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周刊編者按】雖然在今年9月蘋果發(fā)布會上Apple Pay的亮相,不及iPhone或是Apple Watch那樣充滿了多媒體的渲染。但從目前輿論看來,apple pay在支付領域的前景似乎十分被外界看好,究其原因,本文作者認為有三點,第一:移動支付的安全感;第二,快捷流暢的系統(tǒng)級方案;第三,信用卡公司、銀行、商家參與。
盡管在蘋果9月9日的新品發(fā)布會前,新款iPhone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但無可否認Apple Watch 和Apple Pay才是蘋果在可穿戴設備和移動支付這兩塊巨大且有待進一步開發(fā)的市場的奠基之作。
但是Apple Watch電池壽命參數(shù)缺失、定價高于預期、須與iPhone近距離配合使用且只支持iPhone 5以后機型、并未出現(xiàn)針對蘋果HealthKit的殺手級應用等,這導致各路分析皆對其未來命運表示擔憂。
但是,作為蘋果的移動支付解決方案,Apple Pay依靠NFC(近場通訊)技術為基礎,結合蘋果早前布局的O2O應用Passbook、利用作為安全元件的認證芯片Secure Element和手機內置的指紋識別功能(Touch ID)完成支付過程,其前景不容小覷。
有人說上述技術皆已出現(xiàn)多年,且市場上已有Google Wallet、Square和SoftCard等類似產品存在,Apple Pay的出現(xiàn)對移動支付市場的影響有限。但如同蘋果在其涉足的絕大多數(shù)領域從來不追求做先行者,卻往往成為標準建立者和成功者一樣,在移動支付這個有望成為未來新的利潤增長點的領域。
Apple Pay被看好主要是因為它有三大確保其成功的優(yōu)勢,我稱之為Apple Pay的“三大護法”。
安全感
涉及到支付問題,安全是用戶的首要關切。Apple Pay支付表面上看也無非是通過NFC傳輸支付數(shù)據(jù)。但蘋果的安全措施遠非如此。
首先,Apple Pay在交易中不使用真正的信用卡號,而是為交易指定唯一代碼,并將相關信息加密存儲在手機存儲單元中的認證芯片上而不是蘋果的服務器上;其次,在驗證交易的方式上,用戶可以選擇Touch ID也可以選擇輸入密碼,但無疑選用Touch ID(亦即指紋)將更有效確保交易安全。盡管蘋果也提供服務通過Find My iPhone來使丟失手機的Apple Pay失效,但是指紋驗證為手機丟失后支付帳戶可能被盜用增加了一道保護屏障。
總之,不將敏感數(shù)據(jù)存于云端或服務器大大降低了其被惡意攻擊的可能性,加上通過Secure Element和Touch ID實現(xiàn)的“硬件+生物識別”的授權方式,幫助蘋果營造了更加可靠的安全感。要知道,對于大眾用戶而言,安全感比安全技術本身更能影響其選擇。畢竟,Apple Pay所采用的底層技術NFC決定了其像任何數(shù)據(jù)傳輸一樣——只要有發(fā)送和接收信息的過程,就有被攔截和破解的可能。但是蘋果做到的是采取針對性措施主動加以防范。
快捷流暢的系統(tǒng)級方案
發(fā)布會的視頻完美展示了Apple Pay交易過程的簡化流暢,顛覆了傳統(tǒng)的從錢包中取出信用卡輸入密碼及在收據(jù)上簽名等過程,但前提當然是需要一部支持該功能的新款iPhone。這實為蘋果一貫采用的軟硬件兼顧的封閉系統(tǒng)級方案。
第一,新發(fā)布的兩款iPhone是蘋果首次推出大屏手機,這是很多IOS系統(tǒng)的忠實用戶一直在等待的產品,所以新款手機的銷售將“零成本”帶動Apple Pay在用戶中的推廣。第二,Apple Pay雖被蘋果定位為一項方便用戶的服務,而華爾街也有分析師在發(fā)布會后稱這項服務短期內不會明顯提升蘋果的總收入,但具備巨大潛力改善公司的凈營收。這意味著Apple Pay有望如同早年的iTunes之于iPod或App Store之于iPhone,當Apple Pay借助蘋果的巨大行業(yè)影響、龐大粉絲群體以及對用戶習慣的強大塑造力成為移動支付領域真正的成功者時,其無疑也將反過來為iPhone的銷售增加助力。
反觀Google在同一領域更早推出的產品,由于android系統(tǒng)的開放協(xié)同導致的安全難題以及硬件產品廠家眾多從而無法統(tǒng)一標準,因此并未搶得市場份額上的先機。所以Apple Pay固然是蘋果涉足移動支付市場的一個產品,但同時也是蘋果軟硬兼?zhèn)鋺?zhàn)略上的一著棋。
信用卡公司、銀行、商家參與
盡管在發(fā)布會上,蘋果為了對比需要將信用卡描述為“暴露的卡號以及過時和不堪一擊的磁條”,把信用卡的安全漏洞“黑”得毫不留情;但庫克絕對明白欲把Apple Pay落到實處,信用卡公司、銀行和商家的參與,一個都不能少。
蘋果此次宣布了萬事達、Visa、美國運通、富國銀行等皆為Apple Pay的參與者,運用對令牌服務(用生成編碼等形式代替敏感帳戶信息)的支持,Apple Pay吸引了美國現(xiàn)有信用卡購買力的83%參與其中。據(jù)弗雷斯特分析公司透露,信用卡公司已經建立聯(lián)合標準以便推廣Apple Pay,從而確保自己同快速發(fā)展的移動支付領域保持緊密聯(lián)系。Visa CEO在向媒體發(fā)放的新聞稿中稱:“我們從一開始即認為令牌服務將為顧客和商家都帶來完美的使用體驗。
如今你可以在我們同蘋果的合作計劃中看到,而未來你可以期待更多”。值得一提的是,令牌存儲在iPhone的安全芯片中,進行在線支付同樣方便。美國的Target百貨已表示會自10月份起在自家的App中加入基于Touch ID的支付方式。日常生活中的支付場景可以說無所不在,作為科技與服務結合品的Apple Pay,有了金融業(yè)的支持、商家的參與和消費者的接受,將從一個迷人的概念轉變成為一種新的普通支付方式。
當然,具體到大陸市場,考慮到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已經憑借投身互聯(lián)網金融且具有巨大的用戶群體以及已有電商平臺的成熟支持,加之由于蘋果并未宣布更多與中國銀聯(lián)及銀行的合作模式,此外還有無法回避的準入和管理政策問題等等。因此筆者對于Apple Pay的看好也只能是“有限樂觀”。
【IT時代周刊編后】Apply Pay的亮相,展現(xiàn)了蘋果殺入移動支付市場的實力和決心。Apple Pay對于蘋果來說不是一項業(yè)務,更多的是一種服務。雖然Apple Pay的前景十分光明,但至于其是否能夠快速全面的接入和覆蓋,但還是要取決于與銀行談判的速度。而對于國內用戶,我們更關心的是,銀聯(lián)和支付寶什么時候能接入Apple Pay?【責任編輯/李響】
作者陳小春,原文首發(fā)iDoNews專欄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chuàng)客100創(chuàng)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lián)網IT、傳媒知名企業(yè)和個人。創(chuàng)客100創(chuàng)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lián)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chuàng)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