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周刊編者按】日前,庫克訪華帶來了諸多話題,談論最多的莫過于不同于喬布斯對中國的漠視,續寫神話的蘋果現任CEO,表現出對中國市場莫大的重視。如果從商業哲學上來看,庫克與喬布斯的區別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本文就從發布會風格、消費者反饋、營銷策略、投資人感受、用人風格、系統開放、價值觀、社會責任感、行事風范和保密問題上,全面對比了二者的不同之處。如果說喬布斯是“高冷”型帥哥,那么庫克就是“暖男”的代言了。
一位蘋果前員工曾經這樣評價庫克與喬布斯的不同:“史蒂夫·喬布斯是戰爭年代的CEO,而蒂姆·庫克則受命于和平年代”。(Steve was a wartime CEO,while Tim is a peacetimeCEO.)
從某種意義上說,續寫神話要比創造神話更艱難,因為此時的蘋果不同于1996年喬布斯重回時百廢待興的狀態,它的一舉一動都具有世界范圍的影響力,它承載著不可計數的期待和非議。
那么作為蘋果新紀元的領導者,蒂姆·庫克和史蒂夫·喬布斯到底有何不同之處呢?
1.發布會風格截然相反
讓我們從最表層的蘋果發布會說起。由喬布斯主導的產品發布會曾經是每年蘋果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時刻。喬氏發布會的整體效果早在1984年蘋果發布Macintosh時就已經初步確立,那場發布會被設計成一場感觀盛會:喬布斯的登場伴隨著天地混沌分開的舞臺效果,甚至還有唱詩班合唱《哈利路亞》。
與喬布斯不同,庫克在每次蘋果的發布會上,沒有扮演主角甚至是先知的角色,而是扮演司儀——他的做法是,發布會開始后,宣布蘋果開始發布新品,然后拿蘋果對手開涮,接下來將主導權交給蘋果的產品營銷主管、軟件主管等,以便介紹產品。有人統計過,庫克每次在臺上停留的時間不會超過20分鐘。
總之,喬幫主的“One more thing…”已經成為歷史了。
2.更在乎消費者的反饋
史蒂夫·喬布斯有一句名言:“顧客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People don’t know what they want)。”
這也是他為何拒絕推出七英寸平板電腦和大屏手機的原因——他對部分消費者的需求不以為然。2010年,在一次采訪中,喬布斯就蘋果是否會推出七英寸平板電腦的問題,斬釘截鐵地回答:“不,7英寸的平板很雞肋,因為和智能手機的屏幕相比太大,和iPad相比又太小。” 他也曾數次公開斷言:“3.5英寸是最適合人類的屏幕大小,而超過這個最佳尺寸的手機則鮮有顧客問津。”
2012年10月,蘋果公司新任CEO蒂姆·庫克宣布推出7英寸屏幕的iPad mini,成為蘋果歷史上最受歡迎的iPad產品,今年上市的iPhone6系列也刷新了蘋果手機的歷史銷售額。蒂姆·庫克相信,顧客或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他們一定知道如何選擇。
3.營銷策略不同
喬布斯時代,對產品的重視程度顯然要高于對開拓市場的重視程度,庫克則想方設法進行產品推廣以實現更好的業績。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就是,雖然彼時中國大陸已是蘋果十分重要的市場,但喬布斯從未造訪過中國。
4.重視投資人感受
蘋果的投資者向來得不到首席執行官的重視,曾經的掌門人史蒂夫·喬布斯很少會屈尊接見他們。然而蒂姆·庫克在擔任首席運營官時期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接見投資者。如今庫克坐上了首席執行官的位置,也延續了這一風格,并對股東進行了大方的分紅。
5.用人風格
對庫克來說至關重要的時刻是他成為首席執行官后第一年的年底,當時,他炒掉了斯科特?福斯托爾(Scott Forstall),喬布斯生前最信任的助手之一。福斯托爾主管iPad和iPhone的軟件開發工作,他不僅喜歡搞分裂,還拒絕為飽受差評的Apple Maps和Siri語音識別服務負責。據當時在場的人士稱,在宣布這項解雇決定時,蘋果公司的辦公室安靜得能聽見呼吸聲。
同時,為了發展勢頭正猛的可穿戴業務,蘋果展開了聲勢浩大的招聘活動,把很多時尚界人士納入麾下,包括鐘表制造商豪雅(Tag Heuer)的銷售主管帕特里克?普魯尼奧克斯(Patrick Pruniaux)、服裝公司伊夫?圣?洛朗(Yves Saint Laurent)前首席執行官保羅?丹尼夫(Paul Deneve)和博柏利(Burberry)前首席執行官安吉拉?阿倫茨(Angela Ahrendts)。
6.更加開放的系統
“硬件、軟件和服務之間的界線將變得模糊甚至消失”,庫克接受《商業周刊》的采訪時表示: “成功的唯一方法是每個人都參與到合作當中,而不只是在一起工作。”
隨著不同蘋果設備之間的服務相互融合,重組初見成效。iPhone 6 、新的iOS 8和MacOS X Yosemite操作系統都帶有一種被稱為“連續性”(Continuity)的功能,用戶可以在他們的Mac筆記本電腦上開啟電子郵件或其他任務,然后在iPhone手機上繼續操作,還可以把它們轉移到自己的iPad甚至Apple Watch上。
7.更具包容力的價值觀
在庫克的蘋果辦公室桌上放著羅伯特·F·肯尼迪和馬丁·路德·金的照片。關于這些照片,他在最近的一次采訪中解釋道,它們體現著庫克內心根深蒂固的觀念——公民權利。
當別人問他個人最重要的價值觀時,他列出了以下幾點:"給人以尊嚴和平等。每個人都應擁有基本的人權,不管他們的膚色、宗教、性取向、性別是什么。每個人都值得被尊重,我會為此爭取到底。"
這些個人哲學觀念同樣也延伸到了對公司的管理中。他在采訪中說:“包容激發創新。”6個月后,他與成千上萬的蘋果員工參加了同性戀游行,又喊出了這句話:“祝賀今天來參加游行的5000個蘋果雇員及其家人,包容激發創新!”
8.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去年,庫克聘請美國環保局前局長麗莎?杰克遜(Lisa Jackson)負責蘋果的環境項目。他仔細查看過蘋果內部的每一條環境影響視頻,無一遺漏,甚至用他特有的阿拉巴馬男中音親自配上旁白。喬布斯有時候也會對蘋果的環境影響問題表示關注,但是他從沒有因為這個問題勃然大怒——在2005年,蘋果因為沒有采取足夠措施限制產品中的化學成分而遭到批評時,他的反應并不十分強烈。
另一個突出的例子是富士康丑聞。富士康作為蘋果主要的生產方,其員工的生活環境和工作環境曾被媒體炒得沸沸揚揚。與喬布斯對勞工問題的漠不關心相反,庫克親自訪問了位于中國鄭州的富士康工廠,并且他毫不遮掩自己的行程,表現出了正視問題的態度。蘋果還加入了公平勞工協會(Fair Labor Association),要求該組織對富士康進行審核。
9.更加溫和友善
10年前,當庫克剛剛成為公眾人物時,常常被夸張地描繪成喬布斯的冷酷死黨——就像電影《星際迷航》中的大副斯波克 (Spock)和艦長柯克(Kirk)。實際上庫克本人和這些預期完全不相符。他與蘋果的員工親密無間,在園區里碰到合影請求總是很配合地擺好姿勢,樂意回答每一個問題,不管這么做是否會打亂他的日程表。
從奧本大學(Auburn University)的足球到社會正義,在聊到一系列自己感興趣的話題時,他還會相當動情。人們不禁會將這種一貫的禮貌投射到蘋果公司身上,并推斷出這位首席執行官的風范已經潛移默化地滲透到企業氣質當中。
10.從保密到完全泄密
iPhone 6發布會上,庫克模仿喬布斯當年的橋段,用了一個“One more thing”,可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他要發布智能手表。iPhone 6發布幾個月前,機型早就曝光,屏幕尺寸用戶也基本都知道的差不多了,同樣的情況在iPhone 5發布之前也出現過。
庫克時代蘋果發布會最大的意義變成了確認哪些小道消息是真實的。而喬布斯時代,保密是蘋果公司的一大習慣,有員工回憶,喬布斯曾說:“本次會議如果有人泄露,不只是會被解雇,我們的律師還會盡力起訴。”所以,當時蘋果的發布會,外界總是充滿了未知,也就總能達到讓人驚喜的效果。
【IT時代周刊編后】對于喬布斯之后飽受爭議的作風,日前庫克在清華的演講,似乎透露了接任喬布斯的心路歷程。他回憶,喬布斯生前曾兩次給他講沃爾特迪斯尼去世之后,迪斯尼每況愈下的故事。喬布斯叮囑庫克,此后決策,只坐自己。“我做決策的時候,從來不想喬布斯怎么做。過去這幾年,我始終沒有活在他的陰影之下。”庫克承認,喬布斯是一個奇人,沒人可以成為第二個喬布斯,包括庫克本人在內。在他接任的這幾年時間內,非議一直持續鋪面而來。【責任編輯/周冬樂】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