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周刊編者按】萬達電商轟轟烈烈的進軍O2O市場,讓業界炸開了鍋。雖然業內人士看衰者眾,但是這至少證明了O2O的吸引力。作為傳統企業在互聯網公司一代代的崛起中心癢難耐,如果不轉型互聯網好像就被潮流拋棄了,所以傳統企業轉型互聯網,尤其是O2O市場的數量之多,猶如過江之鯽。但是轉型O2O真的那么容易么,本文作者作為長時間觀察互聯網業態發展的人士,為傳統企業轉型O2O總結了需要注意的四大核心問題。
南京的珠江路,曾經欲比肩北京的中關村,是華東地區最重要的IT硬件集散地,也曾輝煌。如今珠江路急劇衰落,沒有一家賣場能夠逃脫!震撼之下,我理解了張近東為何大刀闊斧地給蘇寧轉型。從B2C到O2O,從淘寶、京東到O2O創新四處開花,傳統商業正在經歷一場顛覆與革命。首當其沖的是與信息化走得最近的IT賣場,第二步可想而知就是電器賣場!隨后將席卷傳統商業的每一個角落!——這是背景。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有人認為:當前傳統行業互聯網轉型是大趨勢,面向該領域的服務行業也將面臨巨大的機遇。
我承認,傳統企業非常有錢,比起新興的互聯網行業絕對是財大氣粗。可是當你看到一些現實,你會知道:對于傳統企業而言“立憲、改良”這類方式只是幻想,真正會來臨的乃是一場顛覆與革命!
現實是什么?
忽悠的人忽悠了搞培訓,先說危機將至,然后灌一點補藥,讓一些企業家覺得“我自己已經了解了互聯網,已然免疫”,沒人知道這是想法還是行動。
信息化軟件市場依舊遵照極其傳統的方式進行,一邊是賣產品的逢迎、回扣,一邊是企業家帶著懷疑、不理解,認為不上ERP似乎跟不上潮流。
我想起按照現代管理學老祖彼得德魯克的觀點,信息時代的企業的關鍵生存能力之一就是對于現代科技的應用能力!其實99.9%的企業談不上信息化能力,因為連意識還都沒有,談何能力!
一、誰適合B2C,誰適合O2O
許多企業的互聯網之路是這樣的:老總被忽悠參加了一場培訓或者交流,回來立即決定大干快上。于是就高薪聘請專業人員,上商城,招兵買馬不亦樂乎。幾個月之后,發現還是沒有什么成果,于是專家說:產品、供應鏈、流量、倉儲、物流、客服,一大堆理論,一大堆原理。于是發現其實互聯網并不像開車上路那么簡單,于是考慮外包還是自建。
可是你想過沒有,你究竟該選擇B2C還是O2O?標準品向右,選B2C;服務業向左,選O2O。O2O的兩大核心特征就是:本地化、服務業。
其實O2O的概念經常讓人含糊,很多人經過信息的狂轟濫炸,會認為是不是B2C不行了,一切都要O2O了!——大錯特錯!假如你做的是一款面向全國銷售的服裝產品,毫不猶豫,做B2C。想要快就請帶運營,想做大就自建。假如你賣的是一款本地化品牌的醬油,你選O2O。再拿鎮江的例子:鎮江醋適合B2C,丹陽封缸選擇O2O。
二、必須跨越信息化建設的鴻溝
我親眼看到過傳統商業企業砸下上千萬做互聯網項目毫無成果。該項目結束時,我總認為這是該企業決策人個人性格問題。
在另一個項目里,我看著一位非常富有管理經驗并且具有互聯網轉型意愿的老總,面對最最簡單的技術問題糾結掙扎,我懂了。除了意愿,還需要學習能力!
這樣,我們知道:信息化建設不是花錢,重要的是應用,比應用還要重要的是企業決策人懂得信息化系統如何使用如何布局。管理、營銷、生產,需要通過信息系統整合,環環相扣。
三、建立基于大數據的客戶服務體系
O2O的巨大魅力之一就是讓企業在同等成本之下,營銷能力增長10倍以上!假想你是《貓和老鼠》里的老貓TOM,你的對手是萌鼠JERRY,他在你面前身體暴漲10倍會是什么情況?——O2O可以讓企業做到!
這也是我們認為O2O是一場革命的原因之一,在原有商業生態之下,忽然有新興的商業體暴力攫取競爭市場,這必將帶來新的生態規則。
營銷能力需要企業的信息化系統支持,采取的核心手段不外乎2個: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體系、大數據分析。
從根本上說,O2O把企業變成了一個全員貫通的營銷綜合體,用圍繞客戶的多種社會化手段營銷服務,用數據細分挖掘更大的轉化率。
四、重塑盈利模式
在具體處理企業O2O轉型方案的時候,我深刻認識到O2O的革命還體現在企業盈利模式的變革之中。
從大家熟知的案例,例如黃太吉、雕爺牛腩,我們可以發現:黃太吉銷售的已經不是煎餅果子,而是基于煎餅果子的一種服務體驗。你喜歡也好,質疑也好,這是一種客觀存在。假如你不能接受如此前衛的項目,你可以去思考海底撈。海底撈銷售的是一種基于火鍋的服務體驗,這更具體真實吧?
另一方面,大家必須思考一件事:淘寶、京東的業務收入是賣貨還是賣廣告?這又一次打破了傳統的產品銷售思維。
盈利模式是什么?不是賣貨,而是賣服務,賣服務體驗!
通過上述四點我們認識到O2O究竟如何革命的:
市場理念革命:徹底的以客戶為中心。
大數據革命:管理數字化、營銷數字化。
信息化革命:信息化驅動的組織變革與流程再造。
盈利模式革命:從賣產品到賣服務的革命。
革命的結果是:企業效能至少10倍提升!
【IT時代周刊編后】其實不管是傳統企業還是互聯網企業,只是技術驅動了工作流程的縮減和效率的提高,這對企業的發展是十分有利的,但用內容和服務真正打動消費者的心才是王道。畢竟商業不管以什么形式呈現,最終吸引的消費者的購買,如果只是炒作概念,那么轉不轉型其實并不重要。【責任編輯/馮敏】
本文作者:周寧,微信公眾號:ningzhenet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