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區塊鏈、數字貨幣、ICO(首次代幣發行)成為創業者與投資人關注的焦點。國內于去年9月徹底禁止ICO。在全球范圍內,對于這一新募資方式的批判性探討從未停止。
“斜桿青年”ICO
ICO發展已有時日。
記者發現,2017年全球ICO融資金額創造新高。資本市場開始將其與風險投資做直接比較。
對此,RedpointVentures風投合伙人Tomasz Tunguz提供了一組對比數據。
2017年2月~10月ICO融資數量及規模
2017年2月起,截止11月6日,全球ICO融資交易一共130筆,融資總金額達到27億美元,其中18筆超過1億美元,120筆達到5000萬美元。
2017年2月~10月每月ICO融資總金額
2017年6月~10月,單月的ICO融資總金額都超過3.5億美元,且ICO融資增長趨勢在進一步發展。
2017年2月~10月ICO融資和A輪融資規模對比
此前,眾籌融資的規模從來沒有超過A輪融資總規模的10%,而僅在2017年三季度,ICO融資規模就已經達到A輪融資總規模的32%。
2017年2月~10月ICO融資和A輪融資數量對比
2017年10月,每6筆A輪融資中,就有一筆是ICO融資。過去一年,A輪融資數量呈現出了下降趨勢,ICO融資則在持續上升。
各國ICO融資規模
按照不同國家分類,ICO融資規模最大的國家是美國,占ICO融資總額的57%,其他排名前五的國家分別是瑞士、新加坡、加拿大和英國。
上述數據表明,ICO已經成為加密數字貨幣生態系統里初創公司融資的主要來源,可以幫助初創公司募集到數億美元的資金。如果按照這一趨勢繼續發展下去,同時監管機構也能對市場進行把控,ICO融資將會成為初創公司一種全新的、重要的資金募集機制。
ICO會不會革了風投的命?
ICO會不會取代風險投資?
對于資本市場,這是敏感而又不可回避的問題。
圍繞這個問題,創頭條(Ctoutiao.com)記者采訪了16位一線投資人,其中5人直接表示不便表態,其余11位投資人觀點如下(采訪實錄,略有刪減,排名不分先后):
朱嘯虎(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
ICO取代風險投資是不可能的事情。
前幾年講眾籌會不會取代VC(早期投資),現在眾籌已經沒聲音了。眾籌相對來說比ICO還安全一點,眾籌融資金額相對比較小,眾籌企業一般會以商品形式、實物形式返還給投資人,相對來說不會成為騙局。
在大部分文明國家,以ICO向不合格、沒有專業投資經驗的投資人去募資,這是違法行為,我們不建議任何創業者以ICO的形式去募資。
李竹(英諾天使創始合伙人)
ICO目前暫時還不會取代風險投資,但是它對早期投資會有沖擊。
主要原因還是早期投資金額不大,將來可能你在區塊鏈上賣掉一部分股權,就可以拿回你的資金。這樣可以進行循環投資,對個人天使或者長青基金都有好處,所以早期投資的募資、機構會發生一些變化。
劉博(啟迪之星創投主管合伙人)
短期內不會。
ICO類二級金融市場,目前基建還不成熟,應用還不成熟,需要更多時間來觀察效率和成本平衡。目前大規模應用成本太高,要找到有價值的應用。
程鵬(清控銀杏合伙人)
暫時不會。這個我們沒有做特別嚴肅的探討,我自己是這么理解的,ICO可以視為募資渠道或者籌資方式的一個新變化,但不能保證把一個不值錢的項目變成一個值錢的項目。
VC的核心價值不是資金供給,如果一個企業找不到錢,不用ICO,眾籌多了去了。ICO可以看成進階版的眾籌,眾籌有籌成功的,也有沒成功的。從這個邏輯來講,資金問題永遠不是最核心的問題。
吳玲偉(AA加速基金創始合伙人)
不會,不是所有的項目都可以結合區塊鏈,目前來看實際上能夠找到應用場景且有實質價值的ICO項目不多。
孫敬偉(騰業創投合伙人)
以目前ICO的基本理念和狀況來看,應該不會。
主要原因是在向非特定人群募資的不合規性且不被監管,這在成熟的資本市場是很難被接受的,另外目前ICO發出來的那些項目是否真有價值,還有待討論。
如果項目本身有價值,還是建議通過風險投資的方式來募資。從各國出臺的相關政策看,項目通過ICO募資的合法性還是存在很大挑戰,因為沒有監管,魚目混珠。
高慶一(君杰資本創始合伙人)
ICO不可能取代風險投資。
在中國社會里,受教育程度是不同的,咱們對一些事情的判斷有一定的標準。但為什么今天非法集資還有那么多受害人?因為好多老大爺、老大媽在三四線城市,ICO和比特幣已經成為割韭菜和圈錢的方式。在中國,監管永遠是懸在頭上的一把劍,ICO的本質在于去監管、去中心化。
董剛(云投匯創始人兼CEO)
有可能,但是呢,肯定都有一些基本的前提。
ICO本身是個好東西,因為這也是眾籌做到一定階段以后推導出來的。如果說相應的監管和政策都能配套跟上,即有些合規的企業利用這種牌照或者資質來做,未來很有可能會替代掉一些VC,甚至PE(晚期投資)的,這個可能性還是存在的。
陳雪濤(十方麟璽創投合伙人)
我個人認為,在短期內ICO和風險投資是相互不能夠替代的。
我個人覺得它本身其實是在國內的個別現象,或者是說它只不過是一個道具,被個別人或者個別機構所利用了。我們現在認為,區塊鏈技術和ICO并不是一回事兒,它還是有很長的路要走。
某風險投資人A
絕對不會,尤其在中國,門都沒有,全球來講也很難。
ICO本身是缺乏金融管理能力的。前兩年產品眾籌、股權眾籌也沒有出現明文限制,但是后期發現很多市場化的問題。眾籌過程中每一個資金方太細碎,每個人投資的時候并不了解背后標的的專業性,所以最后處理資金的時候非常難管理。
資金的管理有自己的一套體系,不是一個簡單的模式可以顛覆掉的。資金投資其實是一個信任的鏈條,大家相不相信這個事情、能不能把資金長期放在里面、有沒有目光長遠、對于短期利空能不能承受,這些都不是ICO和眾籌能夠做到的。
某風險投資人B
這涉及到對比特幣等數字貨幣的認知,現狀基本上是龐氏騙局。一級市場的投資是不可能被替代的,這是精英干的活兒,所以股權眾籌也是龐氏騙局。
針對“是否會通過ICO投資創業企業?”的問題,其中4位投資人也給出了回應:
李竹(英諾天使創始合伙人)
我們也嘗試在創業企業里面尋找一些標的,將來可能跟區塊鏈進行結合的。這些標的一般都是互聯網上的交易類型的公司,有網絡效應的公司。至于是不是拿數字貨幣去做投資呢,我們還在探索中。
劉博(啟迪之星創投主管合伙人)
不會,不喜風口。
吳玲偉(AA加速基金創始合伙人)
會,有好的項目不能放過,這是一次生產關系和商業構建邏輯的全面躍遷,必須參與,理性(合規)參與。
董剛(云投匯創始人兼CEO)
至于我們會不會用這個方式來投企業,當然也基于一些前提(合規),那么這個結論還是成立的。
記者統計顯示,發表觀點的11位投資人中,認為ICO不會取代風投的數量最多,達到6位;其次是暫時不會取代的,有4位;1位投資人認為有可能取代。
從他們的觀點來看,ICO難以取代風投,原因大致有如下4點:
國內已于去年9月明令禁止ICO,從全球范圍來看,ICO面臨很大的合規風險;
市場基建不成熟,應用不成熟;
ICO不具備風投的核心價值;
ICO缺乏資金管理能力及體系。【責任編輯/衛安】
(原標題:ICO會不會革了VC的命?)
來源:創頭條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