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周刊編者按】盡管在全球IT產業潮流變幻、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但硅谷總是能在起伏間一次次屹立潮頭。從個人電腦、網絡搜索到社交網絡、自動駕駛……在IT產業的每次重大技術變革浪潮中,幾乎都至少有一家在硅谷誕生和成長的公司成為全球市場的引領者。硅谷總是能夠通過持續創新和自我再造而保持長青,這一現象不能不令人思考。
首位解碼人類DNA的科學家雷格?文特爾是個飛車狂人,擁有數十輛跑車和摩托車。他最愛的座駕是一輛紅色Tesla Model S轎車。文特爾說Model S是一輛順暢、安靜的車,但它的魅力不止這一點,它同時還是一件數碼設備。它的無線網絡讓他可以聽互聯網電臺,用智能手機開鎖。當遇到一些故障時,比如車上那塊17英寸觸摸面板沒反應了,不需要有人到他在加州拉霍亞的家中修車?!俺弥砩衔宜X的時候,一名軟件工程師登錄我的車,發現了問題,把它給修好了,”文特爾說,“這徹底改變了交通行業。這是個帶輪子的電腦?!?/p>
Model S只是越來越多被賦予軟件力量的機器中的一員,這些機器也許會給美國經濟帶來巨大助益。從煙霧探測器到噴氣式飛機引擎,機器的效率得到空前的提升,在程序代碼的幫助下變得更加強大。這種硬軟件的結合是美國的優勢,讓聰明的公司有機會對消費物品和產業設備進行全方位的重新構想,就像蘋果對手機、特斯拉對汽車所做的那樣。
這是一個簡單卻容易被忽視的認知,即便在硅谷也是如此。過去幾年里,很多公司在這項理念上投了錢,風險投資家馬克?安德森所說的“軟件正在蠶食世界”,有效地概括了這種動向。安德森是風投公司安德森-霍洛維茨的聯合創始人和普通合伙人,他在2011年推斷,將 有更多產業開始圍繞它們的軟件所提供的服務和數據運轉。(《彭博商業周刊》所有人彭博公司是安德森-霍洛維茨公司的投資人。)喬治?梅森大學的經濟學 家泰勒?考文說,這個理論沒有把硬件的價值擺出來,而他預言的革命是有所不同的。“我會稱之為‘軟件和硬件終于聯手’?!彼f。
2003年消費科技正值鼎盛,這讓特斯拉可以享受從零開始打造一輛車的奢侈。特斯拉自己寫代碼,并讓軟件和巨大的觸摸屏成為這件交通工具上的明星部件。特斯拉的駕駛者不用手忙腳亂地操控旋鈕,只要用手指掃兩下就行了。通過無線網絡,特斯拉可以給汽車加入新特性——更快的充電、更好的操控——和蘋果向iPad推送可下載更新一樣。在一定程度上,這也正是為什么特斯拉是作為一家科技公司而不是車廠進行估值的:2014年它的股價從120美元飛漲到284美元,市值達到340億美元,比Twitter略高。
在過去大概50年里,頂尖精英們一直在努力提高軟件的水平。他們制作了Web、文字處理器和數據庫,還有運行我們的金融系統和通信網絡的操作系統。直到最近,軟件才進化到可以把最復雜的代碼安全地注入機器的程度。
想象一下10年前,一輛車像如今的特斯拉和谷歌的自動駕駛汽車那樣在高速路上行進,而車上運行的是 Windows,將是怎樣的情景。
軟件品質的提升,再加上價格低廉、強大的處理器和傳感器以及更穩定可靠的電子儀器的出現,就產生了iPod開發者托尼?法德爾所說的創新超級周期。在過去,硬件的重大突破是由政府 或大公司出錢促成的,科技業的其他公司會花上幾年時間開發軟件,好把這種硬件利用起來。法德爾說,如今這個等式的兩邊可以同時行進了?!巴蝗婚g有了一種全面的變革,”他說,“不管是特斯拉,還是在火箭里 使用以太網電纜的SpaceX,都是把低成本、消費級的技術和傳統世界里的制造科學結合起來。你把這些東西湊到一起,它們就會變成某種我們從未見過的東西。”
法德爾的公司Nest Labs把軟件、傳感器和無線通信設備整合成恒溫器和煙霧探測器。谷歌花了32億美元現金收購它,認為這是一個重新構建家居設備的機會。一些創業公司正在DNA測序儀和安檢儀上進行硬軟件的結合,或者制造協同運轉的微型衛星,就像一只只懸在天空中、可以重新編程的眼睛。
通用電氣的頭等大事是制造可以用軟件和傳感器測量、調試運行狀況的噴氣機引擎、火車和渦輪?!跋乱粋€重大技術變革將來自這種軟件和硬件的匹配,這個前景是很清晰 的,”通用首席經濟學家馬可?安農齊亞塔說,“有人說這只會推動一種累加性的進步。而在我看來,這明顯是打開一個全新維度?!?/p>
當然,有些心高氣傲的軟件公司 是不需要多樣化的,比如Facebook(這家社交網絡公司現在是虛擬現實頭盔Oculus的所有人,但是還沒用它做過什么事。)不過有一些科技業的軟 件故事并沒有按之前承諾的情節發展。 Zynga、Groupon、Foursquare, 這些都是安德森夸獎過的公司,但產出成果良莠不齊。很多名氣很大的云計算公司無非是把之前的軟件重新打包,加上新的界面而已,但是贏利十分困難。
更激進的變革模型是iPhone。它對硬軟件的結合將手機變成了一臺口袋電腦,讓美國從亞洲和歐洲手中奪回了通信技術領域的優勢。谷歌用Android軟件、手機和平板電腦鞏固了美國的地位。在這次轉折中,蘋果成為全世界市值最高的公司,谷歌在軟件領域的主導地位令業界羨慕不已。
隨著更智能的、軟件驅動的機器興起,美國有機會取得更大的勝利。在最復雜的軟件以及對算力的創造性應用方面,硅谷始終是一個中心。特斯拉的車和通用的飛機引擎已經開始適應這個模型。生產它們的工廠已經計算機化。一家名叫Sight Machine的創業公司 通過工廠車間的攝像機和傳感器采集數據,用軟件進行分析,找到缺陷所在;首席執行官喬恩?索貝爾說,公司還受雇去監控快餐流水線。
“設想現有的創新和實體世界結合起來的情形,意味著我們的行為方式會產生重大的改變?!彼f。
美國并非成功的保證。Nest在出現軟件故障后召回了它的智能煙霧探測器。像考文和安農齊亞塔這樣的經濟學家也指出,這個時代不見得對所有人都有利;一個自動化車廠源源不斷地產出自動駕駛的車輛,會讓很多人失業??嘉念A計會有大批勞動力從出租車和工廠轉向家政和兒童保育行業。
安農齊亞塔的看法更樂觀一些——新的智能設備有助于推動未來數年的全 球經濟?!叭祟悓π峦嬉鈨汉头盏目释捌诖菬o止境的,”他說,“這一點能創造財富。”
總之硅谷曾經靠軟件或者硬件來推動產業發展, 現在美國產業界希望通過硬軟件的聯動發展來創造它們自己的“iPhone”“特斯拉”。
【IT時代周刊編后】硅谷被譽為地球上最具創新力的地方,這一聲譽它當之無愧。全球只有14%的企業在創新戰略和商業戰略之間做到了強有力的契合。令人震驚的是,全球五分之一的企業表示他們根本就沒有創新戰略。而在硅谷,這一比例高達近54%。擅長創新、擁有強大的創新文化,對硬件軟件能夠進行強有力的整合,這或許是硅谷最大的競爭優勢所在。【責任編輯/李響】
本文來源:商業周刊中文版,作者Ashlee Vance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