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別以為運營商是落后的代名詞,他們完全有可能逆襲微信!像中移動飛信、中電信易信等這些IM,早晚會刺傷騰訊

    【IT時代周刊編者按】在中國電信退出易信運營的“假消息”成為了人們的話題時,馬繼華認為,不要小看運營商的IM產品,比如中國移動的飛信,在國內,它仍然是市場前三,是唯一有能力與騰訊的QQ和微信抗衡的產品。在以前的語音經營為主的情況下,運營商的任何互聯網業務都是不可能發展起來的。但是,這種局面已經改變,運營商的流量經營時代已經到來,難說在以后不會找到適合自己的即時通信之路。未來,運營商的即時通信軟件很有可能成為讓騰訊頭疼的重要力量。

    最近,一則“中國電信放棄易信”的“假消息”讓中國電信很受傷,也讓網易有些憤怒,最后不得不亮出中國電信的紅頭文件來滅火。實際上,圍繞著運營商的即時通信軟件,唱空的聲音從來沒有停過,這次也不過是炒作一次而已。

    易信過億,即時通信江湖水波泛起

    也就是在前幾天,剛剛有消息發布說,易信用戶過億。中國電信與網易合作的結晶跨上了億用戶的臺階,也預示著又一款運營商的社交通信軟件形成了競爭力。

    為什么說又呢?因為,在分析易信的時候,不要忘記了中國移動的飛信。在國內,即時通信市場上,飛信仍然是市場前三,是唯一有能力與騰訊的QQ和微信抗衡的產品。

    很多人會說,飛信并非微信同類競品,而是和QQ一樣處在互聯網時代的產物。但實際情況遠非如此,經過幾次升級改造,中國移動在放棄飛聊之后已經將飛信打造成了移動互聯網平臺。可以說,如今在移動端,微信、飛信、易信、陌陌、來往等等構成了即時通信軟件的江湖。

    幾乎沒有人會力挺通信運營商的即時通信產品,因為大家都認為運營商是落后的代名詞,在與互聯網公司,特別是與騰訊的競爭中,沒有一點勝算的機會。還有例證,中國移動依靠數十萬員工的努力,數年的時間,KPI的壓力強推,飛信也沒有能夠在QQ的陰影下脫穎而出,后來中國移動對標微信推出的飛聊無疾而終。而中國聯通與中國電信推出過的超信早已經銷聲匿跡,沃友和翼聊淡出江湖視野,運營商的即時通信之路都沒有走通。

    全軍覆沒,運營商的IM從未成功

    如果因此就認為運營商的此類應用無前途,也是不切合實際的分析。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此前的即使通信軟件的失敗,主要原因是自身對轉型的動力不足,在發展新型業務的時候放不開手腳,唯恐傷害自己的核心利益,由此就失去了與互聯網公司面對面死戰的決心。當然,此前的運營商即時通信發展的潰敗,也各有自身的原因。以我們最擅長的馬后炮式的回頭看分析,大家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中國移動用戶數量眾多、資源能力極強,但在發展飛信的時候給其賦予了太多內部使命,在最需要互聯網產品化的時候躊躇不前,始終堅持自家產品自家用的門閥意識,最終失去了彎道超車的時機,讓騰訊的微信自我迭代革命成功。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在發展即時通信軟件的時候吸取了中國移動的教訓,但投入資源不足,雖然高層多次強調重視,但實際上從來沒有進入過公司的核心發展戰略,當作配角的即時通信不可能取得顛覆性的成功。

    時代在變,流量經營讓運營商迎來轉機

    在以前的語音經營為主的情況下,運營商的任何互聯網業務都是不可能發展起來的。但是,這種局面已經改變,運營商的流量經營時代已經到來,難說在以后不會找到適合自己的即時通信之路。

    中國移動早就公開了自己的4G發展戰略,準備大干快上VOLTE,從底層技術上徹底改變運營商的通信服務提供方式。如果此項計劃順利實施,等于是挖了以微信為代表的互聯網通信軟件的根基,整個商業模式都將徹底被顛覆,運營商將重新獲得主動權。

    此外,中國移動對于飛信的改造也在進行,年內已經開通點對點的免費網絡通話,而且提供免費流量支撐,顯然是從應用開發層面做好了與VOLTE對接的準備。

    中國電信以一貫的開放姿態,與網易展開合作,并將整個業務的管理權放手給互聯網公司,避免了運營商的企業病,經過兩年的發展,用戶過億就是最好的成果證明。

    鹿死誰手,移動互聯的通信之戰難分勝負

    在中國做互聯網,模仿騰訊的成功模式是最不可能成功的一條道路。可以下斷言,不管是飛信還是易信,一味的跟隨騰訊的微信,都沒有任何出人頭地的機會。如今,飛信變得越來越微信模樣,龐大臃腫的功能體量制約了飛信的未來,易信卻以盡可能的功能簡化獲得了很多年輕人的青睞,很好的證明了這一點。

    從長時空的角度看,飛信和易信都是成功的。飛信頑強的生存了下來,而且還維持了相當客觀的用戶量,能夠在騰訊互聯網即時通信威權下生存,除了中國移動的互聯網業務飛信,其他都已經倒下了。易信也極其不容易,作為市場上的絕對后來者,能夠成功楔入且擁有上億的規模,應該算是讓人刮目相看。

    在這個市場中,騰訊也絕非高枕無憂,阿里巴巴在夾縫中依靠淘寶將旺旺發展成自留地,后來又迎著微信的颶風發展了來往,顯然是攪局之心不死,而騰訊至今也沒有能夠解決微信與QQ之間的戰略統一難題,更是為了微信的商業化傷透腦筋。在如此的背景下,中國移動的飛信和中國電信的易信都有抓住時機崛起的機會。

    我們可以大膽的做個預測,中國移動的飛信堅持了數年絕不會半途而廢,易信有夭折的可能但只要堅持下去就一定有屌絲逆襲的機會。未來,運營商的即時通信軟件很有可能成為讓騰訊頭疼的重要力量。

    【IT時代周刊編后】作者的觀點不無道理。就拿中電信來說,中電信與網易合作易信等這些與民營資本的項目合作,也是突破體制的一種表現,在這個問題上,中電信要比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走得更遠。與網易的合作,如果失敗,至少還可以借助后者在內容上的優勢,獲得改進自己諸如企業客戶的協同通信服務的新經驗。比如說,中電信可以利用網易郵箱龐大的用戶群,將語音、視頻發送至用戶郵箱,實現統一通信服務等等。【責任編輯/劉佳慶】

    本文由馬繼華授權IT時代周刊首發。馬繼華,道景咨詢資深電信分析師。微信公眾帳號“北國騎士”。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別以為運營商是落后的代名詞,他們完全有可能逆襲微信!像中移動飛信、中電信易信等這些IM,早晚會刺傷騰訊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