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阿里華為等被傳“縮招”背后:IT業招聘職位同比腰斬

    繼美圖、拉勾網、錘子手機陷入裁員風波;阿里、京東被傳“縮招”后,又一科技公司傳出此類消息。

    23日,有媒體稱華為近日發布了內部文件,宣布原則上停止社招。隨后華為“火速”回應:系不實報道,將面向全球吸收優秀人才。

    雖然,一眾公司都以 “仍有社招需求” 、“優化”、“體系升級”等話術對傳聞予以否定,但此類消息的密集傳出,讓“互聯網就業寒冬”的說法不脛而走。

    “為了找‘大廠’的工作,我加了22個微信群。每個群里超過300人,消息經常99+,大家共識就是:今年格外慘”,一位海外畢業生王同學對尋找中國創客表示。

    從獵聘大數據來看,進入10月,互聯網行業的確出現了企業招聘需求放緩的趨勢。智聯招聘平臺大數據更是顯示,2018年第三季度,IT/互聯網行業的招聘職位數同比減少51%。

    互聯網公司的“就業寒冬”真的來臨?實際情況究竟如何?

    校招、社招、 “被獵”同步縮招

    可以確定的是,各大互聯網公司,招人仍在繼續。

    除了各公司的“官宣”,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專業一名老師對尋找中國創客(ID:xjbmaker)表示,已經有同學收到了百度、騰訊、美團、支付寶等大公司軟件工程師的offer。

    各大招聘網站上,也能看到百度、華為等公司的社招消息。另外,經尋找中國創客求證,多名騰訊、阿里員工稱,目前一些技術崗位有社招名額。

    但變化在于, “大廠”、“獨角獸”放出的崗位變少,門檻變高。因此,會讓求職者感受到競爭激烈,甚至是“求職寒冬”。

    “之前阿里在我們學校每年招30-40個本科學生,今年就收了10個左右”,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某學院老師透露,目前大公司都在縮招,對學生筆試、上機能力要求比以往也更高。

    王同學最明顯的感受是,筆試過關率很低。她看到有人在求職群里稱,參加騰訊筆試的有30萬人,進入面試的約兩三千人;一些應聘阿里的人則稱,基本上是筆試后就沒有動靜。

    一位叫“mutig王胖子”的網友也稱:“今年校招,面了一些大廠,有的大廠直接說了我們就是按照社招要求面的”。

    社招也是如此。某AI獨角獸公司技術崗工作人員對尋找中國創客(ID:xjbmaker)表示,今年在一些地區停止技術崗位的校招,社招名額也減至原來的40%。

    除了校招和社招,大公司的很多關鍵崗位、中高層管理人才需要通過委托獵頭來招聘。一些公司的態度是人才要儲備,但更加謹慎,部分崗位會“降級”處理為通過普通渠道招聘。

    知名獵頭公司CGL的合伙人肖瑪峰表示,隨著互聯網創業公司融資進程的減慢,有些公司也收縮了擴展進程,招人變得更為謹慎?!瓣P鍵崗位和中高層招收的崗位數量沒有明顯的縮減,但原來是招聘的速度優于質量,現在是質量優于速度,公司都傾向于多花點時間,多比較幾個人”,他說。

    降級則體現在,有獨角獸公司已明確表示,低于總監級別,又不是核心業務崗位的,停止委托獵頭服務,改為走成本更低的普通招聘渠道?!斑@也是出于對成本控制的考慮”,肖瑪峰表示。

    三季度互聯網招聘職位同比減51%

    從獵聘大數據“2018年1-10月互聯網新增職位指數”來看,進入10月,互聯網行業確實出現了企業招聘需求放緩的趨勢。

    智聯招聘平臺大數據顯示,2018年第三季度,IT/互聯網行業的招聘職位數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51%。

    從細分領域看,2018年第三季度,電子商務子行業的招聘需求同比下降達57%,在IT/互聯網大行業中跌幅居前。

    此前火熱的網絡游戲行業受到網游總量和新上線數量限制的影響,也再度出現招聘職位同比下降,第三季度大幅減少48%。

    從熱門崗位看,獵聘大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互聯網行業核心職能需求前三名分別是軟件工程師、產品經理/主管、運營經理/主管。之前號稱“各個公司都缺”的數據分析師崗位,需求占比僅為0.91%。

    中國就業研究所所長曾湘泉曾透露,互聯網是“雙創”的重要領域,互聯網行業最近幾年一直是用人“大戶”,而目前互聯網用人需求的退潮與創業公司的生存周期相關。

    曾湘泉認為,從市場方面來看,互聯網人口和流量的紅利已逐步衰減,網絡軟件及游戲的用戶增長遇到瓶頸,導致互聯網企業間的競爭愈加激烈,行業利潤受到一定程度擠壓。

    同時,從監管層面來看,《電子商務法》表決通過,加之八部委聯合發布的網絡游戲限制,都讓互聯網行業的經營更加合規,此前部分不規范的行為得到管制。

    縮招是信號,促使大公司自我調整

    不只互聯網公司,全行業情況都不樂觀。

    根據獵聘大數據“2018年1-10月全行業新增職位指數”,從2018年9月中旬以來,全行業新增職位指數呈現較明顯下降。

    同比2017年三、四季度,2018年三、四季度全行業招聘增長需求有所放緩,且2018年第四季度相比于第三季度招聘需求減少的占比明顯增加,為近8個季度中的最低點。

    以此趨勢,獵聘方面分析,不排除2019年一季度全行業招聘需求進一步減少的可能。

    而對于互聯網公司來說,招聘是市場的信號,透露出互聯網公司在快速成長后,周期峰值的回落。

    “外部資本市場股價的下跌,也形成了負反饋,迫使上市公司開始思考自己的擴張是否得當,進而調整策略”,北京理工大學公司治理與信息披露研究中心主任張永冀說。

    與去年底相比,走牛的科技類中概股今年紛紛遇“劫”。截至10月21日,阿里、騰訊、京東、網易、百度年內市值分別縮水10.5%、26.28%、40.08%、35.29%、12.26%;而剛剛登陸海外市場的美團、小米、拼多多、愛奇藝,也都難逃破發命運。

    張永冀認為,股價上漲會讓上市公司誤認為自己過去策略是正確的,股價下跌正好相反。

    以估值跌破3萬億的騰訊為例,在今年9月,騰訊就進行了一次架構調整,成立了平臺與內容事業群(PCG)、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取消了移動互聯網事業群(MIG)、網絡媒體事業群(OMG)、社交網絡事業群(SNG),這三個事業群的業務被完全拆分進新成立的PCG和CSIG。

    “很多互聯網公司在進行階段性調整,公司業務重新定位,人力安排會更為敏感?!睆堄兰秸f。【責任編輯/江小白】

    (原標題:阿里華為等被傳“縮招”背后:IT業招聘職位同比腰斬)

    來源:尋找中國創客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874萬畢業生迎來最難就業季:企業縮招、毀約、尷尬云招聘
    【浮世繪】“智聯招聘”員工倒賣個人信息 16萬個人簡歷被出售
    智聯招聘陷流量死局?曝內外勾結狂刷假簡歷忽悠客戶
    阿里華為等被傳“縮招”背后:IT業招聘職位同比腰斬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