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短信時代流行的飛信逐漸成為過去式。但近日中國移動(00941.HK)掛出的兩則招標公告,釋放出了重啟飛信的信號。
9月22日和10月11日,中國移動先后發布了兩條招標公告,分別以3626.5萬元和4764.6萬元的招標金額,進行中移互聯網有限公司2017-2018年“和飛信”客戶端技術實施與支撐項目,以及運營支撐服務項目。
年年都在招標,之所以今年格外引人注意,最重要的原因是兩個項目的總投入超過了8390萬元。對比前一年,這一數額還僅為1385萬元。
11月2日,神州泰岳(300002)發布公告稱,旗下兩家子公司北京融聚世界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新媒傳信科技有限公司,分別中標中國移動“和商務直播終端研發及量產項目包一(4G直播盒子研發及量產服務)”與“2017-2018年和飛信客戶端技術實施與支撐項目標段一(PC及多形態終端覆蓋及配套優化)”兩個項目。
其中,飛信項目預計合同總金額3048.64萬元(含稅)。神州泰岳的公告表示,子公司新媒傳信負責為中移互聯網公司提供2017-2018年和飛信客戶端技術實施與支撐,根據工作屬性及項目技術要求不同,從技術實現層面劃分實現無線端、有線端、核心協議棧等融合通信相關功能。
神州泰岳表示,此次,“和飛信”客戶端技術實施與支撐項目的簽訂,將進一步鞏固公司與中國移動在互聯網領域的合作伙伴關系。同時,也是公司融合通信技術能力、研發實力的綜合體現。公司將確保此次“和飛信”業務的升級改造,為未來中國移動融合通信項目的后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早年以“在電腦上可以免費給手機發短信”聞名的飛信業務,由中國移動推出,曾經風靡一時,但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即時通信工具QQ、微信進一步崛起,飛信走向沒落。
歷史資料顯示,神州泰岳是中國移動在飛信業務上最早的外包服務商,并且長年“壟斷”與中國移動的合作——早在2006年底,神州泰岳在就北京移動的招標中拿下了飛信這一單,獲得了飛信運維支撐外包業務,直到2013年,飛信業務的中標公告中才第一次出現神州泰岳以外的合作方。
與此同時,由于業務較為單一,神州泰岳的業績也幾乎可以說與飛信的興衰捆綁在一起。
有統計顯示,從2007年神州泰岳首次中標飛信訂單,到2012年飛信由盛轉衰之時,中國移動6年來支付給神州泰岳的飛信業務外包費粗略估計高達30億。
僅僅3年之后,數據顯示,神州泰岳2015財年僅實現凈利潤3.51億元,同比下降44.51%。對此,公司在給出的解釋中,第一條就是“運營管理業務整體上相對穩定,但是飛信及農信通業務受限于電信運營商的因素下降幅度較大”。
資深電信分析師馬繼華曾指出,2007年誕生的飛信與QQ屬于一代產品,其更注重的是傳統PC與手機之間連接,而并不是像后來的微信、米聊這樣,是手機與手機之間的連接。所以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飛信本屬于落后的產品。
實際上,隨著智能手機時代的到來,面臨急劇縮減的用戶市場,中國移動多次嘗試“拯救”飛信。
2013年年初,中國移動對飛信進行過一次業務重構,模仿微信上線了公眾平臺等功能。當時,中國移動對外稱這次重構“初見成效”,截至當年底飛信活躍用戶達9000萬,引入公眾賬號55萬個。這一勢頭并未持續多久,飛信并未能再次在即時通訊應用市場中激起大的水花。
2016年6月,移動發布了一則《關于短信轉飛信業務下線的公告》,讓不少人誤以為飛信要停止服務了,但官方做出了辟謠。公司將飛信更名為 “和飛信”。
當月,和飛信重新上線,用的仍是“feixin”的域名,而官網的介紹則是“企業OA協同辦公考勤工具”。顯而易見的是,面對微信一家獨大的即時通訊2C業務,中國移動做出了新的考量,將發展的重點轉向2B市場。不過,在企業辦公通訊應用市場中,已經有阿里釘釘和騰訊的企業微信在廝殺,遲來一步的“和飛信”能否分得一杯羹,還是未知數。【責任編輯/古飛燕】
(原標題:中移動重新加碼飛信投資? 老搭檔神州泰岳子公司再拿兩項目)
來源:澎湃新聞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