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國務院正式發布了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綱要,一直到2030年,是中長期的一個規劃,規定了要在人工智能的一些領域當中,包括它的基礎研究,包括它的創新應用,有所作為,基礎和研究的包括大數據智能、跨媒體智能、群體智能和混合智能以及自主智能五個方面,特別在智能制造、智慧醫療、智慧城市和智能農業四個方面要加強應用。
隨著世界人工智能熱潮的發展,“智慧醫療”逐漸進入大眾視線,人工智能與醫療民生的結合、技術層面與醫療實踐的合作,將給社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和改變?
2018年9月16日,“智慧自主醫療系統聯合研究中心啟動會暨醫療大數據相關課題發布會”在清華大學舉行,標志著中國的醫療大數據智能應用又邁出重要一步。
1+1>2:致力打造醫療大國通向醫療強國的臺階
智慧自主醫療系統聯合研究中心(下稱“研究中心”)由清華大學自動化系與醫渡云(北京)技術有限公司聯合成立,將開展智慧自主醫療系統、共性技術與核心技術研究,包括醫療大數據智能應用,智能臨床管理、智能真實世界療效評價、智能輔助診療、智能藥品臨床試驗管理、智能醫保建模與決策支持等,力爭占領智慧自主醫療系統學術前沿,促進中國衛生信息發展,推動健康醫療大數據智能應用。
清華大學自動化系組建于1971年,經過50余年的發展,自動化系在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的教學科研上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為我國培養了大批學者,成為我國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方面的研究與創新開發基地,培養出屹立于各層次、各級專業的人才,在我國的現代化建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醫渡云(北京)技術有限公司為業界領先的醫療人工智能技術公司,也是首個以數據智能驅動醫療創新解決方案的獨角獸公司。
醫渡云良好的數據基礎和平臺,加上清華大學前沿的科研技術,由雙方聯合成立的研究中心將會是學界、商界和技術界一個強強聯合。
清華大學副校長鄭力表示,研究中心建立的同時,還將開始醫療大數據相關課題,這直接使我們今天的平臺,成為醫學科研、臨床、技術應用和產品研發等方面的一個重要的知識舞臺,將為我國從一個醫療大國變成醫療強國做出貢獻,這對于清華大學,對于醫渡云,對于我國的醫學事業,都是一件具有重要意義的事情。
此次研究中心的啟動被寄予厚望。中國衛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副秘書長黃安鵬在致辭中表示,研究中心成立的意義非比尋常,是為服務醫改、為健康中國,為新一代人工智能建設做出新的貢獻。
在責任分工方面,作為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副主任、研究中心主任范文慧表示,兩個中心分工明確,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在吳澄院士的帶領下有一個團隊會很好地去進行數據的整理、挖掘,研究新的數據挖掘的算法,包括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算法,跟醫渡云很好地結合,在這個里面產生出新的學術成果和應用成果來,幫助醫療行業發展。
作為研究中心副主任,醫渡云首度技術官徐濟銘表示,未來研究中心將深入開發人工智能在醫學基礎研究及臨床的實際應用,用世界領先的技術和醫學知識打造中國自主的智慧醫療,從而進一步惠及民生,讓“人工智慧”服務于每一位醫護人員和患者,探索人工智能+醫療的無限可能。在未來的工作中,醫渡云將充分發揮在數據應用和處理方面的長處,為研究中心的工作提供全力支持和保障。
加薪多課題:升級醫療科研的思與行
據了解,研究中心已經計劃在重疾科研、新藥研發和醫保藥械3個領域開展重要研究,為國內醫療改革及科研發展提供助力,在此次啟動會上相關課題也面向大眾發布,分別為《重大疾病生物樣本數據庫(BioDataBank)和科研平臺》、《基于真實世界數據和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的新藥研發平臺》和《醫保藥械準入與定價的復雜性分析與預測平臺》。
上述課題對于我國醫療改革及發展而言意義重大。
據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副主任、研究中心主任范文慧介紹,在重疾科研方面,為廣大醫學科研工作者搭建生命科學的數據平臺,協助科研工作者在提升工作效率、增強科研成果的產出方面做出努力;在新藥研發方面,研究中心將為廣大醫藥企業提供基于真實世界數據和智能技術的平臺,有利于醫藥企業縮短新藥研發的時間周期、節約新藥研發的成本;在醫保藥械準入與定價方面,基于國家和各地區的疾病人群分布、患者疾病負擔、醫療資源和行為分布和醫保資金的狀況,精細化仿真和預測各種藥械進入醫保和不同定價給整個醫療系統和患者帶來的變化,為更經濟有效的醫療社會福利決策提供了理論參考,既為企業在產品納入醫保范圍提供技術支持,也為減輕患者的醫療費用支出成本做出貢獻。
為了確保課題的開展,研究中心還特邀清華大學智能無人系統研究中心主任、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戰略核心專家、原863、973首席科學家吳澄院士擔任中心首席科學家,首席特邀顧問則是原863專家組組長、國際建模仿真學會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戰略咨詢委員會專家李伯虎院士,并在專項課題中邀請到兩位院士顧問,即清華大學教授博導、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009年教育部長江特聘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戴瓊海和醫渡云首席數據科學顧問、美國國家科學院及港科院院士王永雄。
大數據賦能多家三甲醫院,助力中國科研走向世界
智慧醫療離不開醫療大數據的支撐。
中國是醫療大國,但不是醫療強國。我國有著世界上最多的人口,換個角度,在各個疾病領域,也有著全球最多的患者。醫療體系對無論是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都有很大的挑戰,這里面涉及到醫療技術發展的問題,醫療資源、資金分布的問題,在醫療背后整個藥械、藥品研發的問題。
醫療需要數據,除了臨床數據、健康數據,隨著疾病更進一步的發展,還需要一些組學數據,生物組、基因組學的數據,蛋白組學的數據,這樣才能更加精準地定義和細化疾病,細化醫療方法,結合重大疾病相關的生物信息技術與臨床技術,推動基礎研究的進步。
自2013年起,國務院辦公廳接連發布《國務院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務院關于促進和規范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的指導意見》、《“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明確強調了“健康醫療大數據是國家重要的基礎性戰略資源”這個概念,重視醫療健康大數據的發展,使醫療大數據成為我國信息化發展步入深水區后的核心主題之一,受到了來自政界、學界、商界等多方的高度關注。
此次研究中心的啟動正在基于此背景下的一次重要落地實踐。
醫渡云首席執行官孫喆表示,自2013年起,醫渡云已與國內700余家醫療機構、100余所頂級醫院達成戰略合作,為醫院處理、融合涉及30余項專科疾病、3億多名患者、13億次病例數據。
近日,中山大學腫瘤醫院攜手醫渡云《柳葉刀·腫瘤學》發布鼻咽癌研究成果,在國際上為我國醫療聲威。孫喆期待,在此次研究中心的建設與啟動中,清華大學和醫渡云發揮各自優勢,在醫學科技、教育、醫療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開展廣泛合作,共同推動人工智能與醫學創新融合發展和應用成果推廣。
據悉,此前剛榮登人民創投、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聯合發布的《中國大數據獨角獸企業TOP20榜》的醫渡云,近期又有幸與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牽手。
孫喆指出,醫渡云將繼續本著綠色醫療初心和國家隊的使命擔當,積極探索改善人類與疾病關系的宗旨,與國家智慧醫療戰略站在同一高度,為服務醫改,為健康中國,為新一代人工智能建設,為中國的智慧醫療事業更上一個臺階而貢獻力量。【責任編輯/雷露露】
(原標題:智慧醫療研究中心啟動 清華攜手醫渡云打造醫療大數據中國標準)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