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私有化一年后,而立之年的戴爾公司押注正在“沒落”的PC

    【IT時代周刊編者按】提起戴爾,大多數無論懂電腦還是不懂電腦的中國用戶都不會陌生。這家成立于1984年的公司至今已有30年的歷史,稱得上是PC業界的“老牌勁旅”。國內很多人的第一臺電腦就是來自于戴爾,亦或者現在辦公使用的仍舊是戴爾的設備。2013年9月份,戴爾宣布完成私有化。一年過去了,戴爾公司到底發生了什么?迎來30歲生日的戴爾公司并未舍棄原有的PC,反而其將投入更大精力來推動這塊業務。聽聽戴爾客戶解決方案全球銷售總經理David Schmoock是怎么說的。

    1984年,邁克爾·戴爾在大學校園創辦了戴爾公司,隨后它就開始PC領域的奇幻之旅。如今它是一家收入600億美元級別(2013財年營收為569億美元)的IT巨頭。2013年9月份,戴爾宣布完成私有化。一年過去了,戴爾公司到底發生了什么?近日,戴爾客戶解決方案全球銷售總經理David Schmoock在接受采訪時指出,戴爾私有化,并非淡出IT圈,而是為了更加有的放矢地為客戶提供更加完備的端到端解決方案,另外,戴爾對于PC市場的決心和野心從未動搖。

    私有化:不再討好 絕非隱退

    2013年9月12日,戴爾宣布私有化成功完成。戴爾私有化耗費了249億美元,這是科技行業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私有化事件。創始人邁克爾·戴爾期待,把戴爾公司帶入一個全新的高度,而不再看別人臉色。

    戴爾私有化的原因之一是,加速公司未來戰略的推進。當時邁克爾·戴爾強調,戴爾公司將繼續擴大企業與服務器業務。盡管PC市場在下滑,戴爾仍將擴展在新興市場的影響力,持續投資PC、平板電腦及虛擬計算市場。

    雖然邁克爾·戴爾對公司私有化做了詳盡的說明,但是外界對于戴爾私有化之后何去何從,仍是議論紛紛。

    有觀點認為私有化可以讓戴爾遠離華爾街和投資人的喧囂,一心一意地自己做事,不受他人左右;也有觀點認為,私有化似乎是戴爾的一種逃避現實之舉,為什么那么多的公司爭先恐后去上市,而退市的僅僅是少數?

    對于外界的質疑,David Schmoock說,私有化讓我們有更多的精力去著眼長遠的發展。他指出,之前戴爾是上市公司時,只看短期,也只能看短期,每90天就要向華爾街匯報一次業績發展成果。

    這么一說,讓人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戴爾并非是為了隱退,而是在韜光隱晦,厚積薄發。

    但是整體而言,戴爾在私有化成功之后,由于不再有業績通報,其在業界的聲音似乎弱化了很多,難道戴爾真的是隱身了嗎?對此,David Schmoock表示,“我們不需要再做那些表面工作,我們把之前應付華爾街和投資人的精力,都花在了與客戶和合作伙伴的溝通上了。”

    PC:情結難舍 重新發明

    放眼近幾年以來的PC市場,由于受到移動互聯網設備崛起的影響,PC市場整體開始下滑,而產業格局可以說是巨頭更迭,風云變幻,聯想異軍突起,超越惠普成為全球PC市場老大,而與此同時,以索尼為代表的日本PC企業開始逐步淡出PC市場的競爭。PC市場正在呈現兩極化態勢,一方面,聯想等巨頭吸取了更多份額,而另一方面很多小型PC企業幾乎走向末路。

    不過,即便如此,PC市場上仍然存在極大變數。雖然,PC市場如今仍處于負增長,但是下滑正在收窄,即便聯想是一朵鮮艷的花,但是戴爾、惠普、宏碁、華碩、東芝等廠商,依然對PC市場充滿希望,動力不停。

    戴爾以PC起家,自然對于PC有著獨特的情感。雖然邁克爾·戴爾并沒有對戴爾公司PC業務的去向發表看法,但是David Schmoock作為戴爾全球PC業務的老大,其言論足以代表戴爾公司未來戰略。David Schmoock指出,戴爾雄心從未改變,那就是成為全球PC絕對的領導者。“PC業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戴爾如今是一家端到端解決方案提供商,PC與戴爾從事的企業級業務,包括軟件、服務器、存儲等等很多業務有著密不可分的協同關系。戴爾端到端的偉大愿景要實現,PC業務絕不容失!”

    對于戴爾PC業務未來戰略布局,David Schmoock透露說,戴爾要在四個領域打造強有力的競爭優勢:一、在傳統PC領域力爭做到全球的領導者;二、努力打造平板電腦的競爭優勢,力爭取得更強的市場份額;三、加大在2合1市場的拓展力度;四、瘦客戶端市場鞏固領先優勢,如今戴爾是全球瘦客戶端市場的第一名。

    誘惑:守住專注 耐得寂寞

    作為一個傳統的硬件廠商,戴爾涉足過諸多的產品市場。但是,在如今風火的移動互聯設備風起云涌時,戴爾似乎沒有了活力。

    放眼當下的IT產業,智能硬件、物聯網、云、大數據等等無疑是其中的亮點。當然,戴爾在后幾個領域中都有所作為,但就是在人們熱捧的智能眼鏡、智能手環等智能硬件方面,鮮有動靜。為此,David Schmoock說,“據我了解,我們目前還沒有任何計劃進入這些市場。”

    他的回答讓人吃驚,即便是暫時不進入新領域,一般廠商高管都會拋出,不排除未來進入等辭令。不過,David Schmoock接下來的一席話,讓人沉思,“我是PC產業中的一個老人了,在這個領域打拼多年,對于傳統的臺式機、筆記本電腦、工作站等產品有著濃厚的感情,戴爾如今在這些領域的表現讓我非常興奮,充滿激情。戴爾持續在PC領域進行創新,我們還針對中國市場推出了量身定制的產品。”

    如今IT產業的態勢有些尷尬,一方面產業的關注點都排到了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移動互聯設備上了,另外PC領域的增長近幾年來一直處于負數,即便是2014年有所好轉,趨勢仍然是下滑。

    然而在這種產業環境下,戴爾卻取得了讓人稱奇的業績。據有關數據顯示,戴爾在全球PC市場的業績增長良好,2014年第二季度全球出貨1044.8萬臺,同比增長13.2%。同時,第二季度的成績是戴爾連續6個季度取得銷售增長,這也是業界首家取得此成績的企業。David Schmoock指出,戴爾之所以能夠在PC產業整體下滑的情況下保持高速增長,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產品創新。比如,在中國戴爾推出了Alienware系列游戲電腦、游匣7000等高端產品。

    而對于平板電腦等產品對PC市場帶來的沖擊,David Schmoock則表示得非常樂觀,“我們在移動互聯市場早有布局,尤其是在2合1、平板電腦、商用瘦客戶端等方面積極創新,并擁有絕對領先實力。”

    在9月中旬召開的英特爾IDF2014上,邁克爾·戴爾高調亮相與英特爾CEO科再奇,一同發布了采用英特爾最新的酷睿-M處理器、厚僅為6mm的平板電腦產品,這是目前世界上最薄的平板電腦。

    中國市場:本地創新 深拓區域

    說到PC,中國市場無法規避,這里是全球最大的市場,這里有全球最大的PC廠商聯想,這里有眾多的PC巨頭盤踞,聯想、惠普、戴爾、宏碁、華碩、三星等,再加上一些中國本土廠商也紛紛加入戰團,當然我們也無法不提索尼等日系廠商,有人奮發圖強,有人無奈撤離,這里是可以代表全球態勢的PC產業清明上河圖。

    “無疑,中國是戴爾最看重的市場之一。”David Schmoock表示,戴爾在中國,為中國。戴爾在中國推出了很多專為中國本地市場設計的產品,當然這些產品不僅在中國銷售,也在全球銷售,中國客戶需求主導全球產業趨勢。對于中國市場的開拓,David Schmoock表示,“這是一場持久戰,我們玩的是一個長期的游戲,所以眼光必須長遠。我們不僅看每個季度在中國的表現,更注重如何把PC業務的根基做牢、做長久。只有這樣,戴爾在中國才會取得長期成功。”

    雖然David Schmoock說得輕巧,要在競爭對手環伺的中國市場做出名堂,豈非易事?競爭對手怎能善罷甘休?David Schmoock胸有成竹地說,“中國市場地大物博,戴爾不會只關注一、二線城市,而是會下沉到中小城市甚至西部、邊遠山區等區域,我們會在這些地方開新的門店,拓寬渠道合作伙伴,在不發達地區打造生態系統。”

    據介紹,戴爾在今年7月份宣布與中標軟件合作,戴爾電腦開始預裝中標麒麟操作系統,權利滿足中國用戶需求。談到中標麒麟操作系統是否僅僅為了填補空白的話題,David Schmoock表示,“非也。中國市場用戶的需求是多樣化,事實上,預裝了中標麒麟操作系統的產品,在政府行業有不錯的銷量。戴爾會提供多樣化的選擇,Windows、Linux、甚至其他操作系統,我們要做的是去傾聽客戶的聲音,并竭盡全力滿足他們的需求。”

    兩幅畫:戴爾公司三十而立

    人們常說,三十而立。1984年成立的戴爾公司,迎來了它的三十歲生日,私有化成功,似乎讓它成為一個三十歲的男人,魅力十足且略嫌神秘。997年加入戴爾的David Schmoock,領導戴爾在美洲的產品營銷團隊,后來負責整個亞洲市場營銷團隊。David Schmoock曾在2012年4月加盟聯想公司,擔任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和北美地區總裁。2012年11月,他重新回到戴爾工作。

    由于聯想和戴爾在PC領域是真刀實槍的競爭對手,因此David Schmoock的這種經歷讓人十分感興趣,這會對他在戴爾的工作帶來什么影響呢?對于在聯想的履歷,David Schmoock表示,“我在聯想工作非常愉快,沒有任何負面的故事可講。但是邁克爾·戴爾先生說服了我,他讓我堅信戴爾未來會走上一條非常好的發展道路,而且需要像我這樣的人加入戴爾,來推動整個戴爾公司的發展。”David Schmoock把他本人這種豐富的經歷看做是一種財富,他認為這種閱歷可以幫助戴爾更好地取得成功。

    “這么多年的工作經驗,我已經是PC行業里面的元老級人物了,但是我覺得如果想要在這個行業取得長期成功,就必須持續不斷地去聆聽客戶需求,要做到謙遜,要真正能夠把握理解行業的趨勢,而且能夠針對行業趨勢做出響應的企業,同時能夠為客戶交付高價值的產品和解決方案”,David Schmoock一激動把PC行業的秘訣抖落出來了,“無論是戴爾還是聯想,抑或是其他公司,歸根結底都是要把客戶放在第一位。”

    當我讓David Schmoock為三十歲的戴爾公司畫一幅畫時,他說,“其實畫一直在我心里,但兵團不是一幅,而是兩幅。其中一幅是一大塊堅固的巖石,寓意戴爾對商業用戶提供穩固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另外一幅是運動員,不僅體育能力強,還有著非常豐富的生活,可以穿上最漂亮、最市場的服裝,開著最好的、最前衛的、最時尚的車,又可以享受生活。這幅畫寓意戴爾面向消費用戶提供的價值,這種風采展現在XPS、Inspiron、Alienware等產品上。”

    【IT時代周刊編后】這么多年來,幾乎沒有聽說過戴爾電腦出現過什么重大的質量問題,無論是在家用產品上,還是對安全穩定性要求更高的商用產品上,戴爾都是品質的保證。如今私有化后的戴爾,能夠更加的專注于產品和服務上,秉持著高效率和多渠道營銷,這樣的氛圍下其未來的發展也更值得期待。【責任編輯/賈茹】

    本文作者梁欽,CNET科技資訊網執行總編,微信公眾號(laoliangyehua)。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私有化一年后,而立之年的戴爾公司押注正在“沒落”的PC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