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經常關注幣圈的消息,你應該會對一個詞有所耳聞:51%攻擊。這個詞一般會和“黑客”、“盜幣”、“損失千萬”等詞一起出現。
目前已經有多個幣種遭受過51%攻擊,包括比特幣的多個分叉幣比特黃金、Verge和MonaCoin,而加密貨幣之父——比特幣始終穩如泰山,從不擔憂這種風險落到自己頭上。
因為,對比特幣進行一次攻擊,真的太!貴!了!
什么是51%攻擊?
這種概念其實已經耳熟能詳了,從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掌握了超過50%的算力,在某條區塊鏈上具有絕對的控制權。一旦擁有了控制權,就相當于接管了這條鏈,甚至可以改變號稱“不可被篡改”的核心系統,他們可以——
1、逆轉已發出的交易,也就是雙花交易;
2、阻止其他交易的確認;
3、阻止其他塊的挖出。
當攻擊者擁有40%算力時,在之后6個塊確認的情況下,攻擊的成功率為50%。而在攻擊者控制全網大于50%算力時,攻擊的成功率將達到100%。
所以一般來說,為了保護某個區塊鏈網絡免受51%的攻擊,則需要一個拉升成本的過程來做一個平衡,比如挖礦。
為什么挖礦這么貴?
挖礦,除了最基礎的礦機設備成本,還有電力以及其他開銷,比如維護冷卻設施的費用。其中電力成本是礦工考量得最多的因素。
在挖礦過程中,比特幣礦工們需要性能優異的計算機來創建區塊。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區塊創建難度越來越大,就需要性能更好的計算機,耗電量也隨之增加。
在一些國家,比特幣挖礦已經耗費了當地相當比例的電能。如在澳大利亞、荷蘭和捷克,比特幣挖礦耗費的電能都超過當地的10%,在捷克這一比例更是已經接近45%。
加密資產研究公司CoinShares近期發布的比特幣挖礦報告中顯示,大量比特幣礦場已經離開中國,轉戰俄羅斯、加拿大和美國等地,尋找電費便宜、電力供應充沛、監管政策友好、互聯網接入迅速和天氣寒冷的地方設立礦場。
在這種情況下,要成功地對比特幣網絡進行51%攻擊的話,需要超過500萬臺專業的ASIC礦機來做算力支撐,那么預計會消耗的電力為29.3太千瓦時,相當于整個摩洛哥全年的電力消耗。
再加上大約2.5億美元的基礎設施和維護成本,整個攻擊過程需要耗資14億美元,可以說是極其昂貴了。
這對比特幣來說意味著什么?
對于每天產生20多萬次交易的比特幣而言,網絡安全是十分重要的。密碼學和挖礦激勵的巧妙結合,使得比特幣網絡固若金湯,這也是比特幣作為價值存儲和商業手段的潛在價值和吸引力所在。
而51%攻擊比特幣的天文成本給其加上了一層天然保護罩,任何私人實體都不太可能動用如此龐大的資金來攻擊比特幣網絡。
即使從理論上來說是可行的,但這樣的攻擊會使所獲的戰利品變得毫無價值,甚至達到“負收益”。因為固若金湯的比特幣被攻擊,這本身就是對比特幣共識和信任機制的一種毀滅,會直接導致幣民信心不足,從而影響幣價和市場。
這也就失去了發動攻擊的動機。如果不是真的為了報復社會、摧毀比特幣,一般是不會有“蠢賊”做這種虧本買賣的。
山寨幣會頻繁被51%攻擊嗎?
相比于比特幣來說,其他的山寨幣就沒有這么幸運了。2018年以來,51%攻擊的次數在激增,僅今年上半年,Verge就受到了三次51%攻擊,比特幣黃金和ZenCash也未能幸免。
最近發布了一篇文章,預估了對幾個主流貨幣實施1小時的51%攻擊需要花費多少錢——
1、攻擊比特幣1小時:28萬美元
2、攻擊以太坊1小時:9萬美元
3、攻擊比特幣現金1小時:1.5萬美元
4、攻擊萊特幣1小時:2萬美元
市場上的主流貨幣還是具有一定攻擊成本的,而像其他山寨幣比如Traid、PACcoin 等代幣的1小時攻擊成本僅為5美元。更令人驚訝的是,市場上還存在著大量代幣比如Zetacoin、Bata、Cream,它們的1小時攻擊成本成本竟然為零!
這大大增加了山寨幣被攻擊的概率,未來類似攻擊事件很可能會頻繁發生。同時,這也充分地讓社區認識到了比特幣的優越性。
在依賴密碼學的數字貨幣領域,比特幣的先發優勢是非常明顯的。早在2013年7月,比特幣全網算力已經達到世界前500強超級計算機算力之和的20倍了,所以51%攻擊對于比特幣來說并不是一個什么大問題。
區塊鏈雖然號稱安全,但一些小的區塊鏈并不像所宣稱的那樣難以攻破。目前來看,比特幣仍然是市面上最安全的加密數字貨幣,沒有之一。【責任編輯/江小白】
(原標題:什么樣的幣不害怕51%攻擊?)
來源:比特吳社區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