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騰訊(0700)入股即將滿一周年之際,永輝超市能夠超越高鑫零售(06808),成為中國商超的NO.1嗎?這是橫亙在中國零售業面前整整1年的命題。
10月25日下午,屈臣氏集團、永輝及騰訊舉行聯合發布會宣布,三方組建新合營公司“百佳永輝”,并將整合屈臣氏集團旗下百佳內地超市業務,以及永輝超市在廣東省的商超業務,三方持有股權比例分別為50%、40%、10%。
百佳超市歸屬李嘉誠的產業,為長江和記旗下屈臣氏集團全資擁有的附屬品牌,同時也是香港兩大連鎖超市之一。另一大超市為惠康,母公司為牛奶國際,后者與騰訊一起,同為永輝超市的大股東之一。
據永輝超市創始人張軒寧對智通財經透露:“廣東省區有1億多人口,我們兩家合并完之后有70來家店,未來開店的速度應該會更快,第一個目標是先快速達到年銷售100億人民幣。”
如果以100億收入計算,加之永輝超市2018年的開店的速度,則其或有可能在未來兩年內營收超越高鑫零售(大潤發和法國歐尚的上市母體)。而倘若整合及自身業務發展順利,則凈利潤可最快有可能在2018財年超越。
在過去的一年中,以永輝作為支點,騰訊在新零售領域攻城拔寨,先后拿下家樂福、步步高等商超企業,如今更將百佳和惠康兩大香港商超巨頭帶入同一個戰壕里,將新零售的國際化再向前邁進一步。
百佳如何受益?
在新聞發布會上,屈臣氏集團高管、騰訊智慧零售戰略合作部及永輝超市高管均有出席,體現三方合作的高姿態。
屈臣氏集團董事總經理黎啟明回憶,百佳和騰訊以及永輝很有緣分的,“我第一次見張總,大家一拍即合,張總是一個實業家,大家用很務實的態度在短短幾個月之間已經做成了一個合營公司”。
放在五年之前,黎啟明可能在疑惑自己的下家在何方。彼時,李嘉誠計劃將百佳超市出售,叫價10億至20億美元,泰國正大、華潤萬家、日本永旺(3.99, 0.02, 0.50%)、澳大利亞Woolworths以及凱雷、KKR、TPG等曾一度成為潛在的競購方,但后因競購者出價未達到預期而擱淺。
百佳超市為首家登陸內地的外資零售商。1984年,百佳超市進入深圳蛇口,開設了內地首家超市門店。
根據三方合作的方案,合資公司旗下所有店鋪均使用“百佳永輝”品牌。永輝和屈臣氏集團將會分別把旗下廣東地區“Bravo永輝超市”業務、旗下中國“百佳”與中國“TASTE”品牌,共計70余間門店注入“百佳永輝”新公司,會員人數超過220萬。
這一合作的背景、方式、意義都頗耐人尋味。在持股比例和新品牌名稱中,一方面,體現了對百佳超市這一老牌零售品牌的尊重。另一方面,在零售業轉型棋到中盤時,永輝依舊顯露出自己的決心與魄力,而騰訊也依舊是小股東策略,與永輝保持同步合作。
在股權方面,永輝、百佳中國出資股權的價值分別為6.22億元、5.02億元,占比分別為50%、40%;騰訊投入現金1.25億元,占比10%。新公司董事會由6名董事組成,按照股權比例,永輝、百佳中國和騰訊各為3席、2席、1席,同時董事長由永輝委派的董事擔任。
根據國信證券的研究,從作價的角度,雙方股權定價方式采用股權價值=息稅折攤前利潤*倍數+現金-負債進行計算。按照P/E估值,廣東永輝+深圳永輝2017年凈利潤約為2997萬元,作價約為20.94xP/E,相對公允;按照P/S估值,廣東永輝+深圳永輝2017年收入為14.76億元,作價約為0.42xP/S,相對公允。廣州百佳2017年收入24.60億元,凈利潤997萬,從P/S的角度作價合理。
黎啟明表示:“這次由超市零售和科技龍頭企業組成合營公司,不單是概念上的零售科技合作,更實質性地為廣東省的超市帶來格局上的轉變,是以強強聯手的模式,深化智慧零售應用,并讓顧客有更優質的消費體驗。目標就是要成為廣東省最具規模的超市巨擘。”
在合資公司中,永輝股權最多,董事長也由永輝委派,經營重任自然要永輝多分擔,永輝優勢的供應鏈能力、營運經驗和合伙人機制,將融入到新的百佳永輝。騰訊智慧零售定位“工具箱”,重點還是在體驗端,用自己的技術工具盤活線下門店,將自己的業務變現。
在永輝方面,其已多次證明改造入股企業供應鏈的能力。以紅旗連鎖為例,在永輝入股后,2018 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同增4.72%%,但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88.6%;2016年,重慶永輝托管的10家中百重慶門店,但年實現全年銷售同店增長 9.9%。
騰訊作為數字化技術賦能者,其在新零售領域,借助專門的云計算技術,可以在門店智慧選址、智慧選品、銷售測量、商圈洞察、門店用戶畫像、人臉支付等領域給予門店支持。
事實上,2017年以來,百佳超市在數字化轉型方面也多有嘗試,比如推出自助收銀機、小程序掃碼購,上線京東到家。今年9月,與騰訊合作推出“微信刷臉”支付。此輪波及到資本層面的合作,則形成了一個堅固的利益共同體。
作為與騰訊融合程度最深永輝,則已成為中國本土新零售商超的標桿。張軒寧表示:“新成立的‘百佳永輝’,能夠快速導入和應用騰訊與永輝在過去近一年時間在智慧零售領域合作中所取得的成果。”
永輝得到了什么?
作為中國增速最快的零售商超(根據年報營收數據,過去8年其復合增長率達26%),永輝在過去兩年頻繁開店并且不斷進行業態探索。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上半年,永輝門店總數已達到952家,在廣東境內的門店數為48家(包括13家紅標店、5家綠標店、21家永輝生活、9家超級物種),僅占門店總量的5%。
但永輝顯然不滿足于這樣的速度,在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即將出爐的大背景下,面對這個全球四大灣區之一的大市場,如何最快速地開拓廣東、粵港澳大灣區市場?與深耕廣東市場34年的百佳超市合作,便是最好的選擇。
永輝與百佳的合作,不能說沒有考慮這一政策紅利。從業務形態上看,永輝最知名的是其生鮮品類供應鏈能力,而百佳則背靠屈臣氏集團的國際化基因及發達的自有品牌商品供應鏈體系,應該說兩者的業態互補性是非常高的,在智通財經看來,百佳的先進零售資產、海外供應鏈的基因和基礎,應該是永輝和騰訊的考慮重點。百佳超市的根基在香港澳門地區,目前百佳在粵港澳門店數超過300家,其供應鏈遍及全球,這更有助于騰訊和永輝的新零售的區域化落地。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事件還有一大亮點:永輝首次以區域分拆的模式進行這樣的合作.
此前,在2014年牛奶國際、2015年京東、2017年騰訊先后入股后,永輝資本運作加速,多以入股和控股方式進入商超同業或上下游業務。
舉例為證,2017年12月和2018年1月,永輝超市連續兩次購入紅旗連鎖股權,最終持股比例為21%,僅次于曹世如家族的27.63%;3月23日購入國聯水產10%股權,并計劃未來12個月內繼續增持;2018年上半年,永輝通過五輪舉牌,成為“中西部商超之王”中百集團的二股東。
除了中百集團、紅旗連鎖、國聯水產外,永輝超市還投資尋田網絡、控股達曼國際、入股星源農牧(835068.OC)等。
連鎖超市只有形成規模效應,才有更大的想象空間。開店的成本太高、模式太重,相較而言,股權合作的代價小得多,區域拆分模式成立新公司,或是對過往永輝入股模式的新探索。
最值得業內關注的是,百佳永輝這樣的模式可能成為未來永輝發力商超模式的新嘗試。
通過百佳永輝的模式,永輝可以找到云超業務新的發展路徑。
根據最新的數據,在8月份,永輝超市的門店數已超過1000家。
張軒寧說了這樣一句話:“這次也是永輝在中國零售市場的一次橫向區域合作。”這句話可以理解為,若合作順利,永輝不排除未來打出更多的牌來。
除了成本外,可以計算的是規模的增量。根據此次合作的公開信息推算,合資公司對永輝超市及百佳中國于中國廣東省內的超級市場業務整合以后,“百佳永輝”在廣東區域的門店數量將達到70余家,超過大潤發的43家。
兩者對于中國最大商超的爭奪意味極為有趣。作為對比,目前中國最大的商超企業高鑫零售(大潤發和法國歐尚的上市母體)2018Q2營收521.63億元,增幅為—0.3%,凈利潤為17.58億元,較之同期僅增加100萬元;永輝超市實現營業收入343.97億元,同比增長21.47%;如果去除股權激勵費用,則凈利潤為12.77億元,實際同比增長21%,與營收基本一致。
如今,加上百佳永輝未來年100億元的銷售額,永輝與高鑫零售的距離近一步逼近,以至于業界發出這樣的選擇題:永輝和高鑫零售,誰才是未來商超的NO.1?
永輝的高速成長,離不開資本的加持、自身的擴張和科技零售的應用。在新零售賽道上,“高速跑車”永輝早早選定了騰訊這桿“加油槍”,共同探索“科技永輝”的業務落地,隨即永輝成了騰訊新零售的標桿。
自騰訊入股以來,雙方進行了緊密合作,特別是一直圍繞零售的底層技術和場景搭建來夯實基礎,從門店端、用戶端到供應鏈端,騰訊的數據和技術都開始應用永輝。
隨著新技術的應用,供應鏈效率的提高,永輝的毛利率持續提升。該公司 2018年第一季度綜合毛利率為 22.79%,較去年同期增長 1.86%。今年上半年,永輝紅標、綠標店綜合毛利率同比增長近2%。按照永輝財報透露,2018年上半年,其276家紅標店同店增長1.5%,坪效為1043元/㎡,而165家綠標門店,同店增長6.8%,坪效為1171元/㎡。
騰訊在新零售做了多少創新?
在過去的兩個月里,騰訊已經多次與永輝一起亮出對零售業的改造整合。
第一次是9月初永輝生活倉的初步成果展示,第二次則是此次對百佳超市的合作。騰訊智慧零售戰略合作部副總經理田江雪透露,永輝生活到家首倉落地福州后,6月份單日峰值訂單已突破6000單。
據智通財經了解,騰訊智慧零售戰略合作部于2018年年初正式成軍,后派出專門的團隊到現場跟永輝一起合作。目前雙方成立了對接永輝智慧零售的項目組,配備強大團隊,雙方高管定期碰面、復盤,并及時將最新新零售技術加以應用。
騰訊入股永輝后,一直試圖打造出智慧零售的標桿。永輝超市此前已與騰訊在門店選址、智慧選品、數字化改造、線上商城搭建、到家場景挖掘等各個方面進行了嘗試。1月,家樂福就宣布和騰訊、永輝簽訂初步的股權投資意向書,5月在上海開出了自己的首家智慧門店“Le Marche”。百佳永輝也是騰訊、永輝在零售行業的再一次聯合對外輸出。
在此次入股百佳永輝后,騰訊也間接將香港兩大商超直接攬入囊中。除了百佳外,目前永輝超市單一大股東是持股19.99%的牛奶有限公司,后者擁有惠康超市、萬寧、美心等家喻戶曉的香港零售品牌。在香港,百佳旗下的超市與牛奶國際旗下惠康超市分別擁有33.1% 和39.8%的市場占有率。
此前,騰訊的微信支付、阿里的支付寶,一直在爭奪香港的移動支付業務。
據貝恩咨詢公司分析,中國的兩大零售巨頭——在阿里巴巴和騰訊在過去12個月里,他們總共花費了200多億美元做新零售的實驗,由此來改變中國人的購物方式,并重塑全球商超格局。
目前傳統零售巨頭迅速向騰訊和阿里靠攏,并形成兩級分化:以京東和永輝為兩大抓手,騰訊迅速將家樂福、步步高沃爾瑪拉入自己陣營;阿里陣營里則站著高鑫零售、百聯、三江購物、新華都。
騰訊對新零售極為看高,在接連對永輝超市、每日優鮮、家樂福、萬達商業、海瀾之家以及步步高等企業投資入股后,又在2018年2月下旬,在集團層面成立智慧零售戰略部,著力布局新零售。
在所有入股商超企業中,騰訊最看重的是永輝,源于后者強大的供應鏈和科技持續迭代的基因,并不斷孵化出超級物種、永輝生活、永輝到家、等新零售樣本,更與騰訊共同探索出更多的零售技術應用。“其實像優品、優客都是一開始我們在跟永輝的深度合作當中孵化出來的產品,后續應該會有更多”。田江雪說。
如今,在百佳投入到騰訊和永輝的懷抱后,新零售的中場戰事已然開啟。【責任編輯/林羽】
(原標題:新零售的戰爭:李嘉誠的百佳超市投入騰訊、永輝懷抱)
來源:智能財經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