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流量漫游時代終結 運營商打響提速降費攻堅戰


    取消流量漫游確實會沖擊運營商現有的管理體系,但從目前趨勢來看,無論是提速降費要求,還是應對市場競爭,未來流量將在逐步降價的同時實現統一定價,不再區分本地流量與全國流量。

    通話漫游費落幕之后,流量漫游的時代也即將終結。

    近日,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工信部今年將推動取消流量漫游費,這是工信部2018年提速降費的工作重點。”此前工信部在2018年工作會議上將提速降費作為新一年重點任務,并規劃了“加大網絡提速降費力度”、“4G網絡覆蓋和速率進一步提升、移動流量平均資費進一步降低”等目標。

    2015年5月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啟動了這一輪的提速降費工程,在接近3年的提速降費過程中,流量均價從2015年的100元/G降至26元/G以下,每月人均流量從不足300M漲至接近2G,且仍在迅速攀升。

    不過,流量均價的下降主要在于運營商向消費者推出大量低價的本地流量業務,拉低了平均流量價格。但本地流量一般局限于市內、省內使用,無法在全國各省通用,消費者在異地消費時仍需額外購買價格較高的全國流量。此類情形被消費者普遍稱為“流量漫游”,且逐漸成為流量消費新的制約。

    2017年9月,三大運營商正式全面取消長途通話、漫游費,在消費者、監管機構的不斷推動下,經營了超過26年的漫游費正式落幕。但從漫游業務強悍的生命力來看,取消流量漫游也必將是一場艱巨的任務。

    六年提速、三年降費

    這場政府主導的提速降費工程最早始于2012年。

    當時,中國光纖寬帶建設尚處于起步階段,城市建設中缺少對光纖基礎設施的規劃,且存在大量小區征收高額入場費、光纖網絡改造成本高等問題,使得光纖寬帶進展較慢。

    但此時,加快光纖寬帶部署卻刻不容緩。此前在2011年,發改委發起的寬帶反壟斷審查,以及第三方機構發布的“假寬帶”調查報告將運營商推向輿論風口浪尖,運營商迫切需要提高服務以改善形象。

    2012年3月,工信部啟動“寬帶普及提速工程”,提出五項目標、八大任務,啟動了這場以政府為主導的國家寬帶工程。與此同時,工信部還在推動國家出臺寬帶中國戰略,以期由國家提供政策、資金、普遍服務機制等扶持。

    2013年8月,國務院印發《“寬帶中國”戰略及實施方案》,并明確給出寬帶發展時間表,規劃了提速、普及、優化升級三個階段,按照規劃,目前已經進入優化升級階段,這一階段目標為,2020年固定寬帶用戶達到4億戶,50%家庭用戶寬帶達到100M,3G/4G用戶超過12億。

    在當時,這一目標被電信行業視為“極其艱巨”的任務。但根據工信部日前發布的《2017年通信業統計公報》,2017年底,中國三家基礎運營商寬帶用戶總數已達3.49億戶,50M以上用戶占比70%,100M以上用戶占比38.9%,如果統計民營、廣電寬帶用戶,國內寬帶用戶數已突破4億。3G/4G用戶總數達到11.3億,其中4G用戶達到9.97億戶。寬帶中國戰略部分目標完全可以提前實現。

    不過,普及提速工程、寬帶中國戰略均主推提速,并未著重強調“降費”,起初對運營商的要求也只是“提速不提價”而已。

    直至2015年,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一季度經濟形勢座談會上的“流量費太貴了”帶起了降費節奏,2015年5月的國務院會議明確了提速降費的五大舉措。2015全年,固定寬帶、移動流量的平均資費下降幅度分別超過50%、39%。

    得益于價格的持續下降,2015年全國手機流量消費41.87億G,同比增長103%,用戶月均流量389.3M,同比增長89.9%。到2017年,全國手機流量消費已達235億G,用戶月均流量達到了1775M,而且,2017年12月的用戶月均流量已高達2752M。也正是因為用戶消費大幅上漲,運營商流量收入并未因價格下降而下滑,反而在持續上漲。

    目前,國內仍有3.2億2G用戶、1.3億3G用戶尚未遷移到4G網絡,農村寬帶用戶仍有大幅增長空間,提速降費工程仍需繼續推進。

    流量時代的社會收益

    2017年2月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稱提速降費工程“不僅僅是給老百姓‘送紅包’,且對國民經濟轉型升級意義重大”。

    事實上,由于移動互聯網的快速普及,很多隨之而來的變革遠遠超出各行各業的預期。

    以游戲為例,在移動游戲剛剛起步的2012年,中國版協游戲工委、IDC聯合發布了《2012中國游戲產業報告》,報告統計2012年中國移動游戲收入32.4億元,當時,報告預估2017年移動游戲收入可以達到122億元。

    但事實上,2013年,移動游戲收入就已經達到112億元。到2017年,以王者榮耀為代表的手游迅速崛起,移動游戲收入已經達到1161.2億元,接近當初預計的10倍。而這種遠超預期的現象在電商、廣告、視頻等整個移動互聯網行業頻繁上演。

    同樣,提速降費工程在農村地區也收效顯著。多年來,依靠村村通工程、電信普遍服務工程,農村地區網民數量逐步攀升。在2014年,農村網民達到1.78億戶,其中7700萬人開始網購,當年網購規模達到1800億元。2015年,國務院又印發《關于促進農村電子商務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全面部署指導農村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展,到2016年,農村網絡零售額達到9000億元。

    根據商務部統計,2017年全國農村實現網絡零售額12448.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9.1%。截至2017年底,農村網店達到985.6萬家,較2016年增加169.3萬家,同比增長20.7%,帶動就業人數超過2800萬人。

    對運營商而言,得益于農村經濟效益的提升,運營商農村用戶市場也在高速發展。2017年,電信業共完成3.2萬個行政村通光纖的電信普遍服務任務部署。農村寬帶用戶全年凈增1923萬戶,總農村寬帶用戶達到9377萬戶,占總寬帶用戶比達到了26.9%。

    當然,在農村市場,運營商也依靠低價的本地流量套餐發展了大量4G用戶。不過,隨著用戶流量使用量的逐步提升,流量漫游開始成為4G用戶消費的限制因素。

    “由于流量的邊際成本極低,所以運營商在搶占新增用戶時必然會產生價格戰,流量漫游存在的必要就是保證價格戰可控。”多位運營商人士介紹,“如果取消本地、全國的套餐限制,那么這種價格戰很可能從部分地市蔓延至全國,有可能會拉低整個流量收入,沒有地域限制的電信業務競爭都很慘烈。”運營商推出的企業級短信平臺業務就存在這一現象,由于沒有地域限制,全國各省公司之間相互競爭,價格曾在短時間內降低了90%以上。

    取消流量漫游確實會沖擊運營商現有的管理體系,但從目前趨勢來看,無論是提速降費要求,還是應對市場競爭,未來流量將在逐步降價的同時實現統一定價,不再區分本地流量與全國流量。如2月1日,四川省三大運營商集體推出了“全國不限量4G套餐”,此前流行的“本地不限量”開始向“全國不限量”轉型,流量漫游已經開始倒計時。【責任編輯/孟亮】

    (原標題:“流量漫游”時代將終結:運營商迎來提速降費攻堅戰)

    來源:北京報道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流量漫游時代終結 運營商打響提速降費攻堅戰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