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網編者按】洗衣球,一種我們常見的洗滌用品,竟然被美國的青少年們當成糖果吃。更讓人不能理解的是,這個含有聚乙烯醇、苯甲地那銨、甲酸鈣等成分并且無法下咽的化工產品,還有讓人“上癮”的功能。
近段時間來,美國青少年們因為比著吃汰漬洗衣球而紛紛進了醫院。
根據美國中毒控制中心(AAPCC)的數據,今年剛過兩周,就發生了39例因吞食洗衣球中毒的事故,而這一數字在第三周直線上升至86例。
汰漬洗衣球誕生于2012年。彩色的濃縮洗衣液被包裹在透明的塑料薄膜里,摸上去軟嘟嘟的,經常被嬰兒當作是果凍或糖果誤食,這算不上讓人奇怪的事件。
而令人不解的是,如今,因吃洗衣球而中毒的人群不只是5歲小孩,還有不少青少年,甚至成年人。AAPCC數據顯示,今年開年至今,青少年中毒的事故有37起,其中一半是故意的。
這一“新風潮”起源于美國一家提供諷刺新聞的網站——洋蔥新聞。2015年,該網站刊載了一篇關于吃洗衣球的諷刺性文章。
文章以一個孩子的口吻描述了自己就是翻箱倒篋也要找出洗衣球并吞下的決心。
“上帝作為我的見證人,我發誓:我要去找那個盛滿五彩洗衣球的盒子,拿出一個塞進我的嘴里,然后把它咀嚼著吞下去,沒有任何人任何事可以阻止我。”
原本這只是一個笑話,結果在社交網絡和自媒體平臺上引來不少網民的“親身實踐”。
2017 年 3 月,國外幽默網站CollegeHumor上傳到 YouTube 的一段名為“Don’t Eat The Laundry Pods”的搞笑視頻,迅速在網上引起熱議。
視頻中,演員扮演一大學生在查閱洗衣液毒性后,依然不顧一切地將一堆洗衣凝珠塞進口中并咀嚼。到2017 年年末已獲得 250 萬播放量(目前該視頻已下架)。
隨后一群不怕死的“勇士”在社交網絡上發布了自己“進食”洗衣凝珠的視頻,并發起了“汰漬挑戰”。盡管很荒謬,但是“汰漬挑戰”依然病毒式地在社交網絡迅速擴散。
有關吃法,更是花樣百出!
芝士控可以選擇洗衣球披薩,濃郁的芝士配上清涼的洗衣球,口感上的沖擊令人回味無窮……
烤洗衣球三明治,酥脆的吐司配上多口味的洗衣球,簡單的早餐也能精彩紛呈;
奶制品控可以選擇洗衣球泡牛奶,浸泡在熱牛奶中的洗衣球雖然不會像麥片一樣沁入奶香,但洗衣球的甜味會流入牛奶之中,一碗糯米糍口味的牛奶喚醒新的一天……
快看,他們有一卡車的食物。
這顯然是一場瘋狂的游戲。
檢測顯示,汰漬洗衣球的活性成分達90%,并含有一種叫1,4-二惡烷的化學物質,這些都導致其毒性更大,被人吞服后,會導致嘔吐、癲癇、肺水腫、昏迷甚至死亡。
其實,為了防止被嬰童誤食,從2015年起,寶潔就改進了包裝,在洗衣球的外薄膜上涂上苦味物質。這項舉措將嬰童誤食洗衣球的情況減少了40%以上,但這對那些故意食之的青少年們卻根本無效。
寶潔也只能設法勸說人們不要再故意吞食洗衣球了。
幾天前,汰漬和YouTube及Facebook達成了協議,刪除平臺上“汰漬挑戰”的內容。同時請來頗有影響力的美國職業橄欖球聯盟的運動員Rob Gronkowski,錄制了一段強調食用洗衣球危害的視頻。
“汰漬洗衣球應該用在哪?洗衣服,沒有其他。”汰漬在發布這則視頻時附言。
此外,社交平臺上寶潔還積極回應有關“汰漬挑戰”的發言,告誡食用者要喝水或喝牛奶緩解不適,并聯系中毒控制中心,立即就醫。并再次強調,“我們的產品絕不可食用”。
盡管政府機構、寶潔公司、社交網絡和各大新聞媒體都在竭盡全力地阻止這場瘋狂行為,但情況似乎并沒有好轉。到目前為止,因誤食洗衣球導致身體不適的案例仍在上升。
其實,這并不是美國第一次出現如此怪異的風潮。
在此之前,互聯網上還興起過“加侖挑戰”、“肉怪挑戰”和“鹽冰挑戰”等,挑戰者大部分是青少年。
鹽冰挑戰中,挑戰者將鹽冰混合物握在手中,忍受物理反應帶來的劇痛,這一危險的游戲會在皮膚留下類似于凍傷的永久性疤痕。
可能有人會問:網上有人自殘你也自殘,美國的熊孩子們咋這么傻呢?
或許《大西洋月刊》一篇位居去年年度前十的文章——《智能手機摧毀了一代人嗎?》能給予一些啟迪。
文章稱,今天美國的青少年是被智能手機和社交媒體塑造的一代人。
20世紀70年代,“獨立”對那個時代的青少年具有強大的吸引力,他們會背著父母去溜冰場跟朋友抽煙、喝酒,會早早地考下駕照自駕。
然而,如今的青少年似乎對此并不在意。
從2000年到2015年,幾乎每天與朋友聚會的青少年人數下降了40%以上。他們有更多的時間與父母在同一個屋檐下生活,但卻更難接近父母。
這些孩子們在做什么呢?他們都窩在自己的房間,面朝手機,感受孤獨。一項研究表明,長期面對電子屏幕的人更容易產生孤獨、消沉和悲傷的情緒。
從身體健康上來看,今天的青少年似乎更健康,他們沒那么容易嗜酒或發生車禍。
但從心理健康上看,自2011年,青少年的抑郁和自殺比率急劇上升。有專家將其描述為數十年來最嚴重的精神危機。而這種惡化大部分都可以追溯到他們的手機。
或許,當這些朋友、生活、三觀都由智能手機塑造的青少年們被拋擲在一個社會責任缺失的互聯網平臺上時,那些潛伏已久的問題就會以一種魔幻的方式爆發。
這是全社會都應該認真思考的一件事情。【責任編輯/王俊杰】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