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江西省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大會在南昌舉行,會上江西省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正式宣布成立,這一面向工業互聯網的省級平臺的搭建旨在實現產業上下游、跨領域的廣泛互聯互通,助推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
可以說,無論是從政府層面還是到企業層面,對工業互聯網的重視也已經達到了空前的高度。以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科技革命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對工業生產方式的變革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推力,要實現實現振興實體經濟的目標,建設和發展工業互聯網是重要一步。
充當制造業“基礎設施”
推動制造業提質增效
伴隨著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與各行各業的融合程度日益加深,工業互聯網已經成為一種新的基礎設施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從而推動制造業提質增效。
因此,從國家層面對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已經上升到了空前的高度。早在從2015年,國家發布《中國制造2025》以來,“工業4.0”、 “中國制造2025”、工業互聯網這些詞匯已然成為了全社會的熱門詞匯,而這也為今后工業互聯網的全面爆發奠定了一個較高的基調。
去年十一月,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指出,工業互聯網是我國搶占國際制造業競爭制高點、數字經濟發展主動權的關鍵。要通過數據應用與智能連接,提升生產效率和質量,創造精準供給。
可以預料的是,在未來相當一段時間內,國家會把工業互聯網當作基礎設施來投資、建設、運營,為“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化提供網絡支撐體系,從而加速工業向智能化的轉進。
工業互聯網是實現中國制造 2025 的前提條件,也可以稱得上是“基礎設施”,制造業服務化、數字化成當下的大趨勢,而云計算、數字化成為推動力。因此工業互聯網持續高景氣度將加速工業企業上云速度,在這一利好條件的刺激下相關企業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在政策的指引下吸引著各行業企業紛紛布局。梳理國內工業互聯網的進程,可以看到三條分支在其中盤繞:一是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平臺,以阿里云、騰訊云、浪潮云、華為云等提供公有云服務的廠商為主;二是行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以海爾、三一重工等廠商為主,不提供公有云服務;三是區域級工業互聯網平臺。
不同級別的工業互聯網相關企業在各自所處的領域不斷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推動制造業的轉型升級。
條條大路通羅馬
玩家云集,但姿態各異
在工業互聯網發展的三大格局,最引人關注的,莫過于國家級互聯網平臺,經過十年發展,競爭格局也逐漸變得明朗并且趨于穩定,從生態競爭力和生態發展潛力兩個方面來看,阿里云、騰訊云、浪潮云、華為云作為行業的第一梯隊已經處于絕對的領先地位。
通過觀察當下工業互聯網發展重心不難發現,以基礎設施和基礎計算力為服務內容的云計算市場的第一階段已經接近尾聲,以平臺與數據為核心內容的云計算第二階段正在開啟。就頭部玩家各自的發展姿態而言,雖說彼此的目標一致,但具體做法卻各有不同,都在基于各自優勢搭建平臺和生態圈,但實力孰優孰劣?
阿里云、騰訊云作為互聯網巨頭,二者在互聯網數據方面有著天生的優勢,在具體方向上也比較類似。
阿里云依靠公有云領域的品牌勢能和強大的商業推廣能力,推出了ET城市大腦、ET醫療大腦等一系列人工智能方案。幫助政府、企業進行轉型升級。
騰訊云發布了智能服務開放平臺——小微,與騰訊其它業務類似,“去中心化”、“賦能”是其主要特征,可以讓硬件快速具備聽覺、視覺感知能力,同時賦予硬件更多的能力擴展。
不同于阿里云和騰訊云的連接,浪潮云更像是在融合。浪潮云工業互聯網平臺將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與工業系統的全方位深度融合,以集成創新為主要方式,以應用創新為主要目的,幫助企業構建以雙模IT架構為驅動的基于云的企業創新中樞系統,實現重新整合內部產品,增加新型服務能力,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
華為云計算業務地位的發展優勢就相對少一些,雖說也如浪潮云一樣較早涉足企業級市場,但作為一家硬件產品商,從CT到IT談何容易,更何況成為云計算的服務商,于是乎只能從服務器、存儲入手,而云計算短時間內的確難以成為其主力業務,更像是一種戰略遠景。
通過比較不難發現,由于很早就發力的企業級市場布局,目前浪潮云具備了強大的工業互聯網基因,有打造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平臺的能力。就發展態勢而言,浪潮云與阿里云、騰訊云的布局也有明顯的差別,它是要打造整個云服務生態體系而不只是類似于物理嫁接般的簡單對外輸出,而這其實也得益于浪潮云本身的優勢。
構建覆蓋全球的云生態,浪潮云底蘊可謂十分豐厚。在國際技術支持、市場資源、政府資源、工業企業資源方面有著深厚的積累。在全國很多地方開設浪潮云中心以及創客中心,有利于實現跨區域、跨行業的產業聯動、協同,助力構建工業互聯網應用生態體系,除此之外,豐富的工業企業信息化經驗和專業知識積累也為如今工業互聯網的布局奠定堅實的基礎,此外,浪潮還聯合多家企業通過區塊鏈技術打造中國質量鏈。
如今,浪潮云正將這些優勢,結合30年企業信息化的經驗,移植到工業互聯網的布局上,進一步擴大自己的業務版圖,其在工業互聯網時代的布局可以說在四家企業中占據了先機,絕對具備打造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平臺的能力,改變著傳統質量把控體系。
深入推進工業互聯網實踐
助力制造業發展新生態建立
前面我們提到,浪潮云在市場拓展中,更多地融入了"生態"的玩法。基于一整個生態環境下,制造業往往可以迸發出更大的活力,就目前而言,浪潮云不斷深入進行工業互聯網實踐,其生態價值也因此凸顯得淋漓盡致。
山東省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正式成立,浪潮擔任理事長單位。目前,浪潮已在濟南等多個地市,針對當地產業集群、和當地政府合作聯合建設、推廣工業互聯網。為企業提供設備遠程運維、備件管理、上下游產業精準協同等服務。
除此之外,浪潮云還與廣東省正式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推進工業互聯網發展。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廣東簽約共有阿里云、騰訊云、浪潮云、華為云4家廠商及3家運營商參與,其中浪潮云是唯一一個總部不在廣東當地的廠商。這本身其實也是對浪潮云技術實力的高度認可,也是浪潮云多年深耕企業級市場所帶來的優勢。
在剛剛成立的江西省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中,浪潮同樣當選聯盟副理事長單位。除此之外,浪潮云在工業互聯網實踐方面還與中國儲備糧、偉星集團、山能集團等實體經濟展開合作,通過自己上下聯動的云生態助力合作伙伴成功轉型升級。
由此可見,在“云”時代來臨之后,浪潮云選擇的路與阿里云、騰訊云、華為云都不同。這條路走的人很少,但與此同時也意味著發現價值的可能會更大,在這條路上的積累,造就了如今浪潮在工業互聯網時代競爭的優勢。
生態往往意味著“重”,競爭壁壘更強。就比如電商的渠道、物流、倉儲的搭建,可能會費些功夫,但一旦搭建完成這將帶來巨大的商業紅利。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同樣也是如此,只有真正融入現代技術的制造業才能產生化學反應。
一個好的商業模式算不上什么壁壘,因為競爭對手可以隨意地跟進。而真正能夠創造競爭優勢的策略,必然需要給競爭對手創造某種“壁壘”,讓他們難以跟進。浪潮云工業互聯網所搭建的云生態其實就是如此。無論是多年的企業級服務市場經驗,還是全球技術、渠道等資源的累計,都是其它玩家所難以跟進的。可以想象的是,隨著工業互聯網的深入發展,浪潮云所帶來的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也會更加凸顯。【責任編輯/衛安】
(原標題:阿里云、騰訊云、浪潮云、華為云,工業互聯網新階段誰將更勝一籌?)
來源:IT三劍客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