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大公司】騰訊歷史轉折中:仍然強在C端 云業務增速放緩

    剛剛度過20周歲生日的騰訊,發布了第三季度業績。

    相較以往,此次業績報告具備特殊意義。除開創立20周年的歷史節點,也因為這是騰訊架構調整,戰略升級后的首份業績報告。雖然轉型的具體成效要等下一季度的業績才有明晰體現,但這次業績以及騰訊高管對此業績的表態,依然昭示了騰訊未來的方向。

    騰訊公告中,馬化騰再次表達了扎根消費互聯網,擁抱產業互聯網的態度。與此前略有不同的是,擁抱之前多了一個狀語“積極”。以游戲和社交稱霸的企鵝帝國,再一次明確了轉型的決心。

    第三季度,騰訊整體營收為人民幣805.95億,同比增長24%。增速為近幾年新低,不過超出了大部分分析師預期。公司實現凈利潤233.33億,同比增長30%。以非通用會計準則計算,則凈利潤為 197.1億,同比增長15%。

    以具體業務而言,則網絡游戲、社交網絡方面的營收同比增幅遜于整體營收增幅,網絡廣告營收同比增長47%,以支付和云業務為主的“其他”項收入,同比增長69%。

    歷史轉折中,騰訊走到關鍵處。

    支付與云表現搶眼,但云業務增速放緩

    第三季度,以支付服務和云服務為主的“其他”項業務收入為202.99億,比去年同期增長69%,環比增長16%,在騰訊整體營收的占比進一步擴大至25%。

    就支付業務而言,騰訊表示,按月活躍賬戶及日活躍賬戶計,保持在中國移動支付市場的領先地位。具體數字未有提及,不過騰訊稱日均交易量同比增長逾50%,其中線下日均商業支付交易量同比增長200%。

    騰訊表示,強化支付基礎設施以確保更安全及更便利的支付服務,并基本完成遷移至網聯清算有限公司的集中清算系統的工作,并提到理財通在其基金產品系列中加入養老基金,截至本季末,其資產保有量超過人民幣5000億元。微眾銀行拳頭產品微粒貸管理的貸款額保持快速增長,同時不良貸款率保持低于行業水平。

    而在云業務方面,騰訊首披露了云服務的具體營收狀況。騰訊表示,云服務收入同比增長逾一倍,錄得環比兩位數百分比增長。本年首三季的收入逾人民幣60億元。在游戲及直播領域,騰訊云維持領先地位,并擴大了在金融及零售等其他行業的市場份額。云服務的付費客戶數錄得同比三位數百分比增長。

    云業務是騰訊發力B端的重點。在9月30日的架構調整中,騰訊新成立了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表示要整合騰訊云、互聯網+、智慧零售、教育、醫療、安全和LBS等行業解決方案,推動產業的數字化升級。

    不過B端業務本非騰訊所擅長,而云業務上,騰訊面對的競爭壓力也明顯大過其他業務。在本季度財報之前,騰訊“其他”項業務的同比增長持續保持在三位數百分比以上,直到上一季度降至81%,而在本季度,同比增幅進一步縮減至69%。

    同時可作為對比的是,雖然騰訊表示其云服務在游戲及直播等領域保持領先,但前三季度營收之和也只略高于阿里巴巴云計算業務一個季度的營收。據阿里在本月初發布的第二財季業績,報告期內,來自云計算業務的營收為人民幣56.67億,同比增長幅度仍高達90%。

    游戲營收罕見下滑,營收占比進一步縮減

    就目前而言,游戲業務仍然是騰訊主要的營收來源,同時也為騰訊的主要利潤來源之一。雖然支付服務和云服務帶動了營收增長,但也促使了收入成本的增加。

    第三季度,騰訊收入成本同比增長35%至人民幣451.15億,而該項增長主要反映的便是較高的支付相關服務成本、內容成本以及渠道成本。以收入百分比計,報告期內,騰訊的收入成本為56%,去年同期則為51%。

    具體而言,以支付和云構成的“其他”項業務,其收入成本同比增長63%至人民幣156.78億,相應的成本與收入之比達77%。比較來看,騰訊增值服務業務在第三季度收入為440.49億,其對應的收入成本為258.13億,成本與收入之比為約43%。在增值服務中,網絡游戲為258.13億,占比將近六成。

    不過在游戲市場整體遭遇寒冬的情況下,騰訊游戲的表現相較早先仍然有較大衰減。第三季度,騰訊智能手機游戲收入(包括歸屬于其社交網絡業務的智能手機游戲收入)為人民幣195億,同比增長7%,環比增長11%。端游收入為124億,同比下降15%,環比下降4%。

    整體來看,騰訊網游收入罕見地出現了同比下降的情況,幅度為4%。網游在騰訊整體營收的占比,也進一步縮減至32%。而在上一季度,騰訊網游雖遭重創,仍錄得6%的同比增長。

    不過就中國游戲市場的大環境而言,騰訊仍然是第一位的霸主。在財報中,騰訊表示本季發布10款新游戲,受惠于旺季因素及皮膚個性定制化,《王者榮耀》的付費用戶環比增長,因而收入錄得環比增長。按月活躍賬戶及日活躍賬戶計,《王者榮耀》持續保持在中國的游戲領先地位。

    在本季度,騰訊在用戶數及使用時長方面進一步增加了智能手機游戲市場份額。騰訊還稱,在游戲推出計劃內擁有15款已獲商業化批準的游戲,根據AppAnnie的公布數據,按月活躍賬戶計,騰訊《PUBG MOBILE》在除中國外的國際市場成為全球第二受歡迎的智能手機游戲。

    同時騰訊高管在解讀業績時表示,當前對未成年玩家的游戲時間限制不會影響總游戲時長,而未成年人對公司的手游營收貢獻不是很大。騰訊希望通過運營,避免對成年人游戲營收也造成影響。并強調游戲限制令政策是針對未成年人,因此不會對公司的業務造成實質影響。

    數字內容優勢加強,社交迎合年輕人

    轉型期中,正“積極”擁抱產業互聯網的騰訊,當前優勢仍在C端業務。在第三季度,騰訊的社交和數字內容表現依舊穩健。

    截至第三季度,微信及WeChat的月活躍賬戶達到10.825億,同比增長10.5%。受惠于小程序及微信支付所提供的使用場景不斷增加,小程序加深如交通運輸及醫療保健等不同行業間的滲透,微信的用戶參與度也穩健增長。而受惠于社交短視頻點擊、發表的增長,

    用戶在微信上的活躍度得以提升。據公告,微信社交短視頻發表量達數億次。

    在QQ方面,其總的月活躍賬戶持續縮減,第三季度同比減少4.8%,至8.026億。QQ智能終端月活躍賬戶同比增長6.9%至6.979億。公告還強調,年齡為21歲或以下用戶的月活躍賬戶及日活躍賬戶均錄得同比及環比增長,年輕用戶的智能終端月活躍賬戶同比增長16%。

    騰訊表示,主要受視頻內容消費增長及新的互動功能所推動,年輕用戶使用QQ手機版的時間同比及環比均錄得穩健增長。騰訊還提到,主要信息流分發平臺的短視頻及小視頻日播放次數達70億,其中QQ手機版的內置新聞信息流服務QQ看點受到歡迎。

    短視頻在近兩年迎來爆發,尤其受到年輕人關注。而以抖音為首的頭條系短視頻應用,一定程度上削減了騰訊在社交方面的影響力。據Questmobile報告,2018年上半年,用戶在短視頻上投入的時間占比達到8.8%,較去年大幅上漲,即時通訊軟件的使用時長則大幅下滑。此背景下,騰訊不斷在短視頻領域加強布局。

    在數字內容方面,騰訊第三季度收費增值服務注冊賬戶同比增長23%,至1.54億。而受惠于直播服務商業化程度提高、視頻訂購用戶大幅增長以及音樂及文學產品的銷售增加,騰訊數字內容收入錄得同比兩位數百分比增長,及環比高個位數百分比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扶搖》、《如懿傳》及《沙海》等三部電視劇及《斗羅大陸》的動畫系列推動了騰訊視頻的訂購量增長。第三季度,騰訊視頻訂購用戶同比大幅增長79%,達8200萬。在上一季度,也是獨播劇和國語動畫推動了騰訊視頻的發展。不過相比之下,愛奇藝第三季度總訂閱會員數同比增速高于騰訊,達8070萬人。兩者差距縮小。

    此外,主要受微信朋友圈、小程序、移動廣告聯盟及QQ看點所推動,騰訊的社交及其他廣告收入同比增長61%。騰訊高管表示,公司還在努力拓展新聞信息流廣告的業務,因為騰訊的流量優勢非常明顯,但這方面的營收卻不如同行。【責任編輯/李小可】

    (原標題:騰訊歷史轉折中:仍然強在C端 云業務增速放緩)

    來源:新浪科技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狼來了” 騰訊游戲: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盯上騰訊投資
    改名躲禁令?騰訊:WeCom和WeChat本就是不同產品
    騰訊:繼續與美國政府溝通,以爭取長期解決方案
    有人因微信被封跳樓 騰訊稱沒與死者交流過,或給15萬人道賠償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