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決戰高通控制權 這場決戰還存在哪些變數?


    歷時3月的反復拉鋸之后,博通狙擊高通的巨頭并購大戰,已進入最后的決戰階段。

    2月9日,高通對外表示,公司董事會成員一致投票決定,否決博通修改后的1210億美元收購要約。

    博通隨后回應稱,這已是“最佳、最終”的價格。

    至此,雙方難以再有回旋的余地,以一方徹底出局而告終成為最可能的結局。

    最終決戰的戰場,是將于3月6日召開的高通股東大會。屆時,高通股東將投票決定,是繼續支持現有董事,還是使用博通提名的候選人重組董事會。

    無論誰輸誰贏,在雙方的多輪博弈背后,無論是政商力量的調動、時間與機會的把握,長短利益的取舍,乃至對產業鏈的拉攏與背叛,都演繹了一場值得深入分析的經典案例。

    等塵埃落定之后,我會再寫一篇長文,作為復盤。

    但現在,我更關注的是,在高通股東大會正式召開前,最后三周時間,這場決戰還存在哪些可能的變數?

    如果博通成功并購高通,將刷新科技行業歷史上的并購規模最高紀錄,創造一家總市值將超過2000億美元的半導體巨頭,并對全球通信業乃至整個科技業的格局與走向,產生巨大影響。

    所以,在這個收購案背后,不僅僅是高通與博通的角力,更是牽扯了不同國家、行業與公司的利益,將它們卷入局中。

    現在,隨著高通和博通的底線明朗化,更有可能扭轉勝負的力量,已經轉向場外。

    而且,最關鍵的一張牌,在中國手上。

    問題在于,中國要不要出牌,或是何時出牌?

    2月9日,是一個關鍵的轉折點。

    自2017年11月,博通正式向高通提交收購要約以來,雙方已經有過多輪的試探和應對。但在此之前,雙方的態度,以及對高通的定價,都一直存在變數。

    沒有人知道,博通會不會再次提高要約價格,如果提高了,高通會不會接受……

    在這兩個問題明確前,外界是不敢全力押注于某一方的,因為那可能變成為他人做嫁衣裳,最后李代桃僵。

    但現在,雙方終于劃定了各自的底線:高通明確否決了要約,博通明確了不再提高報價,雙方都不再退讓,將選擇權交給股東來決定。

    這意味著,形勢終于明朗化,未來的趨勢演化,也回歸到最根本的邏輯:如果高通能證明,公司形勢向好,價值能持續成長,就能獲得更多股東支持;反之,如果博通證明高通面臨危機,長期形勢不明,那么股東就更有可能支持博通。

    所以,未來三個月,雙方的力量博弈焦點將在于:

    政策層面:推動針對高通的利好或利空政策出臺,比如審核通過其重大事項等;

    業績層面:提高或削弱高通的未來收入預期。

    最重要的是,這兩個層面的博弈,將不再是高通或博通自己親自下場,而是到了他們的盟友攤牌之時。

    博通這邊的牌,主要有兩張:一張是蘋果,一張是反壟斷。

    其中,蘋果是重中之重。

    博通是一家具有劫掠風格的公司,公司老板陳福陽(Hock Tan)最擅長收購和拆分公司,每次吞并一家新公司,都會把基礎研發等需要長期投入的部門一一打包賣掉,只留下短期內最具盈利能力的業務。

    所以,業界普遍認為,作為蘋果的緊密合作伙伴,如果博通成功并購高通,蘋果不但有望減免部分拖欠高通的巨額專利費,還有可能借機鯨吞高通在基帶等關鍵領域的專利積累。

    不論蘋果是否與博通達成同盟,在實際行動中,他們對高通的狙擊都體現出了高度的一致性:比如,博通正是借助蘋果與高通專利戰爆發,高通業績與股價受到影響的契機,對高通提出了收購要約;而就在2月6日,凱基證券分析師的報告稱,蘋果計劃在2018年徹底棄用高通,將iPhone基帶芯片訂單全部交給英特爾供應,這一動作也可被視作對博通收購要約的助攻。

    不過,由于蘋果與高通已經徹底撕破臉,展開漫長的專利互訟,所以在業務層面,蘋果要再找理由給高通添更大的堵,已經比較困難。

    所以,下一步更有可能的是,博通聯手蘋果及其他可能的盟友,推動其他國家對高通展開調查或反壟斷處罰。

    比如,此前在1月24日,歐盟宣布對高通公司進行反壟斷罰款,其指證信息正是來源于蘋果。

    如果未來這兩三周里,蘋果繼續對高通啟動新的訴訟,或是在其他國家,高通遭遇新的政策利空,都并不會讓人感到意外。

    高通這邊的牌,一張是新技術,一張是和解,一張是中國。

    當前,正是新一輪科技革命的爆發前夜,5G、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都正在爆發成長。

    比如5G。通信技術的迭代通常以10年為周期,現在正是5G大潮的新周期起點,5G會在2018年啟動商用實驗,2019年開始在全球范圍內規模商用。預計到2035年,5G會帶來12萬億美元的經濟增長,創造2200萬個工作崗位。

    而物聯網也有望開啟一個規模龐大的、快速增長的新市場,據高通測算,到2020年,它在汽車、物聯網和移動計算領域的可服務市場規模,就將達到660億美元。

    無論5G還是物聯網,高通都有深厚積累。在5G領域,高通的研發準備已經接近10年,而在物聯網領域,一旦完成對恩智浦的收購,高通的優勢也將進一步強化。

    這方面的利好信息,有一個很適合的釋放節點:2月26日,一年一度的MWC(世界移動通信大會)將在西班牙巴塞羅那開展。如無意外,在此期間,高通及其合作伙伴會有更多技術與商用的重大進展發布。

    與此同時,一個值得注意的事件是:高通于2月1日宣布,已擴大與三星簽訂的全球專利交叉許可協議。而作為協議的一部分,三星將停止其對高通在首爾高等法院對韓國公平貿易委員(KFTC)決定進行上訴一案的干預。

    這個協議的達成,是高通與三星達成和解的信號。它意味著,三星將會與高通擴大合作,不會站在博通與蘋果的一方,對高通落井下石。

    少了一個敵人,多了一個朋友。

    不過,與其他所有因素相比,對高通后勢影響最大的變數,仍然只有一個:中國。

    一方面,中國已經成為高通在全世界范圍內,最大的市場,沒有之一。長期深耕中國市場,與中國產業鏈保持緊密合作的高通,立場與利益已經與中國手機行業高度一致,甚至可以說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絕大多數主流中國手機品牌,都已經用實際行動集體馳援高通。

    比如,就在1月25日,OPPO、vivo、小米、聯想4家公司都分別與高通簽署了諒解備忘錄(MOU),在未來三年(2019~2021)內,4家公司將一共向高通采購價值不低于20億美元的射頻前端部件。

    在應對博通惡意收購的這個關鍵時間點,能與中國合作伙伴簽署以上MOU,已成為高通董事會向股東證明行業影響力和業績預期的重要憑證。

    另一方面,收購恩智浦這個對高通影響重大的資本交易,它的最終達成,需要在中國、美國、俄羅斯、歐盟、韓國等9個國家和地區獲得批準,目前已獲得8個批準,只剩下中國尚未做出決定。

    如果獲得中國批準,高通完成收購恩智浦,它將完成向汽車芯片市場的擴展,并在移動、汽車、物聯網、安全、射頻、網絡等領域進一步鞏固行業領導地位,提升長遠業績預期。

    同時,它的市值規模也會因合并大幅增加,進一步提高博通完成要約的資金壓力。博通惡意并購的決心和能力都會受到巨大打擊,甚至有可能直接流產。

    對高通來說,這是當下最重要的,具有決定性的一張牌。

    那么,中國應該如何打好這張牌呢?

    首先要判定的是,中國應該站在哪一邊。

    在這方面,我在2017年12月已經有過深入分析,詳見當時的文章《如果博通吞并高通,中國手機行業就危險了》。

    簡單來說就是,中國不能支持與特朗普關系密切、只關注蘋果三星等重要客戶的博通,也不能以“看戲”心態保持觀望,而應該堅定支持已經與中國產業鏈形成緊密共生關系的高通。

    而且就高通并購恩智浦這一事件本身來說,也有利于高通在物聯網、汽車電子等領域深化和加強與中國產業界的合作,助力中國的汽車電子、車聯網、物聯網產業實現趕超和領先。

    這也是目前業界的普遍判斷:中國監管部門放行高通收購恩智浦,并不會有大的阻力,現在的主要問題,在于何時批準。

    現在的可能有:

    在3月6日前通過,讓高通與恩智浦的合并計劃正式落地。這將以決定性的力量,支持高通挫敗博通的惡意并購企圖,使高通能夠保持獨立發展,繼續延續高通與中國產業比較深入的合作模式與關系。

    在3月6日以后,在高通取得勝利后再通過。由于中國政府態度的不確定性,高通股東可能對高通與恩智浦的合并前景存在顧慮,甚至在3月6日的關鍵對決中,站到博通一邊,支持重組董事會,以此確保自己的短期利益。

    在3月6日以后,在博通取得勝利后再通過。此時再通過已經意義不大,因為博通很可能會放棄對恩智浦的收購。

    否決高通對恩智浦的收購,這個可能性的概率相當小,如果發生,則會是對高通的重大打擊,提升博通亞意并購的成功性。

    總體來看,對中國產業界最有利的情況,是中國在高通股東大會召開前,明確公布審批通過的結果。【責任編輯/孟亮】

    (原標題:決戰高通控制權,最大的變數仍在中國市場)

    來源:創事記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決戰高通控制權 這場決戰還存在哪些變數?
    博通不要想得太美 高能嫌1050億美元太少根本不賣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