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每年“雙11”,快遞業就會迎來一次“春運”

    【IT時代網編者按】消息2017年11月23日隨著電商紛紛發貨,鄭州不少快遞網點包裹爆倉,小區內暫放快遞的超市,也堆積成山,從屋內擺到屋外。

    快遞小哥每天運送很多物品 河南商報記者 鄧萬里 圖

    快遞小哥每天運送很多物品 河南商報記者 鄧萬里 圖

    如今這個購物狂歡節已過去十幾天了,消費者買買買之后的拆拆拆,也貢獻了數量龐大的快遞垃圾。

    據國家郵政局預測,“雙11”期間將產生15億件包裹。如果把這些包裝盒連起來,足以繞地球七圈半。

    拿走寶貝之后,這些快遞垃圾你是如何處理的?被丟棄的、數量龐大的快遞垃圾,最后又流向何方?

    【數據】

    “雙11”期間快遞包裝

    連起來可繞地球七圈半

    消費者“買買買”的同時,也在突破著一個又一個數字。

    《2016年中國快遞發展指數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快遞業務量首次突破312億件,相當于年人均快遞使用量近23件。

    而在2015年,中國消耗了99.22億個包裝箱、169.85億米膠帶以及82.68億個塑料袋。

    膠帶、紙箱、塑膠袋、包裹氣泡……見到“寶貝”前,快遞包裹內看似貼心的保護工具無形中也增加了快遞垃圾的數量。

    僅膠帶一項,就有業內計算,如果按每個包裹箱平均用一米膠帶計算,快遞業每年所用的膠帶連起來能繞地球230圈。

    此外,今年“雙11”期間約15億件的快遞盒,如果以平均每件包裹20厘米的長度來計算,這些包裝盒連起來長度將超過30萬公里,足以繞地球七圈半。

    【現實】

    包裝材料越用越多

    快遞員稱不得已

    面對快遞包裝材料和垃圾對環境造成的壓力,不少進行包裝的快遞員坦言,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鄭州圓通快遞公司的快遞員康師傅告訴河南商報記者,“雙11”期間,他一天要送500多個快遞件,如果因為包裝不嚴實,出現用戶投訴,他要進行賠償。“一天從早忙到晚掙的錢可能都不夠交一次罰款。”

    康師傅說,包裝材料越用越多,主要是怕物品損壞,“尤其是碰上易碎物品,包裝盒大不說,里面還要放上不少報紙、泡沫,防止客戶投訴,這都是沒辦法的事。”

    的確,為了不讓網購的商品受損,必要的包裝不能少,但是,由此造成的污染也不能小覷。

    據了解,快遞膠帶、塑料袋的主要材質是聚氯乙烯,需要經過近百年才能降解。數量龐大的快遞包裝廢棄物不僅耗費大量原材料,而且造成環境污染。那么,這些數量龐大的快遞垃圾被丟棄后,最后如何處理呢?

    【回收】

    可回收的快遞包裝有限

    膠帶往往不可回收

    在鄭州市金水區一家廢品回收站,從事紙箱回收生意十多年的老板李女士告訴河南商報記者,“雙11”過后,送來的紙盒量也有所增加,“‘雙11’過后的一周,每天能回收2~3噸的紙盒,不過,現在回收量已經降下來了。”

    此外,紙盒價格也出現了波動,從“雙11”前的八毛一斤,回落到現在四毛一斤。“這可能與需求量有關。”李女士說。

    不過,李女士也透露,與往年“雙11”相比,今年的紙盒數量并不算多,送來的快遞塑料包裝倒是不少。“現在紙盒貴了,成本高了,估計商家也都不用紙盒包裝了,送來的也夾雜不少快遞塑料袋和膠帶,這個我們都不收。”

    而對于回收的紙盒,李女士表示,通常她都會拉到新密市大隗鎮的造紙廠賣掉。“在那里廢紙、廢紙箱都會被打成漿,做成瓦楞紙,再做成紙箱。”李女士也說,一些無法再次利用的碎紙最后會被用做燃料。

    李女士的話在滎陽的一家垃圾處理公司得到了印證,該公司工作人員告訴河南商報記者,對于無法回收的垃圾,他們一般當做生活垃圾,進行焚燒發電。

    雖然快遞紙盒也會流轉至造紙廠二次利用,但有數據顯示,事實上只有約四分之一的快遞紙箱被循環利用,其回收率只有50%~60%,回收的循環利用率在50%左右。

    快遞包裝如何處理

    各方有啥思考與嘗試

    商務部:開展電商物流標準化,推動綠色包裝

    今年11月2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舉行聯組會議,商務部部長鐘山在接受專題詢問時介紹,目前電子商務快速發展,去年我國快遞量達313億件,今年預計達400億件,其中存在過度包裝問題,“有時候購買的一件小商品可能就幾塊錢,包裝也需要幾塊錢,浪費非常大。”為此,將采取兩方面措施治理快遞垃圾。

    其一,鼓勵電商、物流快遞企業利用配送渠道回收利用廢棄的包裝物。“目前有了一些先進的典型,下一步將進一步總結,不斷地推動。”

    其二,開展電商物流標準化,推動綠色包裝。“推廣使用新型電商物流包裝技術和材料,促進包裝減量化和可循環使用。”

    快遞企業:推出共享快遞盒,但收效甚微

    面對與日俱增的快遞垃圾,不少電商、物流公司也在尋求新的辦法。

    有媒體報道,“雙11”期間,蘇寧易購推出“共享快遞盒”,計劃在13座城市投放20萬個共享快遞盒,但是在市場遭遇被消費者扣留的難題。

    為了緩解膠帶對環境造成的壓力,“菜鳥”也啟動了回箱計劃,但是“雙11”期間1000萬個快遞紙箱在15億的物流訂單面前顯得微不足道。

    專家:可建立押金制,保障回收再利用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程會強研究員認為,目前,在城市當中廢舊包裝物、紡織品和電池這三類會成為城市廢棄物的主力軍。隨著城市化的發展,人們對于工業產品的回收狀況十分重視,但對于輕量化的包裝物的回收還有所忽視。

    程會強建議建立押金制,保障回收再利用。“比如在德國,包裝物都是帶押金的,但在國內,只有鮮奶和汽水的玻璃瓶子是可以回收的,紙盒等包裝物的回收還不夠普遍。”程會強說,企業回收紙盒,無論是用押金制,還是返還積分、贈送折扣等方式,都是可行的,值得推廣。最終應該擴大范圍,使回收的行為更加常態化。

    【網友聲音】

    @周梨渦:垃圾都是放錯地方的寶,我們可將家里的快遞紙箱制作成收納盒、燈罩等生活用品,既節約資源,又低碳環保,而且可以點綴生活,增添些小樂趣。

    @咩小花:小區里沒有垃圾分類桶,很多人也沒有養成生活垃圾分類的習慣,對快遞垃圾也同樣認知不足。建議政府除了加強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回收的制度建設和分類意識與知識教育外,也可以嘗試一些促進垃圾分類的新思路。

    @愛笑的溫暖:其實電商和物流企業使用可降解包裝材料,利用谷殼、秸稈、稻草等制作包裝材料,不僅成本低、制作簡單,對環境造成的污染也少。

    (原標題:“雙11”你拆的快遞紙盒,廢品回收站每天能收兩三噸;國家郵政局預測,今年“雙11”全國將產生15億件包裹,買買買之后,快遞包裝成了不小的浪費;據統計,目前僅約四分之一的快遞紙箱被循環利用;專家:可效仿國外實施押金制,鼓勵包裝再利用)【責任編輯/何維宗】

    (原標題:“雙11”你拆的快遞紙盒 廢品回收站每天能收兩三噸)

    來源:sina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價格先漲后降成慣例 “雙11”近八成商品沒便宜
    中消協雙11網購商品價格跟蹤調查:近8成沒便宜
    每年“雙11”,快遞業就會迎來一次“春運”
    電商巨頭爭跨境 雙11走向國際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