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除了發行數字貨幣,區塊鏈其它功用估計不值錢

    除了發行數字貨幣,區塊鏈其它功用估計不值錢

    2014年寫《“虛擬央行”模式初探:虛擬空間的真實財富》一文的時候,核心的觀點只是說理論上存在著一種發錢的商業模式,卻沒想到3年后很多人真的會以ICO的方式把它變成現實。放假期間,正好有空所以就翻了翻區塊鏈相關的文章,順道再做點判斷。

    比特幣天生是貨幣

    貨幣的成立要么是因為強權,比如美元,要么是因為特性上所累積的獨特使用價值,比如黃金。事實上。在二戰以前的漫長時間里,人類之間的通用貨幣并非美元這些信用貨幣,而是黃金等貴金屬。所以過去我們學歷史的時候,總是記載清政府賠款幾千萬或者幾億兩白銀,而不是大清幣。

    這些貴金屬滿足貨幣通常所需要的基本特性,比如容易分割、稀缺等。與信用貨幣相比,貴金屬最主要的壞處是它是一種實物礦藏,上面有很多剛性,比如央行可以把發信用貨幣作為調節經濟的手段,但如果是黃金這就會比較困難。也正因此,一旦信用貨幣出現,貴金屬就基本退出貨幣的歷史舞臺了,太不利于管理經濟了。

    比特幣這類數字貨幣先天具備稀缺性,最終能否成為真正的貨幣只取決于其使用價值,和哪國財政部長說了什么沒什么關系。問題的本質在于,信用貨幣之外我們是否還需要一種獨立于央行的、中立的貨幣?

    答案其實是肯定的。

    想看清這問題,需要拔高視野。這本身并不是一個單純的經濟問題,也和是否要去中心化關系不大,更多的很可能是與世界的勢力格局有關,也和人心里的基本期望有關。只要有組織和人還愿意推動一種無國界的貨幣流動,那數字貨幣就一定會成立。

    過去,一個人如果攜帶金條到另外一個國家,那它是可以不經過任何銀行手續直接變成富人的,現在財富流動的鏈條則要比這長得多。因此一定有人期望達成那種拿著金條隨便到那兒都可用的狀態,從這個角度看,數字貨幣一定是成立的。現在認可度比較高的是比特幣,但其它數字貨幣仍有存在空間,最終會依賴于運營方法,看誰累積的使用價值大。

    這會削弱央行的力量,從這個角度看,確實可以講數字貨幣是去中心化的。道家總講萬物負陰而抱陽,這落在貨幣上很可能就是信用貨幣體現陽面,而數字貨幣體現陰面,至少在一段時間內是這樣的。

    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延伸空間廣泛

    數字貨幣也可以看成是一種可信憑證,所以只要數字貨幣成立,那么凡是和憑證相關的事情應該都可以嘗試,并有足夠大的發展空間。純粹地發數字貨幣很容易讓人想到非法集資,因此國家出臺各類政策也是情理之中。但不排除它的變種可以切實解決現實問題,成為一種新的金融手段。我們可以想象這樣一種方式:

    假設幾個人想創建一個公司,這時候通常需要啟動資金,這就需要尋找天使或者VC。但終究有人是拿不到啟動資金的,這時候一種變通方法是采用股權眾籌等手段。但未來很可能可以和發行數字貨幣相結合,比如一定量的數字貨幣可以與10%的股權對等。再進一步,新的股權眾籌平臺就可以專門發行自己的數字貨幣,以支持自己平臺上的所有項目。這樣一來,股權就會為數字貨幣背書,反過來數字貨幣也可以促進股權的流動。

    顯然數字貨幣的應用不會局限于股權眾籌,發債等都可以參照類似的方式。這里的核心問題是誰發以及到底需要多少種數字憑證。

    當然這還僅止于一種想象,但在這個每個人都瘋狂尋找上升通道的時代里,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會很快變成現實。

    區塊鏈的其它作用看著很遙遠

    區塊鏈技術確實不止于發幣,因為區塊鏈核心是一種存儲方式,而存儲方式的落地范圍近乎無限寬廣,就看存儲的到底是什么。但估計很難基于它構建發放憑證(包括發幣)之外的新商業模式,比如經常被提到的食品跟蹤。這種應用有一點“有錘子就看什么都是釘子”的意味,除非食品跟蹤的核心問題是缺少一種記錄系統,否則這技術本身就無關緊要。這么說可能不容易理解,但可以拿一般簽合同的過程做個類比。

    當前甲方乙方簽訂合同后,通常不會找公證機構做公證,所以理論上講合同本身雖然一式兩份,但確實是可以篡改的。但顯然商業的核心問題并不在于合同被篡改了另一方不認,而在于履行以及不能履行的時候如何界定責任,乃至于后續的強制執行。這時候一種更好的存儲手段是有幫助的,但其實解決的是次要問題。

    同樣的,食品跟蹤的核心問題在于做不做,怎么推動各個環節持續地做,做錯了應該負擔什么樣的責任,這些問題其實和存儲手段關聯不大。

    與上文說的相類似,在可見范圍內,區塊鏈除了發幣以外,其他功能大致表現出來的只是一種更好的存儲手段,解決的往往是非關鍵問題。

    小結

    身邊的人幾乎每個人都在說區塊鏈,在說比特幣,熱度很有追趕互聯網+的勢頭。原因其實并不復雜,比特幣和互聯網很像,體現出來的是大眾型的機會,人工智能雖然影響可能更大,但初始門檻太高了,更像是少數人的游戲。但恰如上文所說,區塊鏈大致等價于發幣,如果非要拓寬一點,那可以講大致等價于發放某種憑證,可能會更新與此相關的各個環節,比如新的交易所,但其它的應用則很可能沒有那么大的意義。【責任編輯/衛安】

    (原標題:除了發行數字貨幣,區塊鏈其它功用估計不值錢)

    來源:虎嗅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人民日報:全球央行數字貨幣研發駛入快車道
    【萬相】那些折戟數字貨幣的大佬和明星公司
    四大行深圳分行:部分員工已收到數字貨幣邀請碼參與內測
    央行數字貨幣跨境支付如何實現?會遇到哪些難題?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