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中國移動獨領4G“風騷”,絕對優勢還有多久的保鮮期?

    【IT時代周刊編者按】中國移動的4G用戶數以占總4G用戶99.8%的絕對優勢,獨占鰲頭。但在FDD試驗牌照發放以后,中國移動憑借在TD上先行一步的優勢,還能夠風光多久?東言東語就從三家運營商的3G時代談起,在中移動狠發力4G的半年窗口期過后,聯通和電信的4G用戶爆發或至少還要等到明年年初。畢竟在4G市場上有諸多利好于移動的政策和跡象,聯通和電信唯有加強對多網運營的平衡,才能決定未來競爭的天平。


    根據工信部及三大運營商的數據,截止6月底,國內總4G用戶數為1397萬,移動的4G用戶為1394萬,中國移動的4G用戶占總4G用戶的99.8%,這個絕對優勢并不能完全歸結于先發(大家拿TD牌時間是一樣的),更多的是策略問題,在聯通電信拿了FDD之后,移動的絕對領先還能保持多久?

    半年的時間窗口

    從移動的發展軌跡看,去年12月份拿到牌后,4G用戶并沒有一下子上來,這里面有網絡建設覆蓋、終端覆蓋、資費政策等諸多節奏問題,而等到市場終端開始以4G為主流,主要城市的4G網絡覆蓋已經基本到位之時,用戶量才開始井噴。5月的時候(發牌半年)移動4G用戶僅811萬,但6月就增長了583萬,而7月更是增長了649萬。

    聯通電信雖然之前也拿了TD牌照,但是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基本沒有發力。6月27日發放的FDD試驗牌照,才是他們的真正起點,那么可以預見,在發展策略都比較正常的情況下,它們的4G用戶要爆發至少等到明年年初。移動至少還有半年的絕對領先期。

    但還可能更長。聯通和電信對多網運營的平衡策略將決定未來競爭的天平。

    多網運營平衡

    對于移動,4G是唯一的救命稻草,3G能力的缺失已經痛苦了多年,因此工信部給的半年時間窗口,移動可謂是用到了極致,4G的網絡建設可以用瘋狂來形容,早幾個月就有媒體評論中移動一年的4G投入相當于過去幾年的3G投入,質疑其大躍進是否會帶來問題。盡管基層屢有反饋這一年的建設壓力過大,但是中移動高層推進4G策略是極為堅定不移的,4G的建設和推廣可以說是動用了所有資源,3G的建設則基本放棄。有內部人士稱部分省份其4G覆蓋今年年底能達到3G的水平,明年年底達到2G的水平,這速度極為可怕。

    而對于電信和聯通,3G的紅利仍在,其內部對4G的渴求遠不如移動。過去這半年時間已經是無為而治,即便是FDD牌照已下,其建設動作也不算明顯。而且在市場的推廣上,仍不斷偷換4G概念,仍寄望于3G為主打。如果說過去對4G的誤判已經失去半年時間,未來3G和4G的并存運營方式可能影響更深遠。對于移動而言,3G是被拋棄項,但對于電信和聯通,3G是優勢點,不會輕易拋棄,但多網運營一直是難題,以誰為重、如何平衡資源投入,這些細節在運營的各個環節都會存在,這些可能成為未來競爭中最難權衡的地方。

    終端和網絡日趨同質

    而在決定競爭優勢的網絡速度和終端支持上,移動看上去吃虧,但卻遠遠不如3G來得明顯。

    在3G時代,不同制式的網絡差異化實在太明顯,無論是技術層面還是用戶體驗層面。但在4G,TD和FDD同出一源,差異并不大,最高速度FDD要大不少(TD100M、FD150M),但在實用層面,考慮到頻譜、容量、應用方式等,由于TD可非對稱上下行,對于下行流量為主的情形,除了軟件測速,兩者在用戶體驗層面感知不會有多大不同。而且在無線側速度已經相當高的情況下,移動互聯網應用的網絡部署、CDN等對用戶感知的影響反而更凸顯。

    而在終端層面,TD/FD融合也是個趨勢,由于差異小,未來主流的芯片應該都支持(可能3G不支持多模),中移動已經力推五模手機,并稱不再補貼三模手機,而對于電信聯通,由于工信部要求的是TD/FD混合組網,在手機制式上他們也不敢明目要求只支持FD,因此對于用戶在4G終端選購時,不會出現3G時代買了后只能用一家運營商服務的情況,這對用戶來說是利好,對于只拿TD牌照的移動來說,也是利好。

    根據上述分析,無論從運營策略、網絡能力、終端覆蓋等方面,移動都擺脫了3G時代的困境,其3G尚且能抵抗住電信和聯通的進攻,在4G時代其優勢將更加明顯。從最近的運營數據也可以看到這些變化,7月聯通用戶凈增長88.8萬戶,創年內新低,寬帶無線上網卡用戶凈流失4.5萬戶。而移動7月4G用戶已達2043.7萬戶,環比增長46.6%。

    保持優勢靠自己,但。。。

    未來半年是移動4G的黃金時期,目前限制移動發展4G速度的,反倒是移動自己,一是要換卡,二是要專門開4G套餐。

    換卡這事兒也讓我足足延遲了半年才更換,這坑爹的事情是當年移動3G埋下的。當年移動3G號稱三不,不換號、不換卡、不登記,當時這個政策很好,門檻很低,結果移動的存量客戶幾乎都還是使用的普通SIM卡而不是USIM,但聯通電信的USIM比例高得多。4G之后必須要求使用USIM時,換卡的壓力陡然增大,按7月的數字,一個月換近700萬張卡,這個量非常恐怖了。這是一個阻礙。

    另一個阻礙是要專門開4G。和3G使用不同,以前過渡很自然,所謂的不登記就是你只要換了3G手機就可以用了。現在還得專門辦理一個業務,而且超了套餐4G就停了,雖然也是防止超流量后產生巨額費用的舉措,但總歸讓人感覺4G不是一個想用就能用的東西,過渡得似乎不如3G那么自然平滑。這些門檻限制了用戶的增長速度。

    不過,央企的命運并不是那么簡單,在4G市場上如果移動絕對強勢過久,等待它的可能會有其他層面的平衡。畢竟對于管理層,三大運營商的均衡發展才是王道。

    【IT時代周刊編后】相比之下,中國聯通的3G終端價格已經非常低廉,目前3G手機的滲透率也已經超過35%,繼續增長的空間更多集中在中低端市場,因此面向有使用移動互聯網需求,卻對產品售價敏感度較高的用戶,3G手機還有很強的吸引力。事實上,借助于3G時代領先的優勢,以及4G初期迅速部署“3G、4G一體化”的戰略,使得中國聯通當下面對的境遇要比中國電信好很多。后者由于旗下3G業務本身動能有限,且CDMA+TD-LTE雙網模式至今仍存在不少問題,因此在4G領域遲遲沒有具體動作。【責任編輯/周冬樂】

    作者東言東語,科技撰稿人,自由分析師,敏感于一切有關互聯網、物聯網的事情。微信公眾號:東言東語(dongyandongyu001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中國移動獨領4G“風騷”,絕對優勢還有多久的保鮮期?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