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最近又開始漲價了。
就在2月16日,比特幣似乎也開始了春節的狂歡,價格重回10000美元,并且一路企穩向好,截止到撰稿日期,價格已經漲到了10700美元。看著一路上揚的曲線,當初比特幣暴跌到6000美元引發的震撼與恐慌,似乎都已經是去年的事情了。
比特幣近七日價格曲線
看著紅色的盤面,很多投資人也開始活泛心思,想要再度入場比特幣。所謂“搏一搏,單車變摩托;賭一賭,一居變別墅”,只要買對時機,這樣的事情也不是沒有可能。
但是,投資賺錢并不容易。賠錢,卻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經過市場的無數次考驗后,人們發現,許多在投資中虧損的玩家,都有一些相同或者相似的行為模式。我們將其整理,戲稱為:“區塊鏈世界作死指南”。所謂“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大家共勉。
輕信小道消息
想要作死,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聽信“小道消息”。
小道消息的來源很多,QQ群或者微信群,各種知名或不知名的網站或論壇,甚至于貼吧,都時不時有所謂的“內幕”消息爆出。許多投資者一看到“內幕”兩個字,就臉紅心跳,激動不已。很多人甚至會趕快把電腦屏幕蓋住,生怕別人知道,并把這些消息視若珍寶。似乎投資成敗就在此一舉,只要抓住機會,就能一舉翻身了。
如果最后沒有靠這條內幕消息獲益,他們也不會認為是這種聽信小道消息的方法有問題,而是認為是自己知道消息的時間太晚了。下一次,只要行動速度再快一點,了解“內幕”再多一些,就能獲得成功。
然而,并不是因為他們的行動速度不夠快才沒有賺到錢,而是因為聽信小道消息這件事本身就是不靠譜的。
我們來思考一下。
如果這條消息是真的,并且確實有極強的投資價值,對于消息的擁有者來說,更好的方式不應該是自己趕快投資?為什么要把這個消息分享出來吶?這件事本身不就使得消息的收益在減少嗎?
即使“韭菜”拿到了真實有價值的“內幕”消息,通常也是第六七手的消息,早就被莊家或者機構投資人了解并消化了。到“韭菜”手上的時候,基本已經沒有機會了,甚至有可能,這個時候已經淪落為接盤俠了。
甚至還有一種可能性,所謂的“內幕”消息,其實是被故意釋放出來的。在你準備買入之前,莊家已經提前做好了準備。如果是利好,資產價格已經被大戶和莊家們推向了高位,“韭菜”一買入就立刻回調下跌。如果是利空,市場大概率已經處于低位,賣出的時候,很有可能就是在低位,又被莊家收割。
聽信小道消息的投資行為
依賴所謂“大神”,不做自主判斷
能夠做到第一條的人,已經是一個及格的“作死”玩家了。但是,在作死這條路上,還有遠比聽信“內幕”消息更高級的方法,就是聽信各路“短線”大神。
李笑來曾有個很精準的說法:所謂的“韭菜”,其實就是不能為自己的決定負責的人。他們的邏輯大抵上是這樣的:賺了的時候,覺得自己聰明,跟對了人;賠了的時候,就喊著“ 一定是有人騙我!” ……反正得有人負責,反正負責的人不是我!
那么,“韭菜”的問題出在哪里?永遠單視角。他們永遠只能以“當前的自己”作為出發點,去理解、解釋這個世界。就像賈平凹提到的老長安南郊的老人拉家常那樣:“蔣委員長肯定是頓頓吃干面,油潑的辣子調得紅紅的。”用今天的流行語作注解,就是“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力”。可你有沒有想過,同理,“富裕也有可能同樣限制了另外一些人的想象力”呢?
正因為這樣,李笑來才會感慨:“低買高賣,多簡單的四個字,竟然99.99%的人永生做不到。”
而恰恰在投資市場中,經常會有各路“短線”大神利用人們的單視角心理和判斷惰性,頻繁出沒。股市如此,幣圈更是如此。
這些“大神”,也時常能獲得許多人的信任,因為在一些人看來,只要能虔誠地跟著所謂的專業人士走,就一定能夠賺錢,甚至于發家致富。
但是,這件事從邏輯上講并不可能。任何人都不能準確預測未來。只是根據他人的只言片語進行投資,其實是對自己的資產不負責任。
更重要的是,那些真正通過投資賺了錢的人,很少會向公眾進行價格預測。李笑來就曾公開說過:“絕對不要做公開的價格判斷。這樣不好。”他還反復強調,不懂的就不要買——任何一筆投資,都要自己判斷。
真正的專業人士,最多會說自己認為那個項目長期來看有價值,而這與預測價格完完全全是兩件事。
之所以他們不這樣做,一是市場情況瞬息萬變,真正需要掌握的是規律,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而更重要的原因是:獨立思考才是盈利的基礎,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有魚還是沒魚,首先要親自搞清楚,然后再下手撈。
可能有人會說:“可確實有一些大神預測成功了啊!”
這件事,至少有兩種可能:
第一,當整個市場處于牛市的時候,短線預測成功其實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去年12月中旬的時候,幾乎所有的區塊鏈資產都在漲價,你無論買什么幣,都能賺到錢,這個時候的預測,其實沒有什么意義。
第二,當預測的數量足夠多,總有一兩次能夠成功。許多短線“大神”會同時做出許多個不同的預測,你了解的很有可能只是其中一種,最終無論市場什么動向,只要有一小部分人能夠賺到錢,“大神”的名頭就能保得住。
這就像算命先生給三個趕考的秀才伸出的一個手指頭,它可以代表一個不中,也可以代表一齊都中,也可以代表只中一個——只要把概率算好,怎么講都說得通。
大神并不需要戰勝市場,大神只要戰勝你就好了。
熱衷于加杠桿
每一個成熟的投資人都知道,加杠桿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很多投資失敗的案例,都與加杠桿有關。那些熱衷于加杠桿的人,經常舉出“股神”巴菲特的例子來反駁以上觀點。
眾所周知的是,巴菲特的投資資金絕大多數都不是自己的,而是保險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的保費,也就是別人放在他這里購買保險的錢,他把這些錢拿出來進行投資。要說用別人的錢幫自己賺錢,無人能出巴菲特其右。
保險公司的保費幾乎沒有成本,也沒有時間限制,被金融圈稱之為“浮存金”。而且伯克希爾·哈撒韋是全美第二大上市公司,賬面流動資產幾百億美元,管理的總資產更達上萬億美元。這就相當于來自全世界的投資人,每年都會無償把自己的錢拿出來借給巴菲特,既不用他還,也不用他付利息。資金充足大大增強了其抵御短線波動的能力。
除此之外,巴菲特在做出一項投資決策之前,往往會在數據分析的基礎上,對市場進行反復研究,時間長達數年。在投資項目上也非常謹慎,比如可口可樂、蘋果,這些都是幾十年穩定增長的長期績優股。
可口可樂股價走勢圖
蘋果公司股價走勢圖
不要總想著巴菲特會玩杠桿,巴菲特也講過:“我們堅持尋找一流業務的公司。”他還講過:“我最喜歡持有一只股票的時間是:永遠。”這才是巴菲特能夠通過杠桿投資獲利的根本原因。
市場上能夠獲得的杠桿資金,成本通常都是總資金的10%以上,而且都有時間限制。這意味著一個人想要通過加杠桿賺到錢,只有在短期漲幅超過10%以上的大牛市才有可能實現。但是,這樣的機遇,一生又能有幾次?
投資者因為輕易加桿杠,稍微的市場波動就導致嚴重虧損,這種情況已經見怪不怪了。
頻繁的短線交易
有一個規律在區塊鏈這個新興的市場領域被反復驗證:獨立研究,低頻交易,勝算更大。
但令人遺憾的是,市場上總有這樣一類投資人,不愿意放過市場中的任何一次波動機會,最好能把每個波動都能玩上一個低買高賣。
他們追漲殺跌,他們異常興奮,好像賺到了錢智商就增長了一樣,說話聲大,動作變形。然而,更多的時候,他們非常憤怒,因為自己“被割了韭菜”。
有一個生動的例子很能說明問題:那就是GBI(全球區塊鏈指數)。
短短一年時間,GBI已經達到了15000 點;而2017年的1月1日,GBI指數才剛剛1000點。這意味著,只要在最初做好投資配置,之后什么都不做,甚至不參與任何一次 IXO,現在資產應該上漲15 倍,妥妥的。而那些辛辛苦苦追波段的投資者們,資產增長跑贏指數了么?
GBI指數走勢
事實上,在當下的區塊鏈世界里,做短線投資是非常危險的行為。
第一,這里的時間密度比外面高,一天24小時運轉交易,沒有休息日,沒有漲停跌停。
第二,由于這是一個全新的世界,不少投資者相對幼稚,追漲殺跌是常見現象,從而導致更大的市場波動。
第三,在這個世界里還沒有成熟且安全的金融工具,所以你沒有什么套保的方式。
第四,在這里的價值衡量方法很可能和外界完全不相同。所以,如果你用短線的投資方法去操作的話,可能過不了多久就神經衰弱了。
對于區塊鏈投資來說,更好的策略可能是:親自研究明白區塊鏈資產投資的邏輯,搞清項目背景,做好盡職調查,分析商業模型,按照適合自己的方式做好資產配置,帶著長期投資的心態去觀察,不要太在意短期漲跌。
想作死就“All In”
假如你把市場看成賭場,All In只有50%的存活機會。
賭博的勝負不是看賠率,而是看玩家有多少次出牌的機會,有些賭博,錢多真的能壓死錢少。
雖說區塊鏈資產投資市場是長期多贏的,但即便是在大牛市,也會有人在賠錢,這畢竟是個跌跌漲漲的游戲。
更為嚴重的是,這個全新的世界里機會多多,同時也陷阱重重。如果你真的希望只靠一次押注就能改變人生,那么無疑是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做賭注。大多數龐氏騙局有一個普遍特征,那就是“加入費用驚人的高”。因為只有這樣,進來的人才能夠不冷靜。
李笑來曾經提到過一個現象:賭注相對大的時候,智力會急劇下降。
這在生活中很常見。很多人平時考試成績很優秀,一到高考就崩盤;很多體育選手平時經常能打出“滿貫”,一到賽場就發揮失常。為什么呢?因為賭注越大,壓力也越大。
投資領域也一樣。2015年A股大漲的時候,170萬四倍杠桿全倉中車,兩天賠光跳樓的新聞其實也剛剛沒過去多久。
那么這件事情就相當重要:通過合理有效的資產配置,降低投資風險。說白了,就是不要把全部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 做好足夠的風險歸避,內心才可能有安全感。這是防止自己的投資決策不被情緒綁架的第一步。
那么,如何做好資產配置吶?老貓有這樣幾條建議:
50%投資比特幣這樣的白馬股;
5%~10%資金購買市場排名第二的幣種,比如說ETH,EOS;
5%~10%資金購買自己喜歡的幣種;
只做長期投資,不買自己看不懂的項目;
大額投資一定要有對沖。
需要注意的是,具體的比例一定要根據市場的情況和自己的實際能力進行判斷,不要盲目跟從,還是那句話,一切投資行為一定是自己獨立思考的結果。
罔顧生活,為了投資而不關注生活
李笑來曾在分享中,講到這樣一個現象:
“經過好幾輪的漲漲跌跌,牛市熊市的穿越,我可以告訴你,我見過很多夫妻勞燕分飛。為什么?牛市來的時候天天忙著賺錢,天天眼睛發綠,然后忽略了跟家庭的聯系。轉頭還沒等享受勝利成果,熊市突然就來了,加了杠桿,很快就爆倉了,又不愿意跟家人說自己正在經歷災難。所以到最后只能勞燕分飛。”
很多像李笑來,老貓這樣的過來人告訴我們:“投資和生活一樣,也是講邏輯的,日出日落,朝花夕拾,種瓜得瓜,這本身就是自然過程。”
區塊鏈的市場發展再快,也要符合世界的規律,只不過速度比其他領域快很多倍而已。所以,相比起每天24小時盯著大盤,為指數的漲跌而煩惱,關心好家人,過好自己的生活才是重要的。
畢竟,比起生活質量,錢又算得了什么?
最后
最后需要反復提醒的一點是,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我們不支持任何一個投資者輕易進入這個市場。因為,不經過認真調研和深入分析的投資行為,都是賭博。
大家可能會發現,大多數人其實都是在同一個地方摔倒,有的人甚至會在同一個地方摔倒許多次。一個彈坑不會落兩次炮彈的規律,在投資領域中似乎沒太大意義。
就像查理·芒格說的,如果我能事先知道我會在哪里死去,那么我一生都會努力不去那個地方。
投資到最后,真正帶來差異的,實際上是每個人對這個世界和人性的理解。橋水集團的創始人瑞·達里奧在新書《原則》里這樣寫道:
“不管我這一生取得了多大的成功,其主要原因都不是我知道多少事情,而是我知道,在無知的情況下,自己應該怎么做。”【責任編輯/衛安】
(原標題:區塊鏈世界作死指南)
來源:聽聽區塊鏈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