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一個內部員工眼中的當當網:轉向女性市場其實是個偽命題

    【IT時代周刊編者按】當當近日發布2014年第二季度財報,總凈營收19.6億元,凈利潤2880萬元,連續3個季度實現盈利,亮眼的財報再次讓當當引發了媒體的興趣。分析財報顯示,當當在女性時裝方面實現盈利,幫了大忙。有業內分析人士就指出,這是以圖書為主的當當全面轉型女性市場的信號。但是作為內部人士,當當網的品牌總監于萌并不這么認為,他覺得說當當轉向女性市場是個偽命題。


    最近網上冒出許多關于當當網是“華麗轉身還是回光返照”的討論。

    周末和當當網的品牌總監于萌聊及此事,他對此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觀點,不止是對唱衰當當觀點的不同,對一些贊揚當當華麗轉身女性市場的觀點,他也并不認可。

    作為一個看著當當網從2010年上市一路走到今天的“內部人士”或許對于當當網今天的現狀提供了不同的觀察角度。

    于萌觀點摘錄:

    轉向女性市場確實是個偽命題

    對于當當“進軍女性市場”有的朋友認為是華麗轉身,有的朋友則認為只是鏡花水月。在我看來,這是個偽命題。

    對于當當網來說,15年的用戶沉淀,用戶性別比例是女性略多于男性。而在拓展圖書以外的服裝、孕嬰童、家居、美妝等品類的同時,當當并沒有把自己定位為轉向女性市場,而是在圖書帶來的文化積淀上,增加時尚的品牌調性。當當網的目標受眾不僅僅是“文藝女青年”而是對文化敏銳,對時尚敏感的全人群,這才符合當當網的既有用戶結構,才能價值最大化。

    當然目前女性在時尚敏感人群中的占比要遠遠大于男性,而男性對時尚的敏感度也在各種對“丑男”的聲討中迅速成長。如何抓住女性用戶確實是當當網要面對的一個問題。那么當當網到底有沒有吸引女性的優勢品類呢?

    我的答案是,當當網有天然的吸引女性用戶的優勢品類組合。

    首先,當當網在拓展女性用戶的時候,除了大規模外部拉新用戶,挖掘現有圖書用戶是近水樓臺。當當網可以通過用戶的購書數據,更加準確的給出用戶肖像(性別、年齡、風格偏好、婚姻狀況、有無子女等),在此基礎上相關推薦的轉化就更加精準。

    另外,當當的服裝在走的是一條差異化的路線,一條從骨子里散發出來的時尚路線。不同于天貓、不也不同于唯品會,既不是大而全,也不是純粹的清尾貨。9月,當當服裝將有重大戰略發布,屆時大家將見分曉。

    一些電商針對女性用戶做的一些促銷,比如衛生紙、姨媽巾之類,讓分析人士頗為贊賞。我也很認同,這種方式確實立竿見影,效果顯著,其實每家都在做,只是形式不同。但這種做法的問題在于,用戶來的快去的也快,粘性不足。在數據上可以給出一張漂亮的答卷,但從發展來看不過是一針短效的雞血。偶爾吸一次大麻high的不得了,但不能長久為之。

    所以無論當當網還是其他綜合電商網站,拉攏女性用戶都是必須解決的問題,可“轉向女性市場”只是一個偽命題。

    如何看待電商的快與慢

    當當網在15年的發展過程中,曾經是中國B2C電商絕對的領導者,但后來不斷有優秀的后來者進入電商市場,讓很對朋友對當當網提出了質疑。

    尤其在近幾年電商市場快速膨脹的前提下,當當網看上去好像是“慢”了。而在我看來,“慢”不過是個表象。

    上市后的近4年時間里,當當網并未因為行業的快速增肥而迷失自己的節奏。而對于一個企業來說,最大的危機就是丟掉節奏。

    有的朋友提到所謂“721定律”,并指出京東占7,蘇寧占2,其他占1的觀察。細心的看客可能會發現,這里的7和2都是以3C家電為主的高單價品類(也有一說叫“重資產”),而這一品類的特點是,可以迅速沖高銷售額,但基本無法盈利,必須用虧損換份額。而當當網早在2年前就宣布3C只做便利性品類。如果當初加入3C家電價格戰,今天的當當年銷售額200-300億也不是什么大問題,但絕對不可能季度盈利2170萬。所以,如果拋開3C這個賠錢品類來看,當當網的100億年銷售額更有含金量,盈利更有底氣。

    所以,看上去當當可能“慢”了,但實際上當當更“壯”了。

    另外也有一說,當當網在扮演“跟隨者”的角色。

    其實,從將3C定義為便利性品類開始,當當網就完全與“跟隨者”這個角色不搭噶了。當當在尋求一條與其他電商不同的差異化路線。近兩年,許多電商都看到,從市場規模和利潤率上,服裝無疑是一塊巨大的蛋糕。但就在大家還沉浸在折扣力度、入駐商家數量、SKU數量等運營指標中的時候,去年9月當當網用一場以“界”為主題的秋冬新品服裝發布,讓業界意識到,真正要做大做強服裝,就要向時尚靠攏!緊隨其后,就有其他電商如法炮制。

    而在今年8月,當當網發布聲明要從基因改變自己,提出只有做時尚的人,才能做時尚的事兒。而其他電商依然沉浸在搞T臺秀的簡單粗暴模式中。如果說,第一回合電商大戰是得3C者得天下,那么第二回合就是圍繞服裝品類,親時尚者得天下的角逐了。而這并不是和某個時尚集團簽署個戰略合作就能解決的問題,要從基因上改變自己。

    當當網雖不敢說是趨勢最早的洞見者,但要說當當網是跟隨者,似乎還真是冤枉呢。

    當當網的難題與野心

    當然,確如一些朋友分析的,當當網在發展中面臨著諸多難題。比如,增速放緩、新業務增長點等等。在先有環境下,要解決這些問題,不能再用傳統思路去考慮。未來的增長點一定在無線端,即便在品類結構、選品能力、價格管控上有再大的突破,未來的購物一定是無線化為主流的。

    而當當網正在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在無線端尋找新的增長引擎。目前,當當網無線端訂單占比最高沖高到35%,8月無線訂單比例已攀升到26%。同時,在無線端,當當網還在醞釀殺手級的應用,未來將在用戶粘性和購物轉化上起到重要作用,年底前將可以和大家見面。

    如果說,發力無線是當當網順應大勢所趨的話,那么做時尚電商就是當當網的野心。接下來的2-3個月內,當當網將有幾個重量級的應用推出,直指時尚電商的命題。

    一些分析人士對于當當網格局的認知,和對當當網是“快”是“慢”認知的偏差,主要是由于對當當網發展戰略理解的相對片面造成的。但這無可厚非,每個人角度不同自然觀點不同。

    不過,對于“京東圖書業務正快速侵蝕當當網市場份額,并且可能年內從當當網手中奪得圖書電商市場第一的寶座。”這樣與事實背道而馳的言論,我實在是有點看不下去。京東做圖書幾年來,當當圖書市場份額始終穩固,目前占線上圖書銷售份額占比40.4%,亞馬遜、京東分別為25.9%、17.9%。別說從當當手中奪得圖書市場第一的寶座,就是超過亞馬遜可能也還得費把子力氣,何況石濤離職對京東圖書多少不是個利好。對于這種要么被公關稿洗腦,要么是沒有仔細看數據的所謂行業分析,我覺得不看也罷。

    【IT時代周刊編后】“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風景也不一樣。對于當當的看法也是這樣,局外人看到的是一種景象,作為局內人的當當工作人員會看到另外一個不同的當當網。兩者合力才能看到一個全面的當當。不過,雖然當當內部員工糾正了業界的一些看法,但是單純的從當當的發展來看,女性市場固然是個持續有著強需求的方向,但是競爭也很激烈。在京東等紛紛殺入女性電商的時候,進軍這個市場,當當網必須要走出真正的差異化路線來,才能避免被顛覆。【責任編輯/馮敏】

    本文作者:城宇,專欄作家,IT評論人,微信公眾號:ksms2046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一個內部員工眼中的當當網:轉向女性市場其實是個偽命題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