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周刊編者按】也許你不熟悉樂逗游戲,可你或許一定玩過《憤怒小鳥》、《水果忍者》和《神廟逃亡》。樂逗游戲昨日上市之夜,背后的樂基金浮出水面。作為國內首家成功赴美上市主打手游的游戲公司,樂逗顯然有足夠的資本能博得楊元慶一笑,這其中的淵源不得不追溯到聯想樂基金的第一個天使投資項目。如何來看手游與樂逗、樂逗與聯想、聯想與新業務之間的層層邏輯關系?以聯想為代表的科技企業如何向新業務轉型?我們不妨來看看樂逗背后的三個故事以及這三個故事所傳遞出來的經驗總結,這些干貨經驗,對整個行業也會有所啟發。
昨晚是樂逗游戲之夜。
美國時間7日上午九點,樂逗游戲母公司創夢天地(iDreamSky)正在美國納斯達克敲鐘。
創夢天地的股票交易代碼為“DSKY”, IPO發行價15美元。樂逗是國內第一個赴美IPO的、主打手游概念的公司。
就在整個行業關注樂逗游戲赴美成功上市之時,有一個人應該發自內心地笑了。他,就是楊元慶。
2011年第一季度,聯想決定投資樂逗時,樂逗只有五六個人。雖然樂逗成立之時就定好了方向:要做手游發行,但當時樂逗手里沒有一款產品。說白了,那時的樂逗還是一張白紙,只畫了幾根線:手游、發行、移動互聯。
彼時,2010年11月剛成立的聯想樂基金也才只有半年的運作,樂逗游戲成了聯想樂基金的第一個天使投資項目。盡管樂逗后來有了騰訊以及其它機構的注資,但聯想這個天使的價值或許只有樂逗游戲CEO陳湘宇最能明白。
三年過后,樂逗開花結果,成功赴美上市。盡管近來手游概念極度火爆,但能以手游赴美上市的游戲公司并不多,曾經被看好的觸控科技,也暫停了赴美IPO計劃。
樂逗游戲的上市為何能讓楊元慶開心一笑?因為前不久披露出來的楊元慶內部講話中可以看到,楊元慶對于聯想如何孵化新業務“憂心沖沖”。
楊元慶稱,盡管聯想整體業績正處于最好水平,但做為其核心和中流砥柱的中國區卻遭遇著危機,業務僅為持平發展,沒有實際增長,長久以往勢必會危機聯想穩定,為此要重點孵化新業務,同時來優化現有業務體系。
如何孵化新業務?聯想樂基金對于樂逗游戲的投資就是一個答案。
如何來看手游與樂逗、樂逗與聯想、聯想與新業務之間的層層邏輯關系?以聯想為代表的科技企業如何向新業務轉型?我們不妨來看看樂逗背后的三個故事以及這三個故事所傳遞出來的經驗總結,這些干貨經驗,對整個行業也會有所啟發。
一、“華為”陳湘宇的敏銳判斷
陳湘宇身上的一個標簽是“華為”,他在華為任職工程師多年,華為的訓練,讓他不僅看重企業文化和管理體制的模式,而且積累了不少行業的感覺——對移動互聯、游戲產業的判斷。
華為當時給臺灣的中華電信做外包,陳湘宇負責其中一部分,但在整個過程中,他對游戲特別感興趣,而且他是一個特別有心的人,通過外包這個通信行業最普通的業務,他認識了一個新加坡人和一個香港人,并通過對手游方向的認可,把這兩個人凝聚到自己身邊。
在創立樂逗游戲之時,陳湘宇身邊已經有了一個小團隊。不可否認,以陳湘宇的自然條件,他能組建一個堪稱國際化的團隊,那這個人本身一定是非常有吸引力和魅力的。
聯想游戲中心負責人陳學桂在回憶最初與陳湘宇接觸的情景時說:“當時吸引我們的另一點就是他的那幾個合伙人,Jeff當時負責海外,他有一個搭檔是在香港,是非常資深的CP GAME的Reviewer,有一個是新加坡人,有美國迪士尼的資源?!?/P>
而且當時陳湘宇特別強調要去做海外的優質游戲,把國外的優勢產品落地到中國本土市場。而這一理念與聯想當時對于游戲產業判斷不謀而合。2010年是中國移動互聯網元年,雖然手游那時還沒有那么火,但聯想相信移動互聯網的第一變現是手機游戲,所以那個時候就開始布局要投一些手游項目。
海外優質游戲產品的發行和代理,樂逗的這一思路與聯想的判斷仍然一致。所以,聯想決定投樂逗的天使,這一決策只花了一個月時間,非???。
這一故事的總結:陳湘宇基于華為的機緣,再加上他本來的游戲愛好,讓他走上手游創業之路,陳的人格魅力讓他有了國際化的團隊和資源。聯想樂基金正在尋找好項目,共同的理念之下,合作開始了。
二、背書:聯想與樂逗的天然契合點
聯想和樂逗達成天使投資之后,雙方都看好手游發行,但代理哪個產品?突破點是什么?
拿不到核心產品、突破不了關鍵點,未來仍然看不到。據聯想樂基金董事總經理宋春雨稱,就在聯想剛答應了樂逗的投資而錢還沒有打過去之時,好像順理成章一般,機會來了。
“那天我特別記得,陳湘宇我們打電話,他說正要來北京,我說你來干嗎?他說我來是要拿《憤怒小鳥》的發行代理權?!?/P>
宋春雨聽到這里都有點愣了,他說:“我上午正好見了一個憤怒小鳥最大的股東尼古拉斯,尼古拉斯說他在中國想找一個代理發行,想讓聯想幫他推薦呢?!?/P>
后面的事情不用多說了,聯想既然看好樂逗,已經投資了,當然要替樂逗背書。于是宋春雨當天再約尼古拉斯,當天下午陪陳湘宇見了一面。結果大家都已經知道了:樂逗拿下了《憤怒小鳥》的代理權,由樂逗來做發行。
這是樂逗拿下的第一個大的海外優質游戲代理權,此后再拿下《水果忍者》和《神廟逃亡》也就不足為奇了。
當時以樂逗還不到十個人的團隊,如何拿下知名手游的發行權,如何把正循環做起來,這是一個關鍵,而聯想的背書在這其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這個故事的總結:為何尼古拉斯能在那天上午先找到聯想,讓聯想幫忙推薦代理商?因為聯想的國際化品牌、聯想在手機產品這一領域的發力。當一家海外游戲公司來中國發展時,他們一是先想到國際知名大公司,二是這家公司也得和手機、手游有關系吧?
所以,尼古拉斯找到聯想,讓聯想幫忙。而聯想恰好投資了樂逗,整個合作一拍即合。
也許有人認為這是偶然的故事,但我一直認為,這個世界上沒有偶然,所有的偶然都戴了面具的必然。機緣巧合的背后,其實是多年的積累以一種當事人都感覺吃驚的方式呼嘯而來,席卷一切。
當下,科技行業在技術的推動下,變化萬千,新機會不斷,但誰能把握到這個機會?積累、進取、判斷、敢于去想、去做,才是根本,而你做到了這些,其余的好像就開始順理成章了。
【IT時代周刊批注】樂逗游戲成立以來短短4年時間,便成功赴美上市可謂是一個傳奇,年僅32歲的掌門人陳翔宇也一夜暴富。不僅如此,為其提供風投資金的投資機構和投資人也因此而獲得巨額回報。而此前提供800萬元天使投資的聯想之星,也小賺一筆,最終以2.6%的持股比例使這筆投資價值增長約85倍。
三、科技力的背后
資本歷來角逐新興市場,投資、然后獲取自己的利益。但從上面兩個故事中,大家其實已經感覺到,科技行業的技術變化之下,資本的玩法已經變了。想投科技行業,你會不會投啊?有沒有科技產業判斷力?
我認為,“科技力”才是未來資本市場的一大指標??萍荚旄坏墓适绿?,樂逗也算其一。但誰才能有這樣的、對科技產業發展趨勢的判斷?
事實上,今天的資本行業對于科技產業的投資,已經非常注重“科技力”了,很多投行請來了科技專業人士,聽取他們的判斷。但僅有這些還不夠。
所謂“科技力”的投資,不僅是錢,還有產業鏈的整合。以聯想為例,聯想在國際品牌之下、手機領域的突破之下,在產業中有了以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再加以基金的投資方式,向產業下游拓展,這其中就是資本+產業鏈的科技產業投資新玩法。
事實上,投資樂逗之后,對于聯想手機業務的補充也顯而易見。當下,聯想正在進行互聯網轉型,從戰略層面上看有三步:第一步是中國區建立Digital Marketing團隊,向互聯網發力;第二步是建立一個互聯網的開放平臺,讓更多的互聯網企業能夠加入到聯想的聯盟中,大家一起共贏;第三步是基于樂基金,提前布局互聯網的下一個路口,以前瞻的眼光、專注去投資有前景的互聯網企業,從而一起構建科技生態圈。
這個故事的總結:不少科技大企業都已經開始投資新興公司,構建產業生態,如英特爾、高通、諾基亞等,這些科技大公司走上投資之路其實比聯想更早,英特爾和高通從芯片角度推動行業發展,諾基亞投資過UC優視,在生態、產業鏈上也做了很多。
樂基金的投資,讓聯想走上英特爾、高通等國際科技企業的共同之路,但由于有聯想手機這一硬件載體以及聯想的游戲中心、樂商店等應用分發基地,這就導致聯想在產業層面,與所投資的企業(如樂逗游戲)有了更為緊密的結合。
基于聯想手機的市場份額,聯想的“巨會玩”游戲中心已經成為目前中國最大的分渠道之一,這必然對樂逗游戲有諸多幫助,手游等新產業的拓展,對聯想的新業務孵化、新業務探索的價值也不言而喻。
最后,回歸樂逗游戲上市一事,為何這么多主打手游概念的中國游戲企業不能上市,而樂逗可以?基于他對樂逗合作中的了解,陳學桂認為,樂逗實際上在中國做了一套獨特的發行模式,其一,樂逗所有發行的游戲必須要求源代碼,比如說水果忍者和神廟逃亡是完全有源代碼的。其二,樂逗本土化工作非常到位。樂逗會重新二次開發所代理的游戲,結合對中國玩家的深刻理解來去定制化這款游戲。比如說樂逗在水果忍者里面就做了龍刀,這個就是特別針對中國用戶的口味。還有很多中國客戶愿意付費的模式,在《神廟逃亡》中樂逗做了大量新的道具,實現了中國玩家一向喜歡的后向付費。
海外的暢銷游戲,再加上本土化特色,樂逗的上市并不奇怪,而聯想也在投資過程中,找到了自己的孵化新產業的思路。
樂基金的投資也需要回報,如宋春雨所言,基于聯想的“科技力”投資,目前樂基金的賬面回報率每年都能達到100%的增長
但事實上,聯想不缺錢,聯想要找到未來新產業方向,投資樂逗讓聯想有了一個投資新業務的經典案例,這才是聯想最大的收獲。
【IT時代周刊編后】樂逗游戲是聯想TMT領域的第一個投資項目,而聯想之星對于樂逗游戲不僅僅是一筆投資,更多地是對樂逗的發展起到助推作用,用聯想之星執行董事王明耀的話來說,這個項目對雙方而言都是完整的成長經歷,具有樣本性價值。如今聯想之星從樂逗游戲獲得近百倍的回報,雖然成績顯著,可財務還不是聯想之星目前追求的主要目標。從去年開始,聯想之星已經把創業服務擴展到了硅谷,作為聯想控股旗下三大戰略部門之一,聯想之星的戰略地位和意義不容小覷。【責任編輯/王麗娜】
本文作者:李瀛寰,專欄作家、科技行業評論人。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