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區塊鏈火之前微信群的活躍度基本都靠紅包,而區塊鏈拯救了雞肋般的微信群,目前運作最為成功的“3點鐘”主社群聚集了大批名人、大咖,以對區塊鏈討論的深度和廣度而知名。
春節期間各種火爆的區塊鏈培訓,進群掃碼分享等信息占據了朋友圈的大半江山,人人都在談區塊鏈,“韭菜們”搶著上車,生怕錯過了這一輪風口帶來的財富再分配的紅利,于是在被國家重點打擊的首次代幣發行(ICO),改頭換面后包裝成為區塊鏈項目大行其道,而這些偽區塊鏈項目的“發幣”眾籌卻異常火爆。
這是一群創新者嗎?魚龍混雜之人為多。如果說互聯網時代的合法性在于提高人類的溝通效率,以及提高社會生產力,那么比特幣牽引出來的系列創新正在表現出更有進攻性的思維邏輯——一場科技精英和怪誕的極客希望用新規則摧毀現有“中心化”秩序,重新獲得一個“自由世界”,大部分比特幣、ICO和區塊鏈的布道者都有成功學的宣講能力,并渲染一種接近于“世界末日”的群體性恐慌——這是一場財富再分配,再不上車就晚了。
晦澀難懂的區塊鏈有著讓人鉆研和秀智商的欲望,不明覺厲的高深技術,透著理想主義的革命氣質,那些通過炒幣致富的成為了這個行業的布道者,篤定區塊鏈技術的革新意義,他們帶著對沒有進場的人思維out的優越感,將局面打開,一旦新事物推向全民關注的關口,意味著大批散戶進場。
但有一個道理必須明白:政治追求多數人的民主,經濟追求少數人致富。
區塊鏈的布道者與他們催生出的產業鏈
幣安(Binance)創始人趙長鵬登上了福布斯封面,撇開福布斯數據的可靠與否,我們看到的是這樣一個財富轉移速度:趙長鵬這個華人程序員,從創建幣安平臺到致富,僅僅用了6個月時間。
像趙長鵬這樣的幣圈新貴大有人在,實際上包括趙長鵬在內,徐小平、蔡文勝、薛蠻子等投資圈有影響力的人物,他們都在不斷給公眾傳遞一種神秘的暗示,那就是錯過“代幣”和“區塊鏈”后被洗劫的危機感,幾乎所有的發聲都是帶著暴富者的狂歡和新權勢的俯視輕蔑的搖晃著“舊世界”的根基。
那些通過炒幣致富的成為了這個行業的布道者,篤定區塊鏈技術的革新意義,他們站上了區塊鏈的最頂端,用自身的影響力號召更多人加入,3點鐘區塊鏈無眠群里的群聊被到處分享。
判斷一個行業是否火,一個重要標志就是有沒有相應細分的垂直媒體出現,如同P2P的興起則催生了一批互聯網金融媒體。
國內最早做區塊鏈和比特幣社區的媒體是巴比特社區,而在近期亦有不少區塊鏈資訊網站成立,以及各種區塊鏈自媒體、公眾號如雨后春筍般崛起。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垂直的區塊鏈自媒體,以及具備原創能力的KOL在做付費社群、項目推介上有著不可小覷的變現能力。
記者身邊的一位朋友,也是國內主流媒體的財經記者,前幾天剛辭職,接下來的去向則是一家剛成立的區塊鏈媒體名為“火星財經”擔任主編一職,大家都在圈錢和占位。
來自對行業的觀察,目前很多區塊鏈項目著急撰寫白皮書,急缺文案和市場運營,根據拉勾和boss直聘的招聘信息顯示,區塊鏈編輯和記者崗位的年薪待遇已經漲到20萬左右,但依然找不到滿意的人。
深圳一家區塊鏈公司長期招聘白皮書文案寫手,有時候人手不夠,老板親自操刀上陣,“太難找了,懂這塊的人不多,能寫的更少,你有合適的人選一定要介紹給我,現在ICO項目白皮書撰寫起步價就是1個比特幣(現在市價為11000美元左右),毫不夸張。”該負責人表示。
尚且不論這個ICO項目如何,但是ICO發幣有著很強的媒體剛需,這是自媒體和垂直媒體崛起的因子,由此催生的產業鏈隨著時間的推移,有的順利轉型有的倒在了路上。
投票上幣,韭菜們力捧
如今比特幣價格重新站上了11000美元的高位,“挖礦”的成本也越來越高,盡管比特幣只有2100萬個,大家都認為還有升值的空間,但在比特幣的這趟列車上,上車的代價太高了。
在區塊鏈這個風口,大家都在排隊等待被吹起的那刻。于是打著區塊鏈幌子的ICO發行代幣開始大行其道。
春節期間火爆的各種區塊鏈培訓,讓“韭菜”產生了“和尚摸得,我怎么就摸不得”般的醒悟,市面上的“空氣幣”有增無減。根據Tokendata的數據統計,去年進行的ICO項目中有46%的項目融資失敗或跑路。
而如今,ICO又出現了一種新玩法——投票上幣。
目前出海的數字資產交易平臺里面,幣安、火幣Pro均在自家平臺發行了平臺幣,分別是BNB、HT,推出了“免費投票上幣”的路數。
上述兩個平臺游戲規則套路大致相同,就是用戶通過投票選出覺得自己認為好的ICO項目,排名靠前的就有資格上交易平臺,進行發幣眾籌,不同的是,幣安僅僅給投票排名第一的ICO項目上交易平臺,而火幣Pro對票數排名前10名的幣種會依次上線HADAX交易(一個對投資者有準入門檻交易區,全稱Huobi Autonomous Digital Asset eXchange即火幣自主數字資產交易所)。
以火幣Pro為例詳解投票上幣機制,先劃重點:1、每個用戶對每個項目最少可投1票,最多可投100萬票,每投1票需支付0.1HT,投票次數和投票幣種不限。
單從這點來看,所謂的免費上幣是不存在的,投票是需要先購買平臺幣才有資格投,這其中還包含了另外一個意思,就是此前ICO項目方上幣,需要自己出錢,但是現在上幣費相當于轉嫁給了投票者,個中風險由投票者共同承擔,坐享漁翁之利的就是交易平臺和ICO項目方。
2、每期投票結束后,沒有進入排名前十的項目,會自動進入下一輪投票,歷史投票數及人數可以累積。
這個信息很關鍵,也就是說即使這一輪沒有進入,但是票數不會作廢,照此邏輯,無論這個項目好壞與否,只要隨著時間推移,都是會上的,那設置這個投票的意義在哪里呢?
答案或許藏在火幣Pro最新公布的投票結果里面。2月28日,火幣HADAX對外發布“Huobi HADAX第一期投票結果公示”,公布了第一期投票上幣最終入選的10個數字貨幣:EGCC、SHE、GSC、CNN、MEX、IIC、UC、AAC、UIP、UUU。據官方公示稱,以上入選數字貨幣將于3月1日~3月5日陸續上線火幣HADAX交易所。
從公布結果來看,本次投票獲得第一名的數字貨幣為EGCC,得票數為31951548(每票需0.1個HT)。按HT目前市價約14元/枚來算,EGCC投票費用折合人民幣約為4473.2萬元。前5個項目合計投票費用接近2億元人民幣。
這就是平臺收取的上幣費用,表面上的免費,實際上的天價收幣費。據了解,本輪投票共耗費超過3000萬枚HT,占HT流通量的10%。
財經專欄作家肖磊在接受證券時報·創業資本匯記者采訪時表示,平臺幣一方面確實讓整個交易所變得更加閉環,另一方面投票花錢這件事,會讓整個生態變得更加不公平,對于投資者來說,對項目的辨識度并不明確,這就導致這種投票,實際上就是一次項目投資方之間的PK,實際上成本可能會更高。
事實上,火幣HADAX投票自上線以來就倍受用戶質疑,除開對投票機制的質疑外,火幣HADAX投票的異常也倍受用戶關注。而這種投票上幣的游戲規則還涉嫌刷票造假。
據公眾號“區塊鏈老倪”的文章指出,某一時段內,一個小時前排名還只是在12位的PC推廣鏈。在短短一個小時之內,票數就從845萬漲至1058萬,升至第一。
證券時報·創業資本匯記者在QQ搜索對話框里輸入HADAX,下面迅速出現HT火幣HADAX投票群,群介紹顯示,群內會有最新HADAX投票項目發布,高傭金,高收益。
投票一般都會淪為項目方或者莊家自抬自拉忽悠弱智韭菜的荒誕劇。顯而易見,最有投票動力的肯定是項目方以及手握大量籌碼的早期投資者了,平臺明面不收費,但是卻也不阻止任何一方購買平臺幣用于投票博出位。這種靠投票方式上幣的項目最后只能是一地雞毛。而買單的就是急于入圈的炒幣者。【責任編輯/孟亮】
(原標題:投票上幣異常火爆:布道者笑了 渴望上車的韭菜被割了)
來源:證券時報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