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Token,可能是比區塊鏈更偉大的發明

    區塊鏈在春節期間,掀起了極大知識焦慮和討論高潮,卻在數字貨幣市場,呈現出反向低谷。

    比特幣跌幅50%,其他的數字貨幣,普遍下跌70%。

    區塊鏈世界中,的確充斥著大量泡沫。

    因為離利益太近,這里聚集了精英,也匯聚了牛鬼蛇神,且兩者邊界,模糊不清。

    各類空氣幣、傳銷幣和雞肋幣的出現,讓數字貨幣變得渾濁不堪。

    而正因為如此,深藏其后的“Token”,其真正價值,被掩蓋殆盡。

    “悲哀的是,現在這些為區塊鏈搖旗吶喊者,99%并不明白Token的意義,都是沖著其財富效應去的?!眳^塊鏈領域多位元老級人物,都曾如此表示。

    也許只有浮躁褪去,就如大潮退下,才會露出海底的珍珠一樣,那時Token的魅力,才能真正展現……

    01通證,而非代幣

    中國最早為區塊鏈搖旗吶喊者,恐怕就是“元道先生”。

    元道先生的真實身份,是世紀互聯數據中心的創始人、董事長陳升。

    早在2013年,他就在關注區塊鏈,并最早提出,將“blockchain”翻譯為“區塊鏈”,對應“互聯網”三個字。

    在目前,ICO項目發行的各種Token,為了吸引更多的炒幣者,被直接翻譯成“代幣”。

    元道大概也沒料想到,當年他擁抱的區塊鏈,在今日會發展得如此迅猛,而區塊鏈項目發布的各種Token,居然能掀起如此的軒然大波。

    “把Token譯為代幣,可以說是大錯特錯的?!痹婪Q,即便這種翻譯已約定俗成,也要堅決把它改掉,不容姑息。

    正確的翻譯,應該是“通證”。

    在早期,元道是鏈圈的擁躉,對幣圈,則頗為反感,但在一次次幣圈席卷的財富浪潮中,元道開始冷靜審視Token的意義,才發現自己錯了。

    “我甚至覺得,通證的意義比區塊鏈還重要。”元道稱。

    先來說說,什么是“通證”。

    在傳統的價值體系中,只有可以被記錄在賬本上的事物,才可進行價值交換,進行流通。

    所以,記賬是產生財富的基礎。

    但是,現實世界中,絕大多數事物無法被量化,可被記賬的事物,是極為有限的。

    但是“Token”可以。

    這件事情神奇在,Token可以將實體資產、虛擬的數字資產,通過數字的方式進行記錄。

    比如,現在已被記錄的,比較常見的有門票、積分、合同、證書、點卡、證券、權限、資質等等。

    元道將Token稱為:可流通的,加密數字權益證明。

    “試想一下,無論是標準還是非標的商品或服務,都能夠數字化、通證化,并上傳到區塊鏈上,進行低摩擦、甚至零成本的交易、切割,世界將變成什么樣子?”元道對一本區塊鏈表示,此時,人類的資產和價值,將完全被激活。

    最典型的一個案例,就是Token化的“房屋和土地資產”。

    比如,以前的房子交易,只能一整棟直接出售,不可能將一棟房子分割成好幾份,分開買。

    但是在區塊鏈上,價值可以分割,并進行流通。

    “區塊鏈是新世界的后臺技術,而通證是新世界的前臺經濟形態,兩件事情完全獨立,兩件事情同樣偉大。”元道稱。

    02垃圾Token

    “大多數的人,把主要關注力都放到了價格暴漲和各種暴富的傳奇上,而通證的真面目被掩蓋了。”元道一直在呼喚,行業褪去浮躁,從而關注Token本身的意義。

    “現在很多幣圈的思維是什么?”元道稱,他們在“空轉”。

    搞一條鏈,發一個新數字貨幣,按上一堆先進技術,再拉上幾個名人做背書,盡快上交易所。

    然后開始莊家拉盤、價格炒作。而所謂的幣,完全沒有服務實體經濟,這就是空轉。

    元道認為,空轉速度快,但是始終不落地,遲早要崩下來。

    “99%的ICO項目,都是騙局?!苯咏O管層的知情人士透露,這是監管層對其的態度。

    行業的浮躁和瘋狂,確實讓人震驚。

    目前,絕大多數的“Token”,都是毫無價值的。

    很多項目發行的,都是空氣幣,完全沒有落地場景;還有“雞肋幣”,只映射了一些毫無意義和增值空間的資產。

    這些都屬于垃圾“Token”。

    另外,還有一些“Token”,雖然有點用,卻沒啥想象力。

    比如,積分幣,積分可以換購,但是,卻毫無升值的邏輯。

    難道只能靠上交易所,通過炒幣把價格抬高嗎?如果是這樣,本身意義不大。

    此外,還有一些“分紅幣”,其本身價值,也受到質疑。

    所謂的分紅,還是由一些中心化來決定,又如何保證公平公正?

    那么,什么樣的“Token”,才是終極模式?

    03終極模式

    為了直觀理解,我們拿一款游戲來舉例。

    在以太坊上,有一款小游戲,一度被認為是區塊鏈領域目前最為成功的應用,游戲名叫Decentraland。

    這款游戲是如何運轉的?

    游戲開發者將游戲制作出來后,就將游戲規則和玩法,刻在了區塊鏈上,無法修改,他們也無法干預。

    他們自己保留了一些Token后,其他Token流入市場。

    在游戲系統中,有6萬塊土地,土地公開拍賣,當然,需要用Token來購買。

    游戲的初始土地拍賣,參加人數超過3000人,最貴的一塊地,拍出了等值于十二萬美元的價格。

    大家熱情暴漲。

    接著,土地的主人,就開始建設自己王國,在土地上蓋房子、建社區、建公園,而如此,王國和土地都開始越來越值錢。

    這時候,別人要想再來購買你的土地,就需要更多的Token。

    因為Token的總量是固定的,當游戲參與方越來越多,在供求關系的作用下,二級市場上Token的價格就越來越高。

    這也意味著,這款游戲的總價值,已水漲船高了。

    有意思嗎?在一個無人監管的自由生長的生態系統中,這套系統平穩運轉,并不斷增加價值。

    這和比特幣完全一樣,自由生長,且有條不紊。

    我們將其稱為“自生態”。

    自生態為何能自行生長,并不斷增值?其背后的秘密,就來自“Token”。

    首先,游戲玩家們,希望更多的人參與游戲,自己手里的土地和Token變得更值錢,他們開始不斷安利身邊的朋友參與進來。

    這居然就將游戲行業頭疼不已的“流量”問題,輕易化解。

    流量再也不會被巨頭們收割,用戶產生了“自然流量”,打破了巨頭們的壟斷。

    其次,游戲開發者們,因為手里還保留著Token,當Token增值后,他們也賺到了錢。

    他們不再需要為了讓用戶“氪金”,而費勁心思。

    這就是真正有價值的Token的魅力。

    它能夠徹底激活每一個人的潛能,在這個自生態系統中,所有的人都是利益共同體,為了共同的目標努力。

    不得不承認的是,現在是一個精英社會和壟斷時代。

    少數的精英和巨頭,控制了所有的行業,并指揮著平民為他們賣命,為了他們的利益而勞作。

    而在這個自生態系統中,平民的智慧和潛能被完全激活,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勞作,且獲得公平的回報。

    阿里巴巴的合伙人曾鳴也認為,Token本質是一個利益機制,促使“大家愿意主動合作”。

    “就像比特幣一樣,比特幣的成功與礦工獎勵機制的設計有直接關系,但這本來就是一個復雜的經濟學、管理學、心理學難題……區塊鏈直接面對的是人性。”

    在Token的激勵下,去中心化世界自動運轉,且看起來如此美好。

    通過Token,將更多的資產(比如游戲、存儲、網絡、文化內容等)上鏈,激勵勞動者與創造者的勞動與交易,也許真的可以完全激活人類社會的價值。

    因此,現在我們判斷一個ICO項目的好壞,有了兩個頗為有效的指標:

    第一,只需要看看Token是否有落地場景,是否能激勵所有的人為了這個生態而努力。

    第二,Token是否將以前無法記賬的資產,進行了電子化,并可以進行切割交易,而同時,這套新的流通價值體系,有不斷增值的空間。

    Token,某種意義上,確實比股份制更性感。

    它激活了人的潛能,且較為公平,并有密碼學的保證,無人可以篡改、干涉。

    除了暴富故事,我們更應該關注抵達未來之路?!矩熑尉庉?孟亮】

    (原標題:Token,可能是比區塊鏈更偉大的發明)

    來源:創事記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區塊鏈】半年報探營262只區塊鏈概念股成色:集體避談相關收入
    【觀點】區塊鏈是不是偽命題?未來何在
    中國第一批區塊鏈科班學生將從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畢業
    【區塊鏈】爭搶“頭名”身份 區塊鏈服務商跑馬圈地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