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想知道為什么我們只對原生Token(也稱為區塊鏈協議)做評級或推薦,為什么不包括非原生Token?
“你為什么不喜歡ICO初創企業?”他們問。“在以太坊上運行的所有偉大的新創項目怎么樣?”
答案是:大多數ICO公司都試圖在平臺之上創建廣泛的應用程序,但這些應用程序仍然很脆弱,很大程度上只是實驗性的,使用不足并且沒有經過充分的壓力測試。
接受現實:作為加密貨幣市場,它整體仍處于起步階段。它還沒有達到可用性,速度,可擴展性或整體成熟度,以容納數十億人并與Google這樣的企業競爭的實力。
盡管第一代加密貨幣有應用,盡管最新的加密貨幣承諾速度,但它們的可用性和使用范圍仍然相對較小。
只要看看事實并比較真實數據即可:
事實1
假設每天有100萬筆交易,比特幣將會阻塞,幾乎無法使用。而且這是假設所有最近的擴容升級得到充分實施。
事實2
Facebook每天獲得數以億計的帖子,評論和上傳。
事實3
谷歌每秒獲得4萬次搜索或每天約35億次搜索。
明顯的結論是:在這個早期階段,沒有任何可比性。從使用的角度來看,加密貨幣還遠沒有被主流采用。
這有很好的理由。
請記住
20世紀90年代互聯網泡沫所發生的一切。
請記住互聯網早期出現的看似“毫無價值”的業務。
請記住,在千禧年之交時,納斯達克是如何達到5萬億美元市值的繁榮和突如其來的崩潰。
是的,這是一個投機泡沫。但這個泡沫也是新世紀一些最成功商業的催化劑。
亞馬遜網站在2000年崩潰后被譏諷為垃圾,然而現在卻是世界零售之王。
當時臭名昭著的寵物網站Pets.com,曾經被很多反對者嘲笑, “在互聯網上銷售是荒謬的,”他們說。他們預測:“沒有購物者會放棄實體店。
而在那個時候,他們是正確的。
為什么?當時互聯網革命必須克服的最大障礙是什么?
今天區塊鏈面臨同樣的問題-——用戶接受程度(用戶共識)。
你看,那個時代Pets.com和其他失敗的互聯網公司,它們的問題并不是想法不好。
問題是那時的互聯網根本沒有足夠的活躍用戶。
互聯網太慢了。這太難使用了。這很貴。而實體商業模式尚未打破。“我們老舊的最喜歡的實體商店都很好,謝謝你”,辯護人說。
是不是聽起來有點熟?
這正是我們今天的區塊鏈所面對的現實,更廣泛地說是分布式賬本技術(DLT)。
就像20世紀90年代的互聯網一樣,DLT今天仍然緩慢、昂貴、難以使用,而且令人很費解。
一個太過偉大的想法,太快了。
就在上個星期,我們完成了一個基于區塊鏈的項目的審查,這個項目是關于分布式云存儲的。
這個想法本身就是天才:文件不是存儲在中央數據庫中,而是分散存儲在分布式網絡中。
這些文件被加密。除了所有者以外,任何人都無法進入。此外,中央政府機構將被市場激勵機制所取代,這將允許數千人同時進行競爭。
這不僅會降低費用,還會提高服務質量。
更多好處:整個架構基于沒有任何一個權威人士可以控制的智能合約。沒有任何限制,沒有政策干預,也沒有不可讀的條款和條件。
這是一個美麗的愿景。
問題是,就像20世紀90年代后期的互聯網一樣,這個平臺對于普通人來說使用起來很慢,昂貴而且很難。
事實上,為了充分利用他們的平臺,開發人員甚至建議用戶熟悉命令行界面。“回到DOS命令”,他們說。
真的嗎?這將會被主流采用?
然而,在ICO中,這種偉大想法與可怕營銷之間的這種不匹配是非常普遍的。
我的預測:這些初創企業大多會失敗。不是因為他們的想法不好,而是因為該技術尚未準備好大規模采用。
底線...
區塊鏈發展確實處于的非常早期階段。我們絕不能忘記這一點。
開發人員仍在構建基礎架構。他們仍在試圖找出究竟誰支付了什么。他們還沒有完成正確的體系結構以實現最佳實踐。他們仍在研究要升級采用哪個協議。他們還沒有在固定性和靈活性之間取得平衡。
這些是艱難的、根本性的問題。如果沒有正確的答案,分布式賬本技術就無法提前進入下一階段的大規模采用。
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只嚴格推薦基于DLT協議的區塊鏈項目的原因。這已足夠投機。
我們還沒有推薦任何在這些協議之上搭載的項目,這更具投機性。
“下一個亞馬遜”將會到來。但不是現在。【責任編輯/衛安】
(原標題:魏斯評級:我們為什么不給ICO項目評級?)
來源:烯財經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