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區塊鏈真的能顛覆BAT? 能實現財富自由嗎?

    止癢區塊鏈

    作為合格的現代人,我們并不常有打破社會圈層的機會。

    一名農民生命中的大部分時間,一定是和其他農民打交道。他們會談論今年的氣候與收成,村子里的婚喪嫁娶,但是,他們不會談論特朗普的移民政策,或是移動支付如何改變了城里人的生活。同理,公務員、月嫂、律師、快遞員……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圈層——教育影響職業,職業影響收入,最終的結果,就是三位一體地把人和人區隔開來。

    春節之所以有時不那么愉快,就是因為要臨時打破圈層,藉由血緣關系把人組織在一起。來自各個圈層的人其實沒有太多共同語言,有些甚至還相互鄙夷。假如春節讓你感到不適,這恰好說明,你在自己圈層的舒適區里待得太久,逃回北上廣,說白了就是逃回自己的圈層。

    而臨時打破圈層帶來的心理慰藉是:你會從與他人的對比中,記起自己為何要苦苦堅持另一種生活。

    正如同農民討論氣候收成一樣,每個圈層都有屬于自己獨有的話題。而區塊鏈,本應是科技從業者中的一個獨有話題,無論關于它的討論多么熱烈,其影響都該在這個圈層的邊界之內。社會有分工,農民不會關注區塊鏈,也不該關注區塊鏈,正如同我不該關心土豆白菜的市場價格波動。

    所以你應該可以想象,當我發現退休老人和出租車司機都能聊五分鐘比特幣的時候,內心有多錯愕。不管他們是不是真的聊得來,但顯然,比特幣或者區塊鏈,已成為一個跨圈層的公共話題,而這其實是危險的。因為它意味著,許許多多并不真正了解話題的人介入了討論,他們不夠準確的解讀會營造走樣的氣氛,或許會間接導致一些人做出錯誤的決定。可能是投資失策,也可能是相關政策在制訂上走向失準。

    區塊鏈話題越界了。因此,這篇文章不是寫給圈內人士寫,而是寫給那些本不該關注區塊鏈,卻被相關信息撓得心癢癢的人。

    我們先從媒體的反應說起。隨著一眾媒體紛紛擁抱區塊鏈,它已被描述成“后互聯網時代”的最大風口,有人放言:“顛覆BAT,勝敗在此一舉。”

    可是,自然界的規律告訴我們,踩上小風口需要判斷和運氣,但如果遇上的真是大風口,所有人,不管愿不愿意都得上天。最直接的例子,就是互聯網時代并沒有放過我們任何人,而我們自己對此其實并沒有做什么,大多數人都只是坐在家里等風吹過來而已。

    所以,假如區塊鏈真的是下一個時代的底層技術,等它自然發生就可以了。改變世界的總是少數派,沒有技術能力的人不應該過早介入這個問題,我們除了添亂,很難帶來積極意義。

    當然,更多的人也許并不是關心前沿技術,而是抱著一夜暴富的目的押寶。區塊鏈之所以吸引本不相干的人,還是因為它被包裝成像彩票一樣的賭局,攜帶著創造大富翁的基因。面對財富再分配和瞬間跨越兩到三個階層的機會,人們不甘落后,富人抗風險能力強,窮人則是nothing to lose,隊伍中,人影憧憧。

    可是,歷史經驗告訴我們,走在最前沿的人通常并不能獲得最大意義的世俗成功。

    舉個簡單的例子:互聯網發展到今天的程度,并沒有多少人知道錢天白和錢華林,他們在八十年代就開始互聯網研究,在90年代初完成了中國與互聯網的全功能連接。作為中國互聯網真正意義上的先驅,他們并不是互聯網最大的受益者,既沒有聲名遠播,也沒有因互聯網得到巨額財富,比起大名鼎鼎的“二馬”,“二錢”得到的實在太少了。

    許多人誤以為,對財富的追求是賽跑,講究先到先得,其實它更像是一場戰爭,迎向排頭兵的,主要是敵人的炮火。而我同時也相信,“二錢”當年并不會預料到自己所做的工作,未來將對中國社會帶來根本性的改變。反而是那些什么還沒做就高喊要改變世界的人,才更值得警惕。

    剛說媒體把區塊鏈描述成風口,而事實上,媒體也是不完全可信的。最善意的解讀,是媒體也容易下錯判斷。更何況,一部分媒體與自媒體終年所做的工作,就是為大佬背書,為屁民演戲,把一個眼神解讀出意味深長,把外國人在中國摔跤描繪成國際糾紛。

    如果說某種趨勢我們只能通過媒體感受到,那么說明這樣的趨勢并不存在。

    比特幣是區塊鏈目前的一個具體形態,關于比特幣,FT中文網《比特幣與“新文明沖突”》一文有如下表述:

    如果說互聯網時代的合法性在于提高人類的溝通效率,以及提高社會生產力,那么比特幣牽引出的系列創新正在表現出更有進攻性的思維邏輯——科技精英希望用新規則摧毀現有“中心化”秩序,搬遷原住民“去中心化”,重新獲得一個“自由世界”。在他們眼里傳統的社會治理結構是自私和邪惡的,他們的理想主義即將砸碎一切的不合理監管,還自由于“人民”。

    對不起,鑒于輿論風口的形勢,我已不便對這段話做更多解讀,因為它本身就已經很犯忌了。站在普通人的視角,我想說,任何領域都有80%的人是草包,如果一個人告訴你區塊鏈可以幫你賺很多錢,那么請相信,他一定是草包之一。因為這項萌芽中的新技術還不足以創造巨量的價值,甚至現階段它主要的發展也不是為了賺錢。

    而如果一個人告訴你,區塊鏈技術是為了重新獲得自由世界,那么你是否要為此買單,就不僅僅是經濟層面的問題了。

    近來一個有意思的討論是,因為傳說將被阿里收購,餓了么張旭豪創業十年可以套現2億離場,而某90后炒幣者半年時間凈賺20億。炒幣的事兒我不大懂,但我了解一些炒股的事兒。就在不久前,我陰差陽錯拿到一篇文章的原稿,它本要發在各大自媒體平臺上,其中一句話寫道:“今天我們有幸請到著名散戶xx為我們分享投資心得,下圖可以看出2017年他在A股市場盈利超過230%!”

    而到了該放圖片的地方寫著倆大字兒:P圖。【責任編輯/衛安】

    (原標題:止癢區塊鏈)

    來源:虎嗅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區塊鏈】半年報探營262只區塊鏈概念股成色:集體避談相關收入
    【觀點】區塊鏈是不是偽命題?未來何在
    中國第一批區塊鏈科班學生將從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畢業
    【區塊鏈】爭搶“頭名”身份 區塊鏈服務商跑馬圈地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