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記者從港交所披露易獲悉,火幣集團聯手裂變資本收購香港主板上市公司桐成控股,火幣集團董事長李林將持有桐成控股73.73%的股權,成為實際控制人。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從消息來看,此次火幣收購港股上市公司可能意在借殼上市,在資本層面為火幣上市鋪平道路。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國內監管日益趨緊的情況下,要注入火幣相關資本還有些困難。
收購上市公司
據港交所披露易在8月2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港股主板上市公司桐成控股大股東分別向火幣集團董事長李林和裂變資本董事長滕榮松轉讓73.73%和6.8%的股權。記者查閱發現,此次交易實際發生時間為8月21日,李林所購買股份數量約為2.22億股,滕榮松所購買股份數量約為2045萬股。二者的成交價格均為2.72港元。據此計算,李林此次收購花費約5.24億元人民幣,滕榮松花費約4824.2萬元人民幣。
不過目前仍在停牌中的桐成控股還未發布進一步的聲明公告,同時記者也聯系了火幣集團相關負責人,該負責人表示具體以公告為準。
值得一提的是,李林曾公開表示,“火幣核心的資產,是火幣交易所的業務。現在交易所業務于全球范圍內都還沒有完全合規。借殼上市從操作上存在很大的難度”。
在幣策首席分析師肖磊看來,桐成控股本身市值偏低,對于收購這樣一家公司來說,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目前看象征意義在于,火幣體系有了自己的上市公司。此外也有業內人士稱,如比特大陸、嘉楠耘智、億邦國際等國內三大礦機廠商近期紛紛向港交所提交了申請,但礦機畢竟是硬件公司,擁有芯片概念,以做交易平臺起家的火幣要想上市的話仍要面對來自監管的挑戰。
轉戰海外前途未卜
對于火幣集團來說,發展的轉折點無疑是在去年9月。2017年9月4日,央行聯合多部委下發《關于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后,火幣網在去年9月15日發布公告,稱將在9月30日前通知所有用戶即將停止交易,并在10月31日前關閉了全部人民幣交易。
而這對火幣集團來說無疑是一次沉重的打擊。自2013年成立以來,火幣網曾憑借在國內的業務成為全球比特幣交易量最大的平臺。此后,火幣集團開始轉戰海外,并開始多方向發展。
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火幣集團仍要面臨來自于國內的監管壓力。目前國內用戶仍可以在火幣全球站等平臺以C2C(用戶對用戶)的方式購買數字貨幣進行投資,而未來監管是否會采取措施徹底屏蔽海外平臺還是未知數。
從近期來看,監管的風聲已經越發趨緊,有消息稱,下一步監管機構將對服務器設在境外,但實質面向境內居民提供交易服務的124家虛擬貨幣交易平臺網站采取必要管控措施,加強監測,實時封堵。
上市仍是未知數
業內人士認為,也正是在監管日益趨緊的情況下,火幣集團才亟須謀求轉型。記者了解到,目前,火幣集團已完成對新加坡、美國、日本、韓國、中國香港、泰國、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及地區合規服務團隊的建立,旗下業務涵蓋交易所、錢包、投資、HT生態基金、孵化器、礦池、資訊、研究院等模塊。
而此前的火幣網團隊則轉型為火幣中國,成為區塊鏈垂直領域的專業綜合資訊及研究服務平臺,提供咨詢、研究和教育培訓等服務,總部位于北京。
“從實際的情況來分析,這次收購只是股權層面的一次資本運作,火幣集團數字貨幣交易業務是否能夠裝到上市公司,這個是需要打問號的,因為一旦裝入上市公司,在目前香港的監管環境下,有可能會壓力較大,被迫退市的概率也是很大的,除非把火幣旗下一些獨立運作的業務裝進去。”肖磊說道。【責任編輯/孟亮】
(原標題:火幣“借殼”易上市難 轉戰海外前途未卜)
來源:北京商報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