焦非洲、土耳其、印尼和印度等國家的4G市場啟動。在高端市場幾乎被瓜分一空的現時,這意味著全球4G市場的下一個巨大奶酪。部署這些市場的要義和秘訣,仍然是充分保護運營商的有限投資,不僅要讓4G網絡充分發揮效率,為運營商帶來收入,亦要保證設備和網絡向下一代網絡演進的無縫和可持續性。

    4.5G的現實意義

    但這并非華為在無線網絡設備市場的全部野心。對于未來網絡演進部署,華為內部達成了“網絡標準占位宜早不宜晚”的共識。

    近日,華為率先提出了4.5G的網絡部署路徑。王軍代表華為發布了這一技術規劃的原因和具體部署路線。他總結,4.5G是4G LTE 的自然演進,可以增強目前4G網絡,承接未來5G 部署。

    華為正打算向地震災害高發的日本大阪運營商推薦一種地震手環。如果居民人手一個,地震時一旦被深埋地下,這個手環可以穿透多重殘垣斷壁,向地面救災人員發出被困人員的位置信息和身體信息。這個手環背后的商業邏輯,是在現有網絡基礎上演進一張穿透力極強的4.5G網絡,和遠程醫療監控應用。

    華為的這筆生意的內在深義是在有限的投資額度內,完善4G網絡的現有缺陷,打造一張可靠支持更多設備連接的網絡。

    而這個由華為首先提出的4.5G網絡理念,其包含的網絡特性并非僅止于此。王軍表示,4.5G的核心特點有三:更大的容量、更短的時延以及更豐富的連接。

    相對于目前4G網絡普遍高達數十毫秒的時延,4.5G可以支持短約10MS的端到端時延,為無人駕駛汽車、無人機救援提供網絡支持;相對于目前更多用戶人與人連接的4G網絡特性,4.5G網絡理論上可支持高達300億連接的網絡容量;其三,相對于目前單用戶約10M的速率,4.5G網絡可將這一數值提升到100Mbps。

    以救災手環為例,事實上,如果運營商和一個國家政府愿意,這樣的應用已經可以實現。為了解決災難發生時的網絡信號穿透能力的網絡效率問題,韓國等國政府已經在低頻段網絡上單獨建立一張救災網。在通信技術上,網絡頻譜越低,網絡效率越高,反之則不然。

    但低頻譜屬珍惜資源,很多國家的低頻譜已經被瓜分一空,運營商根本無法獲得,這也為設備商帶來機會,一是可以在現有更高頻譜資源上研究如何最大化提升網絡效率,二是如何充分利用這張網絡。

    華為的打算是,以4.5G技術為依托,幫助運營商在一個不那么優質的頻譜網絡上,完善一個相對出色的救災網絡。對于運營商而言,這張網絡的投資不會太大,亦能大大拓展政府應用市場;而對于華為來說,作為一家在網絡設備、終端領域均逐步穩固領軍地位的全服務商,華為的網絡設備、終端業務被有機無縫結合,產生新的業務合力增長點。

    而在時延方面,4.5G 網絡的現實意義也十分巨大。在澳大利亞的力拓鐵礦石廠區,力拓已經實現了在4G網絡之下的遠程機器人挖礦、礦區內的無人駕駛卡車運送,這要求力拓打造一張覆蓋整個礦區范圍的高效低時延網絡。而廠區內相對單純的行路環境,也對無人駕駛卡車的遠程控制不帶來太大的時延要求。

    無人駕駛概念目前十分火爆,但如果要在情況十分復雜的城市環境推廣這一新銳技術,首要前提是需要一張更精確、更實時、覆蓋無死角的網絡。這是現有的4G網絡所不能承擔的,按照此前技術規劃,無人駕駛技術應是5G網絡的典型應用。

    現實是,全球5G網絡技術標準制定仍無定論,5G商用日程被普遍樂觀預計在2018年之后。4.5G的意義在于,在這個漫長的過渡階段,在有限的網絡投資和部署前提下,承擔應用實現和普及的網絡基礎。

    這亦是華為向各國運營商推廣4.5G理念的核心所在。王軍告訴《財經》記者,運營商投資4.5G的最大增量在于,可以在垂直行業拓展更多市場空間,帶來更多的市場前景和收入。

    如此看來,華為提供額4.5G方案,更像是一場高端午餐。

    隨著網絡不斷演進,和競爭的加劇,網絡設備市場已成虎狼之地。華為的戰略是否能夠幫助其在網絡設備市場有效加強核心競爭力,這已毋庸置疑。

    但在這個網絡融合,產業邊界日益模糊的時代,華為和愛立信為代表的主流設備商更大的使命在于,幫助運營商更加有效發揮網絡設備使用率,和運營商共同走出邊緣化泥淖,重回產業核心。

    【IT時代周刊編后】如今的華為已然與愛立信并肩穩居LTE第一陣營,引領整個產業的發展,踐行了先前“從2G時代跟隨者、3G時代參與者、再到4G時代領跑者”規劃目標。同時,華為宣布在2018年前至少投資6億美元,用于5G技術的研究與創新。隨著持續不斷高水平的研發投入、與全球頂尖運營商和組織的聯合創新,以及諸多前瞻性愿景概念的提出,其針對4G/4.5G/5G“行業路標”的形象亦日益深入人心,不斷獲得業界的認可。【責任編輯/李響】

    作者謝麗容,《財經》雜志記者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華為在無線網絡市場的戰略布局:牢牢抓住第二三波4G建網熱潮,同時打造4.5G彰顯對未來網絡的野心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